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力推F-55,洛马笑了:又来送钱?

特朗普政府近期提出的将F-35升级为双发版F-55的构想,引发了美国不少军事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广泛质疑。F-55这一计划看似雄心勃勃,实则面临诸多技术和经济问题。F-35作为一款为隐身性能优化的单发战机,其整体设计从气动布局到内部结构都与单发深度绑定。突然增加第二个发动机,远非简单改装,而近乎重新设计一架新飞机。


从技术角度看,双发改造需要彻底重构机身。F-35的燃油系统、飞控系统和隐身涂层工艺均围绕单发设计。增加发动机就要重新设计机翼和机身尾部,以容纳新发动机并维持气动平衡。这种改动可能使整机重量增加15%-20%,直接影响航程和机动性。更关键的是,隐身性能这个F-35的核心优势可能受损。现有隐身涂层的电磁波吸收特性与单发排气系统相匹配,双发的热信号分布和雷达反射截面需要完全重新计算。


经济成本同样严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估算,这种级别的改造研发费用可能超过300亿美元,接近F-35原始项目的三分之一。单架改装成本预计比原机型高出40%,使单价突破1.5亿美元。这笔开支与美国空军正在推进的第六代战机NGAD项目产生直接冲突。NGAD的研发已投入近200亿美元,预计2030年前服役。此时再投资改造F-35,可能造成资源分散和技术重复。


双发F-55战略价值也存疑。双发设计虽能提升推力冗余,但F-35的单发可靠性已被实战验证。过去十年,F-35的F135发动机故障率仅为0.2次/10万飞行小时。美国海军舰载型F-35C在航母起降中从未因单发设计导致事故。相比之下,双发带来的维护复杂度可能抵消其安全优势。每增加一台发动机,后勤保障链就要扩展30%的零部件库存。


特朗普的F-35提议被解读为政治姿态而非务实计划。他在卡塔尔宣布该构想时,正值波音公司卡塔尔航空签署960亿美元客机订单。强调“美国战机升级”明显带有军售推销色彩。洛马公司回应称“将配合实现空中优势愿景”,但未承诺具体技术方案。这种暧昧态度显示企业更看重政府持续采购的信号,而非真正支持技术冒险。


历史经验也警示这种改造的风险。美国海军曾尝试将F/A-18C单座型改为双座EA-18G电子战机,结果每架改装耗时18个月,成本超原机60%。F-35的隐身特性使改造更复杂。以色列军方2018年提议为F-35加装保形油箱,最终因破坏隐身轮廓而放弃。这些案例表明,五代机系统集成度极高,任何重大修改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技术替代方案或许更可行。洛马CEO吉姆·泰克莱特曾提出“F-35X”升级计划,通过改进航电和武器系统实现80%的六代机能力,成本仅为NGAD的一半。普惠公司正在开发F135发动机的“核心升级”版本,可提升推力20%而不改动机体结构。这些渐进式改进既能保持隐身优势,又避免颠覆性风险。


F-22的升级计划同样面临矛盾。虽然“超级猛禽”设想包括新型红外传感器和隐身油箱,但F-22生产线早在2011年关闭。重启生产线需50亿美元初始投资,零配件供应链重建更需数年。美国空军更倾向用NGAD直接替换F-22,而非投入资源升级即将退役的平台。


国际买家态度分化。沙特阿联酋中东国家可能被双发概念吸引,因其现有F-15机队习惯双发配置。但日本澳大利亚等已采购F-35的国家更关注现有型号升级。韩国军方明确表示“不会为未经验证的改型买单”。这种市场分裂可能使F-55难以达到经济生产规模。


技术可行性报告显示,即便成功改造,F-55与NGAD的性能重叠度将达70%。在超音速巡航人工智能空战等关键指标上仍落后一代。这种定位模糊可能重蹈F-22产量被砍的覆辙——当年就因成本过高且功能与F-35重叠而被限制在187架。


时间成本不容忽视。F-55从设计到形成战斗力至少需要8年,届时NGAD已开始交付。这种时间差将使F-55刚服役即面临淘汰风险。美国空军更希望将资源集中在2028年启动的“穿透性制空”项目上,该项目旨在开发无人僚机系统配合六代机作战。


美国军工集团的利益博弈同样关键。洛马公司刚失去NGAD和F/A-XX两个六代机项目,急需新项目维持生产线。但波音作为NGAD主承包商,必然游说反对分散资源。这种企业竞争可能架空技术理性,正如当年F-35项目为平衡各方利益导致超重和成本飙升。


美国海军提出的“F-35C Block II”改进型,通过换装自适应发动机提升推力,同时保留单发设计。这种方案能在12-18个月内实现,成本控制在每架8000万美元以内。既回应特朗普对“更强动力”的要求,又避免颠覆性风险。


技术发展史表明,战机代际跃迁比同代魔改更具性价比。F-16从Block10到Block70的改进保持基本构型,而F-35到F-55近乎跨代改动。苏联曾将米格-23改为双发版米格-27,结果性能反而不如原版。这些教训值得当下决策者深思。


特朗普的F-55构想虽展现进取心,但可能消耗本可用于六代机的稀缺资源。洛马公司更明智的策略应是聚焦F-35的Block4升级,完善其电子战和网络中心战能力。毕竟,未来空战胜负取决于体系而非单机,过度追求平台改造可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