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伤力太小、穿透力太强?7.62×25mm手枪弹为何被淘汰

我们最近主推的精品付费文章: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我心中的95式步枪(1)


大家好哦,这是一位老哥的提问,想让我评价一下7.62×25mm手枪弹,也就是TT33/54式手枪、54式、79式冲锋枪所用的子弹。

坦白而言,对于枪弹的评价涉及到很多不同的知识与视角,我并不专业。所以我还是从我还算了解的领域出发,试图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点评一下这款枪弹。

我的观点是:这是一款不像手枪弹的手枪弹。

在7.62×25mm诞生的时代,更多的手枪弹,比如9×19mm弹,就采用了直筒形弹壳,其典型特征为“水桶身材”,外形胖矮,弹头也比较胖。而7.62×25mm采用了瓶形弹壳,外形“骨感”,弹头也比较瘦。在参数上讲,7.62×25mm的弹头比较轻,但初速比较高。而9×19mm与之相反,弹头更重,初速要慢一些。

△ 7.62×25mm(左一)与9×19mm(左三)弹对比,左二是9×18mm马卡洛夫,左四为.45ACP。7.62×25mm是真的长

很多文章都在说,7.62×25mm被淘汰的核心原因,是杀伤力较低,但穿透(侵彻)力太强了,不适合作为手枪,尤其是警用手枪使用。对于这个观点,我个人是非常不认可的。

原因也很简单,就杀伤力而言,7.62×25mm绝对是一顶一的。我从未听说过对于这款枪弹杀伤力的抱怨,唯一听过的类似说法是:“7.62×25mm的弹头运动过于稳定,影响了入侵目标后的释放”。这句话的本意,是如果优化更好一些,7.62×25mm的杀伤力能更大,但绝不是说现阶段7.62×25mm的杀伤力不够。

至于“7.62×25mm穿透力太强”的说法其实更无厘头了。军用手枪本来就从不嫌穿透力强。更何况枪弹的穿透力和弹头结构关系巨大,给7.62×25mm换一个纯铅芯的弹头,穿透力就算比9×19mm大一些,也不至于“吓人”——想一想吧,5.7×28mm弹,穿透力不知道比7.62×25mm高到哪里去了,一样可以换个弹头混民用市场。7.62×25mm咋就不能这么干了呢?

△ 5.7×28mm弹穿透力优越,但一样可以推出民用版,比如图中的SS197SR,弹头尖是塑料做的

所以,7.62×25mm逐渐被淘汰的核心原因,并不是杀伤力较低,更不是穿透力太强,而是另有原因。在我看来,这个原因其实很简单:弹太长。

是的,答案就是长度。7.62×25mm的总长度达到了35mm,相比之下,9×19mm弹的总长度只有29.7mm。手枪弹是给手枪用的,这句话听起来是废话,但实际上仔细琢磨琢磨挺有意思。

我们知道,7.62×25mm源自德国人的7.63×25mm,而7.63×25mm是给谁用的呢?

是给C96。

C96和现代手枪有什么差异呢?

C96的弹匣不在握把里。

△ C96与M1911,C96的7.63×25mm的弹长比M1911的.45ACP更大

也正因如此,C96对弹长没太多要求。现代手枪的弹匣都在握把里,想把这么长的手枪弹塞进握把里,很容易让手枪的握把变得肥大。如果再上个双排弹匣,那就更大了。比如我见过一支7.62×25mm口径的国产P22X/NP2,那握把真是昆汀的名场面:it's so big。

△ 7.62×25mm口径的NP22,握把真的大

此外,每个国家往往都有至少大、小两款手枪,一款战斗用,一款自卫用。战斗手枪用7.62×25mm虽然会导致握把大,但还可以接受。但小型自卫手枪,是真的塞不下7.62×25mm的。还是那句话,it's so big。

所以,战后毛子可能得了弹长ptsd,搞出了9×18mm弹。这个弹弹壳只比9×19mm短1mm,但实际弹长短了很多,比7.62×25mm更是短多了。毛子的小型自卫手枪(马卡洛夫)、大型战斗手枪(APS)都在用。

而我们国家就是保留了7.62×25mm和54式,同时研发了打7.62×17mm弹的77式、64式。为小型自卫手枪专门研发一款弹,综合考虑下来,实际上成本并不低。

相比之下,9×19mm塞给小型自卫手枪虽然也有点勉强,但也不是不能用,比如我们之前介绍的P365就是如此。如果觉得P365太新了,可以参考德国的P7。

△ P7的尺寸比PPK大不少,但本身也并不太大,可以当做自卫手枪用

总之,手枪是一种二线武器,最好用一种弹,而不是大手枪用大弹,小手枪用小弹。简化弹种是迟早的,也是必然的。我们后来也是如此,5.8×21mm弹(也也比7.62×25mm短)既给大号的92式用,也给小号的11式用。从这一点上看,7.62×25mm是真的一点希望都没了。

△ 11式手枪担任了小型自卫手枪的角色

说白了,我认为把7.62×25mm卡死的“硬指标”,并非大家想象的杀伤力、穿透力,而是很多人都忽略了的长度。这就像是你想认晓枪老王当师父,但晓枪老王不肯收你。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不够聪明,单纯是因为老王不收男弟子。绝杀了,没救了。

△ 在.45、.40、10mm三种枪弹中,长度最大的为.45ACP,长度32.4mm,也没有7.62×25mm长。.40、10mm优化了弹头形状,力图降低弹长

那么,7.62×25mm是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呢?也不是。80年代末PDW理念开始盛行。PDW所用的子弹,无论是5.7还是4.6,都是瓶形的,弹长也都很大。这一代枪弹都很长的原因是:PDW的弹是冲锋枪专用的(至少当年如此),用PDW的弹研发手枪只是锦上添花,不是硬性要求。PDW的弹再也不强制塞进手枪握把里了。

在《我的枪械故事3——54式手枪》一文中,我和一个师弟吃火锅的时候,就讨论过给7.62×25mm换个更轻、更尖、更细的弹头,初速提到700+当PDW弹的可能性。结论就是似乎没啥不可行的,毕竟它在冲锋枪上,本来就有500的初速了。魔改7.62×25mm肯定不如专门设计的PDW专业,但不比5.8×21mm那个小口径但不高速的“伪PDW弹”强太多了?

△ 从左到右依次为比利时的5.7×28mm、德国的4.6×30mm、我国的5.8×21mm,我们的弹长最短、威力最小。但严格意义上说,我国的5.8×21mm并不是PDW弹,而是手枪弹。这也是它威力如此“弱鸡”的原因,因为它本来就不是鸡

可惜的是,7.62×25mm没熬到PDW那一天。




PS 最新微信政策变化,有小伙伴反映看不到老王的文章,大家只需要加个星标就好了哦(#^.^#)

全文完

作者@特别懂枪的隔壁老王

本文由《晓枪》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