健身与充电

2022年07月04日14:51:10 资讯 1519

进入21世纪,健身与学习成了热门话题。但热的程度有所不同,健身属于名副其实的“热”,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反映出来:一是以专家推出的《登上健康快车》为标志的健身教育类图书,一直销路不错;二是城市不分大小,健身房成了好多工薪族健身的打卡处;三呢,从城镇到乡村,凡能健身之处,早早晚晚,遛弯、遛狗的,健步、慢跑的,跳广场舞的,打太极拳的,应有尽有,从来没看到过人们对健身如此重视和投入。而人们对学习即“充电”的重视与投入,就相形见绌:不少书店里,虽也常能看到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但那多见于节假日,且里边多是大人领着孩子们淘书(自然,时下人们买书可以网购,未必一定要去实体书店里买)。你再看火车、公交车上,公园的座椅上,成年人手里握的多是手机,少见纸质书。

不是说看手机就不学习,但从手机上获得的知识多呈碎片化,很不全面、系统。所以,一个人八小时之外若只与手机“长相守,不分离”,从严格意义上讲,是算不上真正的学习的。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要多与纸质书打交道(须知,有很大一部分书籍它是没有电子版的,这种情况下,你就只能去寻找纸质书),多读一些与自已从事的工作对口的专业书,多读读那些能反应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书,借以拓宽自己的人生视野,丰盈自己的大脑。

说不清从哪年哪月起,一个类似绕ロ令的《大学的知道与不知道》的段子在网络上不胫而走:“大一时不知道自已不知道,大二时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已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意为,大一时,青果一枚,仍像个小屁孩,盲目乐观,以为自已什么都知道,其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因而对知识学问无敬畏之心。读到大二时,随着学业的演进,再看看身边和周围,远比自己优秀的人还在拼命地奋飞,知道人类的知识浩如烟海,自己所学的东西所掌握的知识不过是九牛一毛,认识到自已不懂的知识太多太多,于是初步产生了“空杯心态”,下决心不断丰富自已的学问和知识。进入大三,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拓展、长进,“心”都放在学习上了,慢慢地,学问变厚变深,自己竞然不懂的地方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知道自已不知道:开始有敬畏之心,能够迎接新的认知;知道自已知道:具有一定认知深度,但仍有自己的盲区;不知道自已知道:大智若愚的境界,永远保持空杯心态。以此观照,芸芸众生中的大部分人,属于四种认知层次“橄榄球”中间的两部分,算是说得过去。处于“不知道自己知道”认知层次的大智若愚者,他们在求知路上那种永远保持“空杯心态”的进取意识和拼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永远值得我们称赞和效仿。最不堪最要命也最让人鄙夷不屑的是“不知道自已不知道”的那号人,他们读书少,反而觉得自己什么都懂。这种人如果不赶快醒悟,奋起直追,可能有那么一天,他的工作会由别人替他做,报酬会由别人替他领取、享受。

不必讳言,“读书无用论”目前在某些角落某些人群里仍有市场。

你若向他们讲述“充电”使人生得以滋养;通过阅读学习专业书、工具书或理财书等掌握更多技能增加更多收入,有了知识以后,使人生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可以做更有意义、有价值、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只能被迫谋生的道理和远景;谈论起那些靠“知识改变命运”的励志典型,他们会马上拿出身边的某人不读书也挣了大钱,某某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像样的工作、仅能赚点小钱养家糊口的例子回怼你。他们这样做,显然忽视了“不读书成才的概率低于读书者成才的概率”“不读书换来的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层”这样一个基本事实。

现在,各行各业竞争激烈,但风口很多,机会也很多,只不过,从前那种靠肌肉伸缩决定力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一个人要想成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你就得通过持久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增强自己的底气,让自己的“不可取代性”强于他人。也许,我们奋斗一辈子,始终还是个小人物,但人生总会给我们更多的选择,起码,我们的生活不会太差。

朋友们!请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没有谁会轻易成功:健身时别忘了健脑,给手机充电时别忘了给自己充电哈。

(来源《杂文月刊》草戊)


健身与充电 - 天天要闻


健身与充电 - 天天要闻

资讯分类资讯推荐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 天天要闻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陈建州风波牵连多位明星#近期,台湾省艺人陈建州性骚扰事件越演越烈,已经有三位女艺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涩会美眉妖娇出来指控陈建州对她们的性骚扰行为。陈建州妻子范玮琪则发文力挺老公。范玮琪发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带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 天天要闻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赴欧劳工上船前消毒洗澡,发放印有编号的外衣、裤子、腰带及内衣、草帽及鞋袜等,还统一配置毛毯、铺盖、水杯和铁饭碗的工具包,并在离国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军训。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 天天要闻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头条创作挑战赛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记#​#电视剧向风而来行征文#​最近我右侧的眼睛好难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觉看东西不太清楚,视力下降很明显,头也晕晕的,闷闷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阳后有没有这个症状。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 天天要闻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我有一个姓于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于。老于今年五七多岁,北大毕业,清华读的硕士,北师大读的博士,妥妥的学霸。他现在是一家厅级单位的副总工,待遇也不错。在我们这些人眼里,那可是人中龙凤,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有一次几个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后,大家照例吹捧这位学霸朋友。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 天天要闻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街上有那种卖字画的店铺,这种店铺非常的少,因为懂画的人也少。店铺的老板是个爱画之人,不是名家的画,只要是画的好,价格合适,他也会收下,或者帮忙寄卖。王立是一名没有任何名气的画家,经常会拿一些画到店里寄卖,几百到几千的价格都有。这一天,王立又拿来一幅画,说是要寄卖。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 天天要闻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节目被网友们重新翻出来,比如《今日说法》,网友们甚至还列出了必看节目单。说到必看的“电子榨菜”,网友们纷纷调侃起了一档节目,它十分喜欢以农村口耳相传的惊悚故事为开头,经过不断的探索,最终以科学的手段解释灵异现象,它就是《走近科学》。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 天天要闻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作者:朱钧贤 摄影:竹叶青“老板,还有什么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时止步,愕然的转过身来。徐文琪将手中的钢笔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视了她们一眼,道:“还有几个问题要对你讲一讲,我们饭店是食品服务性质的,首先必须要求清洁和卫生,还有的是要注意服务态度必须热情周到,使客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