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攻击利西昌斯克,1万多乌军被围,基辅面临艰难抉择


今天说说俄乌冲突战场上的新焦点,利西昌斯克。这座城市与北顿涅茨克隔河相望,北顿涅茨克前两天完全被俄军占领后,利西昌斯克成了卢甘斯克地区乌军控制的最后一座城市了。

目前,乌军在利西昌斯克大约有1万到1万2千名人,其中包括雇佣军、民族主义营等非正规部队人员。6月初的时候,泽连斯基还曾跑到利西昌斯克进行视察,当时乌军的作战意图是利西昌斯克给河北岸的北顿涅茨克各种支援,迟滞消耗俄军。但是现在战场情况和20天前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是北岸的北顿涅茨克已经失守,俄军巩固这一地区后,很快就可以部署远程炮火覆盖压制利西昌斯克全纵深的各处阵地,并可实施正面攻击。

二是,利西昌斯克以南东西两侧的俄军相向攻击,已经接近合围。最新消息,俄军昨天又攻占了利西昌斯克南部几处重要村庄,乌军唯一一条后勤补给线也已经处于俄军近距离火力封锁之内。

第三个变化就是目前前线乌军的士气不高。北顿涅茨克的守军有部分撤逃出来,但已经完全丧失战斗力,士气低落。另一处,“戈尔斯科耶包围圈”有约2000名乌军被完全包围,弹尽粮绝,频频出现成群乌军士兵投降的情况。

现在摆在乌军指挥员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要

么继续死守,要么立刻撤退。留给乌军指挥员的决策时间已经不多。以俄军现在的攻击态势,要不了几天就可以完全封闭利西昌斯克向南通道。到那时乌军再想走,那就是要实施突围了。

先说死守,这个结局最多也就是成为第二个马里乌波尔。守军人数也是有一万多人,但在俄军狂轰乱炸之下,这儿还缺少像亚速钢铁厂这样的坚固堡垒,应该坚持不了太久,最后也会不得不像钢铁厂守军那样缴枪投降。

如果撤退,虽然会遭到俄军远程火力的拦截、航空火力的打击,重型装备肯定是带不走了,但好歹能撤出大部分有生力量。然后到后方进行休整、重组,再来加强斯拉维扬斯克等核心阵地。但撤退的坏处也是摆在那儿的,乌军在顿巴斯地区的最后一道核心阵地,斯拉维扬斯克就彻底暴露在俄军各个方向的攻击之下了。而且乌军不战而退,内部士气更受打击,国际上也不好交待。


其实乌军目前这个两难困境也是在所难免。战前顿巴斯地区集中的乌军最强大的建制部队有十几万人,打到现在整个顿巴斯地区估计也就剩下不到一半的兵力,装备弹药更是所剩不多。以乌军的实力、装备水平等,与俄军正面硬刚获胜的概率微乎其微。而俄军稳扎稳打的战法也不给乌军出奇制胜的机会。

就算是美国西方许诺要不停地给军事支援,但远水是解不了近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