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军事工业曾经制造了数以万计的坦克和难以计数的火炮、轻武器,从而为其赢得那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在那场战争当中苏联军事并没有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去生产那些武器,因为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有31850家工业企业被直接摧毁,苏联在这方面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790亿卢布,总的来说苏联在那场战争当中工业企业面临的形形势是相当严峻的,那么,在这种严峻形势之下,苏联军事工业是如何生产了上述武器而言奠定了苏联胜利的基础呢?
具体的说,虽然苏联在那场战争当中损失了31850家工业企业,但在战争爆发以后,苏联立刻集中力量把它们最重要规模也是首屈一指的3500家工业企业撤离、疏散到受战争威胁程度较低的苏联东部地区,而在这些3500家工业企业当中,有1500家的搬撤离、疏散工作是在战争爆发后三个月之内完成的。
然后,从1941年7月到12月,苏联的工业企业继续向东方搬迁,在这段时间里,有2593家苏联工业(其中包括523家大型企业)企业从受到战争威胁的苏联西部地区成功撤离、疏散出来。
通过上述文字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就在德三企图摧毁苏联工业的同时,苏联却通过及时的、大规模的、疏散撤离,在安全的苏联东部地区几乎原样重建了其工业企业,而德三在苏联西部的军事行动除了占领、摧毁那里一些因为拆走机器而显得空荡荡的厂房以外,几乎没有多大的收获。
而在上述疏散出来的苏联工业企业当中,有相当一部分(667家)到了乌拉尔,另外还有一些到了中亚、西伯利亚和伏尔加河地区。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向东方疏散的并不仅仅是工业企业,因为受到战争影响,朝东方搬迁的也包括苏联的农业系统和科研机构。
正是由于大量的苏联工业企业、科研机构迅速的搬到了相对安全的苏联乌拉尔、中亚和伏尔加地区,导致原本荒芜的上述地区里工厂、住宅区一栋栋的拔地而起,自洪荒时代就人烟稀少的苏乌拉尔、中亚和伏尔加地区也空前的热闹起来,一节列列满载着坦克、弹药的火车也从这里驶向苏联西部战线。
具体的说,在当时苏联新兴的东部工业区,制造的并不仅仅是坦克和弹药,因为当时苏联大约50%的钢铁、铜、100%的铝、镁、镍、钴都出自苏联的东西新兴工业区。
至于说在战争当中必不可少的化学制品、轴承、电缆和橡胶等产品,苏联新兴的东部工业区更是大量出品。
虽然伏尔加地区也曾经受到德三军队的严重军事威胁,但这一地区还是在战争时期向苏联军队提供了大量的电缆、无线电设备、电池、轴承和汽车、拖拉机、坦克散热器等产品。
由于中亚地区可以种植向日葵和甜菜,所以当时苏联的榨油和制糖企业则主要集中在那里。
至于说更靠东边的西伯利亚地区,那里的新兴工业区,那里则集中了造船、各种合金冶炼、降落伞制造、电灯、电气设备等行业。
由于当时撤离、疏散到上述地区的苏联工业企业基本上都是经过挑选、对赢得这场战争具有直接影响的企业,所以上述地区的工业产品结构也很快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举个例子,如果说1941年6月该地区18·5%的工业产品是在直接为战争服务的,那么到了一年以后的1942年6月,这个比较已经上升到了76%。
由于在战争爆发以后苏联及时的把大量企业撤离、疏散到该国东部地区,所以到了1944年,苏联东部新兴工业区的工业产值和1940年苏联的工业产值相比增加了2.8倍,军用装备的产量更是增加了6.6倍,而增加的这些东西,都为苏联赢得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