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的最新数据,在过去的5年中,尽管全球遭遇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经济下行,但国际军火业却依然保持着向上发展的势头,美国、俄罗斯和法国作为重要武器出口国家,都赚得盆满钵满。虽然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中国武器出口环境并不理想,但中国军工业的快速发展依然引起各方关注。现如今,中国已经取代德国晋升为全球第四大武器出口国。
谈及中国国产武器的海外客户,除了沙特、阿联酋等一掷千金引进中国无人机的中东土豪外,其余均为像巴基斯坦这样同中国保持传统友好关系的国家。但其实,伴随中国海陆空全套装备大发展,许多新晋客户也成为国产外贸武器的最主要输出地,这其中最引人称道的自然是被称为“非洲中械军”的尼日利亚。
得益于全非最大人口体量和最丰富石油资源的加持,尼日利亚在近20多年中迎来经济飞升,成为全非洲最富裕的国家。“不差钱”的尼日利亚政府,高度重视军队建设,不断从国际军火市场上广泛搜罗武器,意图打造全非第一的军事力量。物美价廉、性价比高,且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武器,自然备受尼方青睐。
现在尼日利亚军队中的中国武器装备包括ST1轮式突击炮、SH-5卡车、彩虹-3A无人机等,可要说起最重量级明星装备,当然要属VT-4坦克。
VT-4坦克是中国军工业为面向国际市场需要,所专门研发的一款第三代主战坦克。在研发之初,就有序借鉴使用许多99A式主战坦克上的技术,包括动力系统和火控系统等,正因此,VT-4的综合性能足以跻身世界先进主战坦克行列。相较于尼日利亚陆军之前使用的T-55、T-72坦克,VT-4增加许多适应现代战场的新技术,包括数字化网络、主动防护系统、实时目标信息共享。
这么一款综合性能俱佳的坦克,尼日利亚陆军爱不释手,最终双方签署35辆总价值1.52亿美元的VT-4坦克订单。换言之,尼方用434万美元的单价成功引进足以横扫全非洲的坦克,无论从何种角度看都是一笔十分划算的买卖。
可就在最近,以VT-4坦克为核心的中尼军事合作却平地起惊雷。据该国一家军事媒体的报道称,在近日举行的火力演习中,装备VT-4坦克的部队无法顺利开火,前后总计鼓捣30分钟才解决故障。据此尼日利亚军方断定,VT-4坦克的缺点十分明显,不足以担任尼日利亚军队日后的主力装备,今后只会把少量VT-4用作测试和训练,而装甲部队的制式坦克将选择引进俄罗斯的T-90。
从尼方媒体报道来看,似乎是中国坦克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才在重要的演习之中发生重大意外,半个小时打出一发炮弹,要是放在真实的战场环境之下,估计早已经被敌方反坦克火力打得遍体鳞伤。如果真实情况正如尼日利亚所说,那么选择及时止损也未尝不可,问题在于,被誉为“99A青春版”的VT-4坦克果真如尼日利亚媒体报道的那样不堪吗?
若是VT-4性能如此差劲,尼日利亚也不会在几年前做出采购中国坦克的决定,现在后悔从经济、军队发展的角度都得不偿失。既然如此,尼军方故意贬低VT-4坦克就非常值得说道说道。
首先,武器装备的先进水平自然非常重要,是构成一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可即便是在高新技术竞相发展的21世纪,“唯武器论”的说法也并没有被奉为金科玉律。尼日利亚军队从中国引进VT-4坦克,只能算其军事发展的第一步,后续对于军事人员的全面培训,人和装备的高度协同才是重中之重。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兵员作为基础,任何现代化装备都不过是一堆废铜烂铁。
尼日利亚坦克兵30分钟才勉强开火,说明其对装备的熟悉程度之低简直超出想象。
其次,VT-4坦克并不完全适用于尼日利亚的战场环境。尼日利亚陆军的主要威胁是国内“博科圣地”武装组织,对付这么一个搭乘皮卡车手持AK-47与RPG火箭筒的军事集团,使用VT-4这种第三代坦克完全是大材小用。对于该国来说,最好的方法应当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采购适合反恐作战的战斗车辆,同时全面提升军人素质,培养具备现代装甲作战的坦克兵。
最后,也不排除尼日利亚通过搬出俄制T-90坦克,从而压低后续VT-4坦克采购价格的“小心思”。不过我们也要好心劝告尼日利亚一句,放眼当今国际市场,是否能再找到一款性能、质量和价格超过VT-4的选择?如果找不到,中国武器依旧是其首选项,不要因为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就彻底影响两国军事合作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