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197653名抗美援朝牺牲烈士中的一员,他叫毛岸英

1950年11月25日,这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发起的当天,有着制空权的美军派出三架轰炸机准备对志愿军司令部驻地进行轰炸,在驻地上空投下了几十个凝固汽油弹,顷刻间,作战室被一片火海吞噬,在屋内值班的工作人员全部牺牲,其中有一位烈士才28岁,刚入朝作战一个月零三天,他就是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

毛岸英

少年时代的毛岸英

1922年10月24日,毛岸英出生于长沙,他是毛主席的长子,他的到来为毛主席带来许多欢乐,但是当时毛主席为了革命事业走南闯北,与妻儿也是聚少离多,后来母亲杨开慧牺牲,年仅8岁的毛岸英兄弟三个被党组织秘密送往上海,在大同幼稚园中学习。

毛岸英和弟弟母亲的合照

然而不久后,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毛岸英兄弟三人流落街头,历经了千辛万苦,为了生活,他带着弟弟们给人推车、擦鞋、当学徒、捡破烂、卖报等等,等党组织再次在街头找到他们兄弟三人的时候,最小的弟弟毛岸龙已经因病夭折了,而毛岸青被人打伤,得不到治疗,终身被病痛折磨,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他们兄弟来到了苏联。

毛岸英兄弟三人

在苏联期间,毛岸英在苏联的军事学院学习,并且参加了苏联的卫国战争,转战欧洲战场,并且还被授予中尉的军衔,直到1946年才回国。

周总理夫妇在苏联与岸英兄弟的合影

回国后的毛岸英

1946年毛岸英回国来到了延安,在延安看到了离别十八年的父亲,第一次重逢,毛主席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当年分别时的小男孩如今已经成为英军的青年了。

1946年回延安后和父亲的合影

回国后的毛岸英按照父亲的要求,前去劳动大学学习,跟随农民学习种地,并且参加土改,和群众同吃同住,当时很多人只知道这个热情的大男孩非常勤奋刻苦,但都不知道他其实就是毛主席的儿子。

解放后,毛岸英来到了北京机器总厂任党总支副书记,同时因为通晓俄语,经常会配合参与一些外事方面的活动。并且毛主席还给毛岸英找了对象,就是革命烈士刘谦初的女儿刘思齐。

1950年毛岸英参与外事活动

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和刘思齐在北京结婚,毛主席在颐年堂的后院摆了两桌席,买了糖和烟,并且请来了周总理等人,为毛岸英举办了一个非常简单朴素的婚礼,作为父亲的毛主席送给新人的新婚礼物仅仅就是主席曾经穿过的一件大衣

毛岸英与刘思齐

要求入朝作战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烧到边境,毛主席力排众议,准备派志愿军入朝作战,并且任命彭德怀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

彭老总

10月7日,毛主席特地宴请彭德怀,为彭德怀送行,在这次宴会上,毛岸英向彭德怀提出请求,要求奔赴前线入朝作战,彭德怀有一听,连忙拒绝,毕竟主席一家为革命付出了太多了,不忍心让毛岸英奔赴朝鲜冒险,拒绝了毛岸英的请求,并且说在后方搞建设也是在抗美援朝。

听闻彭德怀不肯,毛岸英非常着急,他说自己在苏联上过军校,还参加过卫国战争,而毛主席也笑着对彭德怀说“岸英会俄语、英语,你到朝鲜,免不了和苏联人和美国人打交道,岸英正好合适。”

在前线的彭老总

看到主席都这么说了,彭德怀同意了,让毛岸英成为他的翻译官,毕竟当时彭总入朝的时候,的确需要一名俄文翻译,原本是调取延安时期就担任俄文翻译的张伯衡,但是张伯衡在建国后因为大批苏联顾问到来非常忙碌,后来又挑选一名新的翻译,但考虑入朝作战的机密问题,最终毛主席就直接推荐了毛岸英。

父子的合照

就这样毛岸英跟随志愿军来到了抗美援朝的前线,担任司令部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然而没想到的是在第二次战役的当天,毛岸英却牺牲在敌人投下的凝固汽油弹火海中。

彭总听到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惊呆了,许久都没有说话,他不吃饭也不说话,整夜在山洞里走来走去,他不知道如何向毛主席说明情况,前前后后一个小时,最终写了不到30个字的电报:“今天,志愿军总司令部遭到敌机轰炸,毛岸英同志不幸牺牲。”

毛岸英工作的蜡像

当电报传递到北京的时候,收电员也吓坏了,不知道如何是好,于是将电报递交给了周总理,而周总理看到电文后也是大吃一惊,稍微想了一下,才喊来刘少奇和朱德,一起商量如何向毛主席汇报。

他们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决定暂时不要告诉毛主席,直到1951年元旦后才把电文和他写的一封信交给了毛主席的秘书,让他转交给毛主席。

毛主席在接到这份不同寻常的电报后,看了很久,最终说了一句话“唉,战争嘛,总要有人伤亡,没有关系!”

如今长眠在朝鲜的毛岸英墓地

毛主席的思念

后来彭总回国后,向毛主席详细地汇报了毛岸英牺牲的经过,并且心情沉重的要求处分,但是毛主席只是道:“打仗总是要死人的嘛!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岸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并且嘱托彭总不要疏忽大意,要防止敌人的轰炸。

毛岸英和刘思齐

多年以后,毛主席才和别人谈起为什么要送毛岸英上前线:“你说我不派他去,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但你想一想,我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

毛主席虽然不说,但是自己对儿子的思念都是藏在心里的。

珍藏在箱底的遗物

1990年,在全面清理毛主席留下的遗物中,工作人员意外的发现,在一个柜子中毛主席将儿子毛岸英牺牲后留下的棉布衬衣、一顶蓝色军帽、一双灰色沙袜、一条毛巾,它们被毛主席叠得整整齐齐放在身边,悄悄地珍藏了长达26年,期间毛主席多次搬家,但从未离身,而身边的工作人员也从未发现过这些衣物。

蓝色的军帽

不知道毛主席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是不是每次失眠后都会拿起儿子曾经的衣物细细地抚摸,这些衣物上,或许也沾染了一位失去孩子的父亲的眼泪,毛主席从未和别人说过这些事,他拒绝和任何人分担这个痛苦,而这些简单保存的衣物也是一个父亲绵绵不绝隔绝不断的亲情。

或许和儿子在一起才能如此畅快的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