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经结束的此番对台联合演训中,外界发现位于台岛以东海域的航母“山东舰”不同寻常,除歼-15与歼-15T这两型舰载战斗机外,还出现了歼-15D舰载电子战飞机进行起降作业的身影。这标志着歼-15D电子战攻击机已经形成了作战能力。
歼-15D是我国研制的舰载专业电子战机,在战术定位、任务用途等方面与美国海军舰载机联队中的EA-18G“咆哮者”相同,属于一把插向敌人的尖刀,在海空突击作战过程中身肩重任。随着歼-15D的列装参训,解放军在统一之战中会把制电磁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在台海之战中,解放军必须要完全夺取海空综合制权,其中航母编队在夺取制海权过程中意义重大,例如“辽宁”舰、“山东”舰航母编队会通过高频率起降舰载机进行空中战斗巡逻。舰载机部队的歼-15、歼-15T等舰载机留空时间长、载弹量大、多任务能力强、可随时对出现的海上、空中目标实施打击。
编队中的驱护舰则会利用防空、反舰、反潜武器系统,构建起海上的多层防御和打击体系,以此保障航母安全和编队对周边海域的控制权。
夺取制空权的意义是为后续登陆作战扫清诸多障碍,以确保我方登陆部队不受敌空中威胁,为运输机、直升机等空中运输力量提供安全的飞行通道;夺取制海权则保障了我方舰艇能够安全地输送登陆兵力,装备上岸。防止敌方舰艇的干扰破坏,保障两栖登陆和地面作战顺利开展,这就是“山东”舰编队列阵台岛以东所发挥出的真正价值。
央视新闻报道的正在“山东”舰上起飞的歼-15D舰载电子战飞机,注意座舱里的新一代衍射平显,机头右侧没有IRST光电头。
歼-15D电子战机的主要作战任务相当繁重,要进行以下作战任务:一是与歼-15、歼-15T等协同出击,实施随队支援干扰任务,掩护舰载机对敌实施突击。二是是对台军防空雷达和导弹阵地进行压制和摧毁,也就是典型的对敌防空压制/对敌防空摧毁(SEAD/DEAD)作战。
三是对地面部队的作战行动进行电子战支援。四是对台军通信设施的多目标监听、干扰、欺骗等信息作战任务。五是对时敏/高价值目标进行识别、定位,然后引导联合火力对其实施打击。
歼-15D电子战机具备的多项作战能力,首先是拥有“全频谱”电子对抗能力,通过机载战术接收机与电子干扰吊舱来完成。干扰频段可涵盖整个雷达工作频率,实现对台军预警和引导雷达的全面压制。再者是实施干扰压制时仍能对台军的电子通信等进行监听,实现全频段干扰和电子监听的完美融合。另外歼-15D还具备INCANS通信能力,即在对外实施电磁干扰的同时,还可保证己方甚高频语音通信的畅通。
歼-15D电子战机具备“精确打击”式电磁攻击能力,关键装备在于长基线干涉测量仪,该设备能对辐射源进行精确的频率跟踪和定位,并引导电子干扰吊舱以实现“跟踪-瞄准”式干扰。通过对干扰对象跳频图谱的自动追踪,可精准干扰其发射频率。由此改变了常规电磁频谱作战的“地毯式轰炸”,实现了对电磁频谱“精确打击”作战。
歼-15D在打击毁伤方面采用两手抓措施,具备“硬杀伤”能力。歼-15D不仅能在防区内对战场上的空中和地面的预警及引导雷达进行全面的电磁压制“软”打击,还可以利用自身携带的空地、空空武器实施“硬毁伤”打击。如依靠鹰击-91反辐射导弹对地面防空雷达进行打击,或是利用防区外精确制导武器对地面目标进行攻击。歼-15D的空战能力也很强,携带“霹雳”-15空空导弹对远程空中目标发起打击。
歼-15D电子战机在对台联合演训中,使命任务除集中在随队支援干扰这一块外,剩余精力则旨在电磁频谱领域内构建起一道屏障,进而切断美日两国对台军的情报支援。目前台军获取相关情报的渠道除了自身的电子监听和人力情报以外,还得要仰仗美日两国对其提供的情报支援。
例如在此次演训中,台媒《自由时报》发表了“台日联手监控山东号航舰”的报道,说明台军在获悉“山东”舰位置后,立刻将这一消息传递给日本海自。同时美日的海空力量也会通过相同操作对台军发起预警和情报支持。在此背景下,歼-15D的强大电磁干扰能力就凸显出来,可干扰或阻断台军与美日两国的情报协同作业。
歼-15D服役以后,解放军海军成为全球第二个拥有专用电子战舰载战斗机的国家。相比制海权与制空权,制电磁权看起来不是很直观,但重要程度一点也不输前两者。歼-15D电子战机翱翔在台海上空以后,解放军就能在电磁频谱作战领域内占据先手,至于台军,还是束手就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