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CC
编辑|t
引言
1944年,滇西龙陵腊勐乡,一场打了整整95天的攻坚战开打。中国远征军一支部队走了整整一千公里,连根拔起地扎进松山。
美军教练兵,苗族主力,传说中的“荣誉一师”,碰上日军腊勐守备队,全副武装、死守到底。钢铁对钢铁,工事对坑道,血肉对堡垒。这仗,打得不是快,是彻底。
松山攻下那天,整个滇缅线才算通了气。现在,我们就从松山之战里扒一扒,这批兵怎么硬撼山头,拼下胜局。
“苗族师”不叫狠,是根本不信死这回事儿
1944年6月,滇西战线吃紧。怒江东岸的中国远征军部队强渡激流,目标直指龙陵。可龙陵一打,松山横在西岸,像一块铁疙瘩挡住全线进军。
6月4日,71军新28师开始攻击松山外围的竹子坡、腊勐街、阴登山。敌情判断错了,起初报告说“松山最多日军三四百人”。结果打到山脚下才发现,根本不止,还是铁壳堡。
新28师进攻阴登山时,第82团第3营冲上山顶,最后只活下来一个排。山顶一段一段被炸开,日军子堡、母堡层层设防。火力交叉,死角极少。
6月11日,部队勉强占下阴登山,伤亡已超千人。前线吃紧,6月20日,远征军总指挥部调来“苗族师”——新编第8军接防。
这支部队刚从滇南翻山越岭,整整走了一千公里,美式装备上身,兵源多是黔东苗岭,传说中“能扛炮、敢打夜”的老山兵。
军长何绍周亲自坐镇,直属第103师,带307、308两个团先到,后来309团、荣誉第1师第2、第3团也陆续上来。
实际在战场上能动用的最多不超过两个团,别看番号多,都是一点点换人、一寸寸磨上去的。
初战期间,火力不足、弹药不继、雨季封路,全部靠人背上山。战士一次送弹,再不回来。战斗7月5日前后拉开局面,307、308团连续进攻滚龙坡、子高地、大垭口,但都在日军密集火网前打成一团。
7月下旬,卫立煌两次亲临竹子坡督战,要求改打法,别“猛扑”,要“蚂蚁啃骨头”,步炮协同,逐块清除。
7月20日至25日,第五次总攻中夺取了滚龙坡丙、丁、庚三块高地,中方命令指挥所前移到阵地前1000米内,直接下令炮火封堵、喷火突入。
这就是“苗族师”的打法——人不上高地,炮先洗两轮,然后喷火兵近战。
可打到8月初,阵地还是没破。指挥部一合计,硬攻不行,得走下路。于是,“苗族师”开始挖坑道,计划从地下爆破日军主堡。这一挖,就是下一场大爆。
腊勐守备队的壕沟,像铁锅盖也终究炸飞了
从8月3日开始,“苗族师”坑道队上山。地点选在子高地北侧,由荣誉第1师第3团第2营负责掩护,307团、308团工程连联合推进坑道,全长50米,装入美军从加拿大空运的TNT炸药3000公斤,分为两个药室。
爆破预定时间是8月20日上午9点,松山前线几乎全体干部齐聚竹子坡,军长何绍周通过电话下令。
9点15分,炸药引爆,子高地主堡被整体掀飞,烟柱冲上200米,现场爆响震撼全线。几分钟后,荣誉第1师第3团、245团、103师308团、307团轮番突击,完全占领子高地。
8月21日夜,日军试图偷袭夺回子高地,被18人小队坚守两昼夜顶住。中方工兵随即清理堡垒残余,并以山炮火力稳固阵地。24日,103师309团投入战斗,直攻主峰4号、5号高地,打得敌人求援电报接连发出。
这时,日军守备队已完全失去反攻能力。守备队队长金光惠次郎8月23日焚毁文书与阵亡遗体,坚守的信号已经断了。接下来的,是清剿。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腊勐守备队”原隶属日军第56师团113联队,战斗前兵力1340人,装备100毫米榴弹炮8门、反战车炮2门、高射炮4门,各类火力齐全,还利用T-26战车改造为固定炮座。
但经过两个月地面战与地下爆破后,这支部队被全歼,仅1人逃脱。这一战,日本“玉碎”信条被掀了底。
打完这一仗,松山的堡垒全线被拔,前后10个高地一个不少,松山主峰、滚龙坡、黄家水井、马鹿塘,全在中国远征军手中。
8月25日,蒋介石电报松山,限期“如不克,军长、师长、团长提押军法”,各部压力如山。可“苗族师”没等到9月,爆破一响,打通了整条山道。
坑道爆破,把松山整个肚子炸开了个洞,也把敌军的防御主心骨打没了。下一阶段,要把最后的反扑清理干净,让滇缅线彻底通车。
打通的是滇缅线,埋下的是两万条命
9月初,“苗族师”接到命令,限9月7日前清剿残敌,准备怒江通车。9月2日,103师第307、308团彻底拿下大寨;309团控制马鹿塘西侧阵地,卫立煌电报催促再次上山。
9月3日早晨,309团攻占3号高地部分阵地,但晚上即被日军反扑夺回。次日,卫立煌下令“如再失,枪毙团长”。
第309团团长陈永思被扣,代理团长王光炜率“敢死队”反攻,再丢;9月5日,荣3团加入,合力重新夺回阵地。
清晨6点,第246团第1营、245团、荣誉1师3团从多个方向突击,彻底压缩日军空间。到了9月7日凌晨,日军金光惠次郎被炮火击中,剩余残兵自杀或突围未成,全数被歼。
这时,3个月的松山之战正式结束。总伤亡达7763人,含阵亡4000人。日军被歼1340人,腊勐守备队全灭,113联队番号被注销。
松山打通,滇缅公路正式连通,龙陵、腾冲陆续收复,远征军向缅北推进。这支“苗族师”留下了大半人命,也在战史里刻下一笔:第一次,中国远征军靠自己,全歼一个日军联队。
这仗之后,美军教材里多了“松山攻坚”的战例。子高地下那个爆炸坑,现在还有。每年七月,地里长草,风吹一过,像有人躺在里面——那是松山的“苗岭魂”。
参考资料:
松山战役_百度百科
松山战役:二战史上一笔由中国人抹下的亮色.人民网.2014-02-25
二战中松山战役:激战95天后,日军被全歼(图).华西都市报.201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