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中国传来6个好消息

每天三五分钟了解一下祖国发生的大事件和重要变化,跟随祖国一起成长。

网络来源

今天咱们来看看我国都有哪些好消息传来吧。

第一个好消息,我国航天再传捷报,我国成功发射高分十二号03星

网络来源

据媒体报道,在6月27日23时46分,载有高分十二号03星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并成功将高分十二号03星送入了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次发射是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今年的第六次发射,可见这个型号的火箭发射频率还是很高的,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高密度的发射频率,这次的发射应用了很多的新技术,使得这个型号火箭发射流程更加优化。

比如,首次应用发射场流程优化、型号首次应用可自主识别射向的全自主对准技术、首次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应用数字增压控制、外安新研设备实现了酒泉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统一,这些新技术使得本型号火箭对环境的适应性更高,并减少了人员传递的风险,极大的提高了火箭的通用性和适应性。

说完火箭,咱再来看看这次发射的卫星。

这次发射的卫星高分十二号03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微波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

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425次发射。

加油中国航天

第二个好消息是,76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网络来源

在教育部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截止到2021年年底,已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其中76个国家更是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外国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了2500万,且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人数近两亿。

语言和文字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一个国家越是强大,那么它的文化就会越受关注,那么学习这个国家的语言的人就越多,而反过来,学习这个国家的人越多,这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就越大越深入。

网络来源

随着我们国家的高速发展,我们国家对其它国家的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那么学习中文的人自然就会越来越多,我们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以后我们出国可能用中文就能畅通无阻了,当然这还需要不少的时间。

加油中国!

第三个好消息,上海疫情再次达到单日零新增!

网络来源

上海疫情防控进入到了最后阶段,虽然仍时不时有社会面新增,但是上海已经两次实现单日零新增了,这表明上海疫情已经进入到了最后阶段,有可能社会面清零和零新增同时达成。

来看看上海近日新增就会有个明确认识。

上海自21日到25日实现连续5天社会面零新增,并且在25日实现零新增,在26日却又出现了两例社会面新增,这表明上海疫情仍有反复的可能,不过这次社会面新增并没造成危害,上海在27日再次达到了零新增这个关键突破。

总的来看,上海疫情已经进入收尾阶段,零星的社会面新增不会影响大的趋势。

加油上海!

第四个好消息,北京疫情首次实现零新增。

网络来源

北京疫情自爆发以来就被控制住了,没有像人们担心的会如上海疫情那样一发不可收拾,不过北京疫情虽然没像上海一样出现失控,但是拖的时间也是够长,迟迟没有达到全面社会面清零这一关键突破,甚至在达到这个节点的前夕又出现了酒吧疫情扩散事件,使得很多已经达到连续7天社会面清零的区再次出现了社会面新增。

不过北京疫情防控效率非常高,迅速控制住了反弹,并清除了隐患,使得北京疫情迅速好转。

比如在27日,北京首次实现了零新增,这表明北京疫情也进入了最后的收尾阶段。

加油北京!

第五个好消息,中国基建再传捷报,深中通道中山大桥今日成功合龙。

网络来源

据媒体报道,深中通道的中山大桥在28日成功实现合龙,为深中通道在2024年如期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深中通道全长24公里,其中桥梁工程长约17.2公里,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工程,这次合龙的中山大桥是该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它地处珠江入海口,常年炎热、潮湿、高盐雾,受台风影响比较大,复杂的地质环境和恶劣的自然条件,再加上大距离的跨度都对施工和材料有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建设难度大,但是深中通道通车后的作用更是巨大,它将成为当地互联互通的的大动脉之一,将极大增加当地的一体化建设。

加油中国基建!

第六个好消息,陈芋汐全红婵包揽世锦赛10米台金银牌。

网络来源

据报道,在北京时间28日凌晨,我国跳水小将陈芋汐、全红婵包揽了第19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女子10米台的金银牌,其中16岁的小将陈芋汐以微弱优势拿下了金牌,15岁的小将全红婵拿下了银牌。

两位中国小将在这次的比赛中表现出了通知几的实力,她们在这次比赛中建立的巨大优势被观众戏称为“断层式”排名。

好样的,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