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战场上中弹,独自爬行9天8夜回到祖国的肖家喜,后来怎样了

一名战士,在越南战场中弹,身后是追兵,前方是雷区。他用膝盖、手肘、牙齿、绳索,拖着自己和武器,硬是爬了9天8夜,穿过密林、山沟、荒滩,爬回了祖国。他的名字叫肖家喜

那年他21岁,没有脱队投降,没有呼叫支援,也没丢一发子弹。他不是最猛的兵,却是最坚决的兵。他活着回来,就得了一等功

几十年过去了,很多人问:这种兵,后来过得咋样?是被人记着,还是慢慢淡了?今天,我们翻开他人生后半段,看看国家是怎么答的。

这九天,你要是晚回来一个小时,就得踩咱自己的雷

1979年春,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四川开县人肖家喜,21岁,刚入伍一年,是50军150师448团1营机枪连的给养员。

他负责给前线送弹药,是“后勤尖兵”,但在这场战争中,没有“安全岗位”这种说法。

3月17日,他在为前沿阵地运送完弹药返回途中,于越南高平方向突遇敌军火力封锁,右臀部中弹。

子弹贯穿坐骨,血流不止。战斗激烈,队伍难以回收伤员,他被迫独自藏入草丛,从此与部队失联。

他没有通讯器材,也没有止痛药。身边只有一壶水、干粮少许、一支步枪、72发子弹、两颗手榴弹。他用绑带简单包扎伤口,把弹匣和手雷绑在身体不同位置,发誓绝不丢一件装备回国

第一夜,他用干粮与冷水熬过。第二天,水喝尽,口干舌裂。他撕衣吸露水。第三天,干粮吃完,他开始采食树皮、野草。

第四天起,伤口化脓,恶臭难忍。第五天,大量蛆虫聚集在伤口处,剧痛如刀绞。他咬住布条,用匕首刮肉清蛆,差点昏厥。第六天,他爬行不足两百米,体力消耗殆尽,却仍不肯弃枪、弃包。

第七、八天,他用树枝为支撑,拖着伤腿,靠臂力爬行。每日仅前进三四百米。3月25日,他接近中越边境我军布雷区。当时边防部队正在重新布设雷场,如无警示,他极可能成为己方误伤目标。

第九天下午,他距离巡逻小组不过二十米,却因虚弱发不出声音。几名战士用望远镜发现地面有异动,试探靠近,才确认是“独自归来士兵”。

他当即昏迷,被送至战地医院抢救。身体极度脱水,体温仅33度。军方后续评估为“极限求生案例”。

这段9天8夜的旅程,没有人帮助他,没有后送通道,没有搜索行动,只有他自己、武器和对边境方向的直觉。

他自己总结:“我只是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爬,我知道,祖国在那里。

你没杀敌立功,但你活着回来了,够英雄了

战争结束后,肖家喜以“顽强意志”“纪律严明”“归还完整武器装备”三项标准,获授“钢铁战士”荣誉称号。

授奖单位为中央军委,授奖地点设在昆明前线指挥所。这是对个人精神极限的顶级认可

同年5月,西南军区追加授予“一等功”,全团仅此一人。他未参加正面交锋,未击毙敌军,却凭借九死一生的坚持获此荣誉。军报评论称:“此功,不在伤敌,而在卫我。

1980年,他被直接推荐提干,进入营干部序列。1981年正式转正,并被批准入党。他先后担任排长、副连长、作训参谋、副营长,1990年起任营长,1993年晋升副旅职。

他从未离开一线训练岗位,尤其重视实战演练。在弹药保障、个人装具配重、小分队通信训练上提出一系列改革建议,部分被纳入总后勤部操作规范。

如“步兵弹匣负重分层配置”方案,经验证可提高班组作战机动率15%以上。

他有一句口头禅:“我们不能靠回忆活着,得靠装备活着。”他带兵不靠说教,全凭示范。即便伤腿未愈,冬训时他仍坚持每日跑完五公里科目。

1998年后,他调任旅技术装备科副主任,专注兵器教学与轻武器适配训练。他私下整理的《步兵单兵系统实操建议》被前线多支部队采用。

他把那支陪他爬行的老枪与血衣装入木箱,用写有“归队纪念”的黑布封存,拒绝媒体展示。他说:“这是我自己的墓碑。”

当年躲子弹,如今护税收

2004年,肖家喜以正团职军官身份转业,安置至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金牛区局,任一级调研员。

他拒绝安排到行政领导岗,要求从基层做起。他说:“我习惯听前线汇报,不会坐办公室等报告。

他主导税源动态管理改革试点,提出“数据联动稽查”办法,把纳税信用等级与企业发展状态挂钩,提升监管精准度。此机制在成都市试行后,年内查补税收1800余万元,被全市推广。

他没讲“英雄故事”,但每年都被基层年轻干部选为“最想听他课的人”。2015年起,他担任青年税干培训课主讲,讲“战斗意志”“组织纪律”“职责担当”。

2018年,他在成都市税务系统党史教育课上演讲题为《我自己爬回来的》——讲述9天8夜的经历,全场哑然。

演讲结束,全场起立,掌声超过三分钟。税务局党委后续通报中称他为“精神引领者”。

他不愿留照片,不爱做纪念,但他的名字与事迹却被收入区级荣誉档案。2021年“铭记百年·蓉税先锋”宣讲中,他作为唯一退役军人代表受邀压轴出场。

他离开部队,却没离开阵地。他曾说:“枪可以退役,人不能退休。直到退休,他依然坚持每周到青年党员支部报到讲一次课。

这位“钢铁战士”,没有高调口号,没有宣传片。他爬回来那次之后,就没离开过“前线”,只不过前线的敌人,从敌军子弹,换成了工作中的庸散懒滑。

参考资料:

肖家喜(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斗英雄)_百度百科

成渝税务青年党员在听“钢铁战士”讲传奇故事.人民网.2021-04-28

肖家喜,林儒生.“草根”英雄肖家喜[J].兵器知识,2012,(06)79-82.DOI10.19437j.cnki.11-1470tj.2012.06.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