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良格屈辱已成尘!土耳其对华加征汽车关税,中国破局仅用一招

2025年05月17日18:33:13 军事 1504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2001年,瓦良格号土耳其海峡口被死死卡住,土耳其狮子大开口要10亿美元过路费,拖了中国整整两年。

20余年后,同一个国家又对中国汽车挥刀加税,关税加到40%,零件都不放过!

谁知,这次中国没发火、没交罚款,只是轻描淡写地派出比亚迪签了个十亿美元的投资协议。

土耳其立马转变态度,关税政策当场作废。

瓦良格屈辱已成尘!土耳其对华加征汽车关税,中国破局仅用一招 - 天天要闻

一场贸易对抗,一步投产落子,中国只用一招,就让“封锁者”变“欢迎者”!

卡在海峡口的航母——瓦良格的前世今生

历史得从2001年说起。

彼时的中国,还在艰难探索“蓝水海军”的门道。

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是从乌克兰买来的一个大壳子,没武器没动力,漂在黑海里,一副“命苦船大”的架势。

想运回来?容易啊,先得过一道槛:博斯普鲁斯海峡,土耳其一手捏着。

于是,1999年中国的拖船队开到了博斯普鲁斯海峡门口,结果刚抬脚,土耳其就摆出一张牌:要过,拿钱来。

不是一千万,不是一亿,直接开口——十亿美元!

什么理由?什么海峡太窄、船太大、遮挡视线、拖不动、会自转……各种“专业借口”层出不穷,实际就是摆个阵势,要价。

这要价可不是拍脑袋,背后谁在使劲?北约有人插手,美帝在冷笑,谁都不想中国搞航母。

土耳其这一刀,甩得狠、卡得准。

瓦良格屈辱已成尘!土耳其对华加征汽车关税,中国破局仅用一招 - 天天要闻

中国掏了这十亿吗?没有。一分没掏。

怎么办?拖着!大船不走,海峡口一横,拖船像钉子似的钉在那儿。

外交部不急,技术团队出马,宋家慧领队“技术咨询”,测这测那,数据演示模型试拖,连试验船都租起来演练。

半年,六个月,海风天天吹,土耳其自己都开始头疼。

终于,在2001年11月1号,瓦良格通过海峡,驶向中国。

全过程无火药,没开炮,靠的就是技术+坚持。

瓦良格的卡壳,是中国第一次面对地缘政治封锁时的试炼。

那年,我们谈判、耗住、技术攻坚,用的是“软钉子”。

可谁想到,二十多年后,土耳其还来一次——不过这次不拦船,拦车了!

瓦良格屈辱已成尘!土耳其对华加征汽车关税,中国破局仅用一招 - 天天要闻

税卡车门口:土耳其挥刀,中国电车“受限行”

时间来到2023年,土耳其一拍桌子:所有来自中国的电动车,加征40%附加关税。

关税总额直接飙升到50%,你以为这就完了?

到了2024年6月,人家又来了个“加码版”:整车、配件、哪怕螺丝钉,只要是中国产,最低征税7000美元!

这一刀下去,车门基本算是关了。

电动车还想进?让你转个身先掏一层皮。

理由也“好听”:

保护本国产业、扶持本地车企、减少贸易逆差

背后真正的算盘是什么?用脚想都知道——让中国企业在土耳其投资!

对外封锁,对内招商,这路数一点不陌生。

更绝的是人家玩“套娃战术”:一边提关税,一边又出台投资激励令。

你要是进来建厂?行,关税从40%变10%,给你豁免!

这不是谈判,这是摊牌。你进来,才让你过关;你不进,那你就别卖了。

乍一看,像是设了个坑,其实土耳其政府算盘打得啪啪响:借中国车热度,给本地电车制造业“搭梯子”。

可这梯子,中国真爬了。

2024年7月8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现身伊斯坦布尔

不是来抗议,不是来谈条件,是来签字。

合同内容很简单:在土耳其投资10亿美元,建年产15万辆汽车的整车工厂,外加研发中心。

地点选在马尼萨,预计2026年底投产,能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

瓦良格屈辱已成尘!土耳其对华加征汽车关税,中国破局仅用一招 - 天天要闻

就这么一落子,土耳其立刻翻脸比翻书快。

原定7月8日正式生效的加税政策,在7月5日就被撤销!

总统令直接写明:凡是按投资激励政策来的车企,关税从40%降到10%。

不但对比亚迪有效,其他中资品牌一视同仁。

比亚迪这一手,简直就是“外交小钢炮”:不用吵、不靠告,动手盖厂房,比谁都快。

有人说,这不是交了“变相保护费”?

不,这叫对赌。

你收我关税,我砸钱来建厂,把市场跟你捆在一起,看你还敢封吗?

而这10亿美元,不是“通行费”,是“通行证”。

让你知道,中国汽车,不是靠谈出来的,是造出来的!

历史的回声:封锁者变“欢迎者”

这一幕,跟2001年瓦良格那一事,如出一辙:

当年航母过不去,中国靠“拖”的;如今电车不让卖,中国靠“造”的。

当年是海峡口卡着;现在是关税口堵着。

当年花了两年斡旋;这回只花了三天就宣布撤销政策。

当年逼的是航母归国;这回压的是中国制造出海。

最大的不同,是角色换了:中国不再是那个“等待放行”的一方,而是“自己开路”的主角。

土耳其也不是当年那个被动让步的“守门人”,而是被市场倒逼下转变态度的“招商方”。

世界在变,贸易规则在变,但有一点没变:中国应对挑战的方法,变得更主动、更成熟、更高效。

瓦良格屈辱已成尘!土耳其对华加征汽车关税,中国破局仅用一招 - 天天要闻

从瓦良格卡在土耳其海峡那天起,到比亚迪签下投资协议的这一刻。

中国早已不是那个要靠“喝酒签合同”的阶段,而是拿产品、技术、资金当底气的全球制造力量。

与此同时,面对土耳其持续不断的关税压力和制度性歧视,中国政府并未坐视。

2024年10月8日,中国正式向WTO提交磋商请求,启动争端解决机制,案件编号为DS629。

商务部发言人当时明确表示,土耳其对中国电动车采取的歧视性措施,已明显违反WTO最惠国待遇原则、非歧视原则和关税承诺。

2025年1月16日,中方在磋商无果后,正式要求WTO设立专家组。

2025年2月24日,WTO争端解决机构同意了中方请求,开始进入调查与审理阶段。

据公开资料,中国向WTO提交了三项核心诉点:

土耳其对中国产电动车征收额外关税;

设置对中国产电动车进口许可证的限制;

对在土耳其本地投资生产的品牌提供税收豁免,而中国产品若无投资背景则不得享受此待遇。

中方认为,这些措施已构成差别对待,是保护主义行为,不符合WTO《1994年关贸总协定》中的核心义务。

瓦良格屈辱已成尘!土耳其对华加征汽车关税,中国破局仅用一招 - 天天要闻

值得注意的是,该案件不仅仅是中土之间的双边争端。

欧盟日本美国韩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多个WTO成员国已保留参与专家组程序的“第三方权利”,显示出对案件进展的高度关注。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新能源产品日益在全球市场中占据竞争优势,引发部分国家以“补贴”、“不公平竞争”为由实施限制。

这类贸易摩擦可能日后频繁出现。

而此次土耳其事件的意义还在于,中国借助WTO这一多边平台,表明将以规则为依据、通过制度捍卫自身权益,反对任何形式的技术保护主义。


参考文献:

独家|WTO设专家组!审查土耳其对从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的限制措施,第一财经,2025-02-25

追溯“瓦良格”坎坷来华路:差点变“装甲式监狱”,新京报

2012年09月26日

“瓦良格”号过土耳其海峡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宋家慧的故事,中国政协文史馆,2020-03-27

土耳其拟对中国进口汽车征收40%关税,乘联会崔东树:应该能够克服挑战,第一财经2024-06-11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以色列加大军事攻势,要吞并加沙,加沙已经成为“杀戮场” - 天天要闻

以色列加大军事攻势,要吞并加沙,加沙已经成为“杀戮场”

1月19日,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了临时停火协议,但以色列在3月18日对加沙重启包括空袭在内的大规模袭击,三周时间里就导致超过千人死亡,停火协议事实上已被撕毁。临时停火协议达成后,一些此前逃到加沙南部的民众被允许返回北部家园,但在以军重启军事行动后再次流离失所。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的数据显示,加沙约三分之...
美国媒体:“阵风”战斗机很优秀,输在一点不足 - 天天要闻

美国媒体:“阵风”战斗机很优秀,输在一点不足

中国歼10-CE战机一天击落三架法国“阵风”战机,让这款中国研制的军机声名大噪,推上了荣誉的顶峰。但是如果回头看一下这段经历,着实令人感到不易。印巴空战前,歼-10CE只有巴基斯坦一家海外用户,歼10-CE在国内是不被重视的产品。
13岁考入国防科大,这名大校获全国表彰! - 天天要闻

13岁考入国防科大,这名大校获全国表彰!

13岁上大学33岁当教授38岁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这“开挂的人生”中途却突然按下了“重启键”经历高位截肢他用最快的速度回归团队5月16日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他就是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员王戟天才少年考入国防科大他坚定选择了国家需求1976年王戟刚上小学一年级就对数学计算着了迷1978年王戟考入中学当时他...
不顾2亿人死活,印度还想使出绝杀一招,巴基斯坦立即亮出核弹 - 天天要闻

不顾2亿人死活,印度还想使出绝杀一招,巴基斯坦立即亮出核弹

在印巴达成停火协议后,双方之间的战斗基本已经停止,不过两国的舆论战却愈演愈烈。印度为了掩盖战败的事实,近期大张旗鼓“庆祝胜利”,他们不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为期10天的“庆祝活动”,甚至还将一些国会议员派出国,在外交官的陪同下上门他国“宣传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