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微休负重”:超过自己能力的选择,都是坏事

2025年05月22日17:20:22 军事 1494

01

古人常说:“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力量微薄,就不要承担过重的责任;人轻言微,就不要去劝告别人。

核心的观点,就是“量力而行”。

身为凡人的我们,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儿,而不要去做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儿。

比如说,没钱没势,还去负债累累,这不是妥妥的找死吗?

凡事,都要谨慎选择。毕竟,超过自己能力的选择,都是坏事。

“力微休负重”:超过自己能力的选择,都是坏事 - 天天要闻

02

每个人,都只能赚能力范围内的钱。

A没有炒过股,而B是炒股老手,难道说A也能像B一样,通过炒股去赚钱?

我想,这是做不到的。

B之所以能够通过炒股赚钱,是因为他多年炒股,有了这方面的经验和认知。而这些经验和认知,不是A短时间内能学会的。

当老板也是如此。两马可以当老板赚取上千亿的财富,难道说普通人也能像两马一样,当老板赚取上千亿的财富?

这是做不到的。原因很简单,每个人的能力、认知、人脉、资源,都是存在差距的。

也许,你赚钱,是一个电话的事儿;也许,他赚钱,是累死累活的事儿。

你没必要嘲笑他,他也不需要羡慕你。因为每个人都只能赚能力范围内的钱,而赚不到能力范围外的钱。

行业不同,赚钱的方式就不一样。

“力微休负重”:超过自己能力的选择,都是坏事 - 天天要闻

03

每个人,都只能承担适度的压力和责任。

压力和责任,这是无数人的执念。

屏幕前的你,一看到压力、责任这两个词汇,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

第一时间会想到“承担”。由于从小被“承担责任”的观念洗脑,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所承担的压力、责任,那是越多越好。

殊不知,压力和责任,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适度”就好。

适度的责任,可以转化为工作的动力。比如说,你有一个孩子,可以养得起,那你的养娃责任,就会转化为工作的动力。

而过度的责任,就只能转化为医院的病历。比如说,他有三四个孩子,养不起,但他不得不拼命工作赚钱,迟早有一天,身体会扛不住。

力微休负重,不是让我们啥都不承担,而是让我们要做到“适可而止”。

适度的责任,适度的压力,才是人生奋斗前进的动力。至于过度,只能转化为病历。

“力微休负重”:超过自己能力的选择,都是坏事 - 天天要闻

04

超过自己能力的选择,都是坏事。

身边有一个例子。

某个亲戚月入5000元,他的老婆月入4000元,已经有两个娃要养。但是,他在前些年,却贷款两三百万去买房。月供一万五左右。

在这个亲戚看来,只要我有了房贷的压力,那我就有动力赚更多的钱。(牛马思维)

而在2025年的今天,这个亲戚已经还不起房贷了。更要命的是,他的房子,价格竟然不断“暴跌”,已经亏了上百万了。

至于低价卖出去,也没有人接盘。

两娃、一万五的月供、一日三餐的日常花费,已经超过了他们收入的3倍有余。悲剧的阴影,正笼罩着他们的家庭。

力量微弱,却肩负累累债务,还成为了“最后一代接盘侠”。他们不是悲剧,还有谁是悲剧呢?

只能说,祝他们好运吧。

“力微休负重”:超过自己能力的选择,都是坏事 - 天天要闻

05

写到最后

老祖宗说过,人贵有自知之明。

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并不是什么,而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当然了,很多人都缺乏自知之明,认为自己可以承担一切。

殊不知,有些事儿,有些责任,有些压力,有些债务,一旦承担不起,就只能是“在劫难逃”了。

从古至今,时代所淘汰的,都是那些“认不清楚自己”的糊涂虫。

还是那句话,人呐,要懂得“力微休负重”。

凡事,差不多就行了。至于超过自己能力的压力和责任,千万不要去承担。

文/舒山有鹿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伊斯坎德尔导弹的战绩再添一笔!俄军精准打击乌军训练营,70名士兵被一枚导弹全部带走 - 天天要闻

伊斯坎德尔导弹的战绩再添一笔!俄军精准打击乌军训练营,70名士兵被一枚导弹全部带走

俄乌战场上又传来一个重磅消息:俄军一枚“伊斯坎德尔-M”导弹直接命中乌克兰苏梅州的一座军事训练营,大量乌军士兵被导弹轰碎!近日俄罗斯国防部对外公布了一段视频,视频是由一架在乌克兰苏梅州距离俄乌边境约40多公里的一处区域盘旋侦察时传回来的;在此期间这架无人机侦察到了一支正在训练的乌军部队返回营地,随后无人...
突发:以色列国际机场被导弹命中 - 天天要闻

突发:以色列国际机场被导弹命中

当地时间5月22日,也门胡塞武装发表声明称,其导弹部队当天对位于以色列特拉维夫附近的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发动了一次高超音速弹道导弹打击。声明称,导弹“成功命中目标”,造成大量人员前往避难所,机场航班运行被迫暂停,多架进港航班返航。这是该组织在
炸毁11辆坦克的特等功臣,为何当了半辈子清洁工? - 天天要闻

炸毁11辆坦克的特等功臣,为何当了半辈子清洁工?

一名曾经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炸毁11辆坦克的“特等功臣”,为何隐姓埋名,在河南当起了清洁工?1956年,河南一家招待所的“清洁工”,突然被“中央军委”登报、全国寻找——原来,他的真实身份,是“抗美援朝”的特等功臣!
以伊剑拔弩张,以色列逼伊朗全面开战,哈梅内伊为何拒绝? - 天天要闻

以伊剑拔弩张,以色列逼伊朗全面开战,哈梅内伊为何拒绝?

近期,以色列似乎有意逼迫伊朗全面开战,然而伊朗却有着自己的盘算,坚决不会轻易踏入全面开战的泥潭。以色列在中东地区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其背后还有美国这个超级大国撑腰,美国不仅为以色列提供先进的军事装备,还在外交上给予大力支
俄罗斯军事专家:“中国军力世界无敌,美国注定失败” - 天天要闻

俄罗斯军事专家:“中国军力世界无敌,美国注定失败”

俄罗斯军事专家:“中国军力世界无敌,美国注定失败”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揭秘历史的头条】军事手段是政治的延续。也就是说,当所有政治手段都用完的时候,那么军事手段那是最后的底牌了。所以现在对于美国来说,这也是最为无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