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回乡感悟:村里到处空房子,一个村剩下几十户,合并村镇必行

2021年09月21日16:24:05 资讯 1367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很多人从城里回到家乡,和父母一同过大节,笔者也不例外,特意买了一些特产带回家。家乡距离工作的城市不太远,驱车三四个小时就回到家中。不过到了县城,明显感觉车辆多了起来,看来返乡的人确实不少。

今年大半年没有回家,还挺想念老家的,本以为此次回家能碰上很多熟人,也以为童年的小伙伴会和我一样返乡过节。不过到了家里后,发现家乡并没有往日那么喧闹。

整个村子里除了偶尔有女婿来送礼的人,不少人家大门紧闭,房门前长满了杂草,庭院里也被各种野草覆盖,一看就是很长时间没有返乡。

中秋回乡感悟:村里到处空房子,一个村剩下几十户,合并村镇必行 - 天天要闻


我们村虽然不大,但也有二百多户人家,但笔者统计了一下,很多人家都是空房子,一个村只剩下几十户,其他的房子要么半倒塌、要么已长满杂草。

听母亲说,我们村很多人已在城市里买房定居,老人也跟着去城里带孩子,留在老家的人不是太多,平常时候村子里比较冷清,没有了往日的烟火气息。

其实像这样的“空心村”,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且近年来已成为了普遍现象。据统计,我国70多万个行政村,截止2018年底,已有3000多亩宅基地荒废,7000多万套房子撂荒。同时,我国每年有2.9亿人进城打工,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失较重,不少村庄成了空心村。

中秋回乡感悟:村里到处空房子,一个村剩下几十户,合并村镇必行 - 天天要闻

其实针对农村房屋闲置现象,国家很早时就提出了要盘活撂荒宅基地和民宅,对其进行合理利用,鼓励宅基地入市,以吸引资本下乡。当然,国家也支持农民主动将闲置宅基地有偿退出,各地也给出了退出标准。

同时,近年来,国家也强调“一户一宅”,任何人的宅基地不能超出当地所规定的标准,以保证全体村民的合法权益。

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指出今年各地要尽快完成乡村规划改革,对有需求的乡村进行村庄规划,以更好的建设新农村。

很多人尽管进城定居生活,但依旧不愿意将手里的宅基地退出去,这样乡村规划较为混乱,为了更好的发展乡村,部分地区开展了合并村镇政策。

中秋回乡感悟:村里到处空房子,一个村剩下几十户,合并村镇必行 - 天天要闻

合村并镇也就是将分散的村庄合并为一个集居性公寓,如同城镇的小区一样,规划的井然有序,可大大提升村民的居住质量,也方便对乡村的管理,还能大大节省土地。而腾出的大片土地,除了可用来复耕外,还可用于建设用地,以支持资本下乡或村民创业用地,更好的发展乡村经济。

那么,合村并镇的好处是什么?

1、缩减村委班子成员

我国的行政村有70多万个,每个村庄看似不是太大,但村“两委”成员可不少,包括村书记、村主任、村会计、村小组长等,且如今村干部工资上涨,这意味村委工资成本增加。

如果将零散的乡村合并到一起,那就只需要一个村两委班子成员,大大缩减了工资开支,同时也能优化村委队伍,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中秋回乡感悟:村里到处空房子,一个村剩下几十户,合并村镇必行 - 天天要闻

2、完善基础设施

在过去,农村的基础设施一直不是太完善,就连道路都很难硬化,更别说水利设施、学校、医院、养老院等,甚至连取快递都是一大难事。

不过合村并镇后,乡村集中化居住,基础设施也会变得更健全,除了基本的水电网外,天然气管道、地下水道等也会健全,从而让居民享受更好的生活质量。

当然,合村并镇也并非没有弊端,如粮食无法“上楼”,农民的农具也很难安放,种地难度加大,农民生活负担加大,很多人还是向往过去的乡村生活。

中秋回乡感悟:村里到处空房子,一个村剩下几十户,合并村镇必行 - 天天要闻

为此,国家也明确给出了2个原则:

1、不能强制农民上楼

部分地区在合村并镇时采取了“一刀切”政策,引来了农民的抱怨。如山东就曾因此上热搜,中央也明确表示,不能强迫农民上楼,遵循农民的意愿。

2、合理规划

并非所有乡村都适应于合村并镇的策略,中央也明确表示,要保留特色乡村风貌,不能大拆大建,且要加大对宅基地的管控。这意味着,对于有历史风貌或地方民俗特色的乡村,是不能进行合村并镇的,反而要合理保留。

此次回乡,笔者认为家乡的“合村并镇”势在必行,我们村没有什么特色产业,也没有特色的文化气息,唯有走“合村并镇”之路,才能让村民的生活质量更高,才能吸引更多人返乡。

资讯分类资讯推荐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 天天要闻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陈建州风波牵连多位明星#近期,台湾省艺人陈建州性骚扰事件越演越烈,已经有三位女艺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涩会美眉妖娇出来指控陈建州对她们的性骚扰行为。陈建州妻子范玮琪则发文力挺老公。范玮琪发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带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 天天要闻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赴欧劳工上船前消毒洗澡,发放印有编号的外衣、裤子、腰带及内衣、草帽及鞋袜等,还统一配置毛毯、铺盖、水杯和铁饭碗的工具包,并在离国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军训。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 天天要闻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头条创作挑战赛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记#​#电视剧向风而来行征文#​最近我右侧的眼睛好难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觉看东西不太清楚,视力下降很明显,头也晕晕的,闷闷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阳后有没有这个症状。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 天天要闻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我有一个姓于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于。老于今年五七多岁,北大毕业,清华读的硕士,北师大读的博士,妥妥的学霸。他现在是一家厅级单位的副总工,待遇也不错。在我们这些人眼里,那可是人中龙凤,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有一次几个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后,大家照例吹捧这位学霸朋友。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 天天要闻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街上有那种卖字画的店铺,这种店铺非常的少,因为懂画的人也少。店铺的老板是个爱画之人,不是名家的画,只要是画的好,价格合适,他也会收下,或者帮忙寄卖。王立是一名没有任何名气的画家,经常会拿一些画到店里寄卖,几百到几千的价格都有。这一天,王立又拿来一幅画,说是要寄卖。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 天天要闻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节目被网友们重新翻出来,比如《今日说法》,网友们甚至还列出了必看节目单。说到必看的“电子榨菜”,网友们纷纷调侃起了一档节目,它十分喜欢以农村口耳相传的惊悚故事为开头,经过不断的探索,最终以科学的手段解释灵异现象,它就是《走近科学》。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 天天要闻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作者:朱钧贤 摄影:竹叶青“老板,还有什么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时止步,愕然的转过身来。徐文琪将手中的钢笔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视了她们一眼,道:“还有几个问题要对你讲一讲,我们饭店是食品服务性质的,首先必须要求清洁和卫生,还有的是要注意服务态度必须热情周到,使客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