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以所谓“中俄军事威胁”为借口,不断加大在印太地区的部署和投入。美国军政学界认为,尽管美军一直宣称要将军力部署重心转移至亚太,但总有“喊口号”之嫌。就此,美国会参、众两院分别通过了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并明确提出要实施“太平洋威慑计划”和“协助台湾维持自我防卫能力”。那么,这份法案是什么来头?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一计划呢?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美国的对华政府变得更加强硬。现在看来,美国越来越支持“太平洋威慑计划”的实施了。早在2014年,为应对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美国曾推出“欧洲威慑计划”,但结果证明美国失败了。而今年3月五角大楼就有人建议在印太地区实施“太平洋威慑计划”,其旨在让盟友和伙伴相信,美国对该地区的承诺。而“太平洋威胁计划”背后所有筹谋的核心就是威慑中国。按照计划,驻扎在亚太地区的美军,将优先部署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而驻日本、韩国的美军将增强进攻能力。此外,美军还将加强在关岛、澳大利亚的轮换部署部队,其目的是让美军在远离中国海岸线,增强在第二岛链的防御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事实上,美国出台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也是一份涉台法案,该法案提出的“太平洋威慑计划”再次确认了“台湾关系法”及“涉台六项保证”是美台关系的基础,同时还重申了继续对台售武与扩大美台军事交流。这意味着在中美博弈的大棋局中,台湾将被特朗普政府推向与中国大陆对抗的最前线,使之替美军卖命。对此,蔡英文当局则积极迎合美国,并寻求参加美军 环太平洋联合军事演习和邀请美军舰机停靠台岛港口和机场。进一步来说,美台均希望通过深化双方的防务合作关系,增加对中国大陆的威慑。但如果威慑失败,那么美国就会试图延缓解放军的决策和行动速度,为部署在关岛等第二岛链的美军开赴台海争取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美刚通过涉台法案,台军高官就叫嚣开火击落大陆军机。据台媒报道称,台防务部门副部长张哲平表示,如果大陆解放军派遣大型军用无人机,且对台湾有“攻击敌意”,就会比照进行拦截、识别、甚至开火击落予以击落。台媒分析称,台军高官叫嚣开火击落大陆军机,绝非只是无人机那么简单,其话里话外都在暗示将会对大陆军机“打卡”采取更强硬的反制行动。但是岛内舆论普遍认为,台军方只是“打嘴炮”,“喊口号”,“有种就开打”,“没有就别吹牛”。而在此之前,蔡英文和苏贞昌都曾在两岸问题上提及所谓“开打”论调。苏贞昌甚至还曾叫嚣“若两岸开打,届时给我一支扫帚我都跟他拼”。此次台军方高层有“攻击敌意”就“开火”的论调,显然是想“打响第一枪”。姑且不论其是否这样的“贼胆”,但至少说明他们的确有这样的“贼心”。
特别需要我们关注的是,在美国“太平洋威慑计划”中,美国不仅确立了台湾在印太战略中的军事地位,而且毫不掩饰地提出,要把进一步武装台湾作为威慑大陆的新手段;而台湾则在加大对抗和挑衅的力度,并借机加快实施“拒统谋独”的进程。这也意味着美台在对抗大陆问题上已经达成共识,且不再是喊口号,而是开始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更为主要的是,我们应该看到美国在阻扰中国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问题上,已经达成跨党派的共识,即便拜登入主白宫也丝毫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所以,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真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