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装飞行死亡率30%,在各国特种部队中,真有实战化应用吗?

前不久,一名女大学生在张家界景区进行翼装飞行时失踪,直到六天后才找回遗体的消息让人心痛不已。也正是这位女生的经历,让死亡率高达30%的翼装飞行又回到了民众视野。不少网友在讨论时也提到,在各国的特种部队之中,翼装飞行真有实战化应用吗?

简单来讲,翼装飞行,分为动力翼装飞行和无动力翼装飞行两种。在不少影视剧中,我们也都能看到无动力翼装飞行的画面,比如说《红海行动》最后一部分中,蛟龙突击队队员在沙漠上就是使用的翼装飞行。

但其实回归到现实之中,各国军队并没有将翼装飞行列入常态化训练,更没有与之对应的实战应用。要知道,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飞行员都是比飞行器还要珍贵百倍的存在。对于空军来说,5%的死亡率都已经是很高的数字,又怎么会使用死亡率高达30%的翼装飞行呢?不管是哪一个国家,他们都宁愿花费更高的资金和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更为稳妥安全的飞行方式,也不会让弥足珍贵的飞行员去冒险。

其次就是,翼装飞行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缺陷:不能携带过多的装备。一旦发生战争,不论是哪个兵种都要尽快投入战斗,空军如果使用翼装飞行到达指定地点,但是并没有携带足够的装备,那这不就是千里送人头吗。如果说携带足够的装备,那飞行的死亡率又会增高。不管怎么算,翼装飞行都不划算。

最后一点就是成本问题,翼装飞行的训练成本很高。随便一套装备基本上就需要几十万,稍微好一点的价格直上百万,这样的花费对于士兵庞大的军队来说无异于是个天文数字。种种原因综合下来,自然不会有国家或者军队选择性价比不高的翼装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