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态度大变,美媒发现:印度对巴动武不再克制,给邻国敲响警钟

印度这个国家真的很奇怪,他们的精神胜利大法,足以让天天说着“儿子打老子”的阿Q汗颜。

5月8日,他们在克什米尔地区明明输得一败涂地,但是在自己宣传机器的鼓动下,印度人却以为是自己赢了。

非但如此,如今的莫迪,还在悄悄引领一股潮流,准备让好不容易停息的战火,再次燃烧起来。

而且这一次,恐怕就是美国真的去斡旋了,也很难再让事情平息下来。

到底印度人怎么了?难道真的想再打一仗?为了说清楚这些,我们还是将视线往回看,看看印度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

事情的起因,是在2025年4月底,印控克什米尔帕哈尔加姆发生的一起袭击事件

这本是一起寻常的暴力事件,然而莫迪政府却迅速将其政治化,借此机会对巴基斯坦展开了一系列激烈的言辞、经济和军事攻击。

他们未经调查,也没有拿到充分的证据,就将巴基斯坦定性为“幕后黑手”。

这种“先下结论,不找证据”的做法,无疑是在有意的找茬。

在莫迪的精心策划下,印度于5月的一天派遣多架飞机,对巴基斯坦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军事袭击。

按照印度的说法,他们此举十分克制,只为了打了一些“恐怖分子藏匿的窝点”,但在实际上,却造成了一些巴方的人员伤亡。

巴基斯坦理所当然地发动了反击,而结果那是相当的不错当天便击落了6架印度战机,其中的3架还是法国阵风

接着,恼羞成怒的印度,又对巴基斯坦发动了导弹和无人机攻击。

结果几天下来,他们的无人机被击落了五百多架,多枚导弹发射不久,就坠落在了自己的国境线以内。

而在巴方的反击中,印度的S400防空系统,也被导弹报销。

可以说,以纯军事对抗的角度来看,印度可以说是完败。他们各种武器的损失,都在巴基斯坦的6倍以上。

可能正是因为实在打不动了,他们才会忙不迭地和巴方进行了谈判,并且最终达成了停火。

按说已经被打惨了的印度,这一次应该老实了。

但是谁又能想到,作为战场不利一方的他们,态度却反倒变得越来越强硬。

莫迪在全国电视讲话中声称,印度对巴基斯坦的打击,只是“暂停”了,并不是结束。

同时他还说,印度将以自己的方式,报复任何针对自己的袭击行为。这种毫不掩饰地挑衅姿态,预示着印巴之间的对峙状态还远未结束。

莫迪政府对巴基斯坦的强硬态度,本质上是印度狂热民粹思想的一种必然结果。

印度的民粹主义的思潮,其根源可以追溯到殖民时期。

作为英国的殖民国家,印度借助他人之手将偌大的一片国土统一了起来,并且还狐假虎威地对其他国家施压,学着英国人去搞霸权。

而他们国内所谓“高种姓”的暗中盲目骄傲的精神,也因此变得越来越浮夸。

二战结束后,印度独立了。这里需要说一下的是,印度人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确实因为击败了老牌霸主英国,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但是,由于宗教和种姓的问题,这种自豪感很快就演变成了一种文化上的排他情结。

而印度的历届领导者,只知道利用这种情绪搞政治斗争,却没有对其进行妥善引导,结果便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民粹主义。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一些极端民族主义势力开始抬头。

他们利用民众对国家强大的渴望,煽动民族仇恨和排外情绪,以达到掌握政坛的目的。

印度民粹主义的恶果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破坏了国家内部的和谐与稳定,还加剧了不同民族和宗教群体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同时,民粹主义绑架下的政府,往往倾向于采取极端手段来维护自身统治。

这不仅损害了印度的国际形象,也对其长远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然而,国家的强大不是说出来的,是要靠在战场上打出来的

没有战胜对手的能力,你说国家强大又有谁会相信?可能正是为了证明自己厉害了,印度才挑起了此次的印巴冲突

谁知道,这次他们不仅没能露脸,还结结实实地摔了一个大跟头。

正如前面所说,这次印度不管是在空战中,还是导弹战中,都败得很惨

自己花费上百亿美元引进的武器,却被成本不足自己四分之一的巴基斯坦军打得颜面无存。

如果这件事在印度国内传开,莫迪政府就会被全体国民唾弃。

在接下来的选举之中,他们也将再无获胜的可能。在这种压力下,莫迪开始导演一出掩耳盗铃的大戏。

印度方面的欺骗性宣传,其实在5月9日就已经开始。当时,很多印度官员都声称,自己的空军击落了巴基斯坦的F-16战斗机

但是要知道,由于美国方面的禁令,这次巴基斯坦的F-16根本没有起飞,又怎么可能被击落呢?

同时,他们也对己方的“阵风”战机被击落一事,进行着各种辩驳,想要否认事实。

然而,一些印度的村民,却早已经将相应的图片发到了网上。人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阵风战斗机残骸上的一些标志物。

按说这已经是铁证如山了,但印度政府仍然不承认。甚至在停战之后,印度还举行了大规模的庆典,以庆祝自己“获胜了”。

莫迪亲自上场,为各种造假的“战绩”站台,各种夸大自己的战果。毕竟印度国内的媒体资讯不发达,蒙一蒙自己的国民相对容易。

而在这些谎言和虚假信息的误导下,印度国内民众的情绪也被调动了起来,变得越来越狂热,这让战争有了重新开始的苗头。

在最近的一次全国电视讲话中,莫迪多次强调,印度将会毫不犹豫地去消除巴基斯坦境内恐怖分子的营地,甚至可以不择手段。

他同时还说,这将是印度与巴基斯坦关系的“新常态”。

他的这些话,真是连美国的外交政策》杂志都被惊到了。这家杂志上的文章说道:莫迪对动武已经不再克制了。

莫迪如今的做法,其实也是纵容民粹主义导致的一种必然后果。

在民众普遍狂热的印度,如果莫迪不表现得强硬一点,确实拿不到选票,也维持不了自己的统治。

而在派系林立的印度,他这样的人一旦下台,就有可能会遭受到反对派的报复,变得无比凄惨。

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他有责任让国家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而不是将一切都与选票挂钩。

另外,印度的军事实力,其实也不足以支撑他们,对巴基斯坦保持持续性的军事压力。

否则,那种动辄六比零、五比一的战损比就会不断上演。到时候伤筋动骨的,还是印度自己。

印度的一位记者便表示,自己很担心,政府会被民粹主义和国民过高的期望所绑架,最终导致一个难以接受的结果。

但是现在来看,他的这种担心正在变成现实。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印巴之间战火重燃,会出现怎样的情景:早已经被骗麻了的印度民众,自然不会接受边境上的任何败报。

如果印度想要取得一些成果,就必然要加大袭击的力度。那样的话,两个国家只会越打越上火。

等到战争的规模,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印度即使为了面子,也必须要打下去。

到时候,即使美国真的来斡旋了,恐怕也不会收到什么效果。

中国有句老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而在中国的古书里,也有“夜郎自大”这样的典故。

一个国家强大的重要标志,就是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敢于寻找方向和奋起努力。

自欺欺人,掩耳盗铃,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惹人耻笑。

在这方面,莫迪和大部分印度政客的智慧,还真是让人不敢恭维。巴基斯坦和中国有这样的邻居,还真是需要小心了。

参考资料:

1、印度还庆祝上了,全国大贺10天!——观察者网

2、印度巴基斯坦双方均宣称自己是冲突最终“胜利者”!印度这边更是大张旗鼓地搞起了全国性庆祝活动,连庆10天——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