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和平解放,大功臣傅作义官至副国级,其下属和20万大军如何

国军高级将领傅作义,既不是蒋介石的同乡,又不是黄埔嫡系。杂牌部队出生的他,竟然能成为“华北王”,手中曾一度掌握了60万大军的兵力,这不得不说是国民党军中的一种传奇了,同时也说明了蒋介石对他是何等地器重和信任了。

然而,身为华北“剿总司令”的傅作义,虽然率领20万部队坐镇北平,但面对解放军的大兵压境,他深知国民党的末日快到了,必须做一个明智的选择。因此,在1949年1月时,他很识时务的率军起义了,从而北平得以和平解放,真是大快人心。

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立下了第一大功,足以载入历史的史册。甚至连伟人都曾称赞他说:“你是北平的大功臣,应该奖你天坛一样大的奖章。”并且还高度评价说:和平解放北平,宜生功劳很大,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

然而,也正是因为北平的和平解放,才使得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文化名城古都,以及全部的珍贵历史建筑,完好无损地得到了保存,200万北平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免遭战火焚烧。

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后,傅作义身兼多职,身居高位,官至副国级,并且在水利部长的位置上,一干就是22年之久。那么,他手下的将领和20多万大军的结果如何?

其实,从1949年1月23日开始,驻扎在北平城内的国民党军队,都陆续地开出城外等候改编,一共有25个师总计20多万人。然而,对于这20多万起义的国民党军队,将如何进行改编?也是和平解放北平之后,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它也是执行和平解放北平协议的基本点。

在经过双方的多次讨论研究之后,并于1949年2月21日,在我军的平津前线司令部,为此特地召开了改编会议。在会上,由陶铸宣布了最后达成的改编方案,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原来隶属于华北剿总的第9、第4两个兵团,和8个军部的领导机构,全部撤销,其所有的工作人员和直属部队,则被编入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指挥部。并且各个兵团部和各个军部,以及其所属的25个师,则被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独立师,至于其各种特种部队则与解放军的特种部队合编在一起。

其二,原国民党部队中的政工人员,愿意留在解放军部队工作的,则需要经过专门训练之后,再进行录用。其三,原国民党部队的各级军官,凡是愿意接受解放军分配工作的,其本人和家属,均可以按照解放军各级干部和家属享受同样的待遇。

其四,原国民党军队的各级军官,愿意继续学习深造的,可以按照其工作职位、与文化程度分班组织学习。并且在学习期间,其待遇与在职干部相同。


其五,国民党军队中的将士,如果愿意回家的话,一律按以下规定办理:要回家的军官,一律按照其原来的薪水,发给3个月的月薪,由平津前线司令部发给其车票,并且在解放军驻扎地,沿途免费供给其食宿。

甚至还规定,所有回家的军官,除了不允许携带武器、以及公用资产之外,一切私人财物都可以全部带走。并且回家的国民党军官,可以根据其现有的职务与需要,允许带一两名护兵同行。

在2月26日时,我军的平津前线司令部,正式给参加和平改编的原国民党军队30名军官、发布了任命书,任命他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兵团军、师三级干部。

而其中被任命为兵团、和军级干部的分别是,李世林出任十三兵团副司令员,葛燕春出任十九兵团副司令员,郑世通出任三十八军副军长,孙学仁出任三十九军副军长,张辑出任四十二军副军长,郑邦捷出任四十四军副军长。

最后,根据改编的原则,我军还派出了大量经验丰富的政治干部,深入到国民党各个受编部队之中,对他们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政治教育工作。通过这种工作方式,这支起义部队很快就改造成为了人民解放军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