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3月24日,美国海军“菲律宾海”号巡洋舰向南联盟发射出第一枚“战斧”,标志着北约长达78天的野蛮轰炸就此开始。在这场战争中,美英联军消耗了218枚“战斧”,再加上“伊拉克自由”行动期间投入的802枚,战斧导弹在美国军中的地位一下被提到了不可僭越的地位!
事实上,从纯正的军事角度看,这几场局部战争中战斧导弹打击的时间敏感型目标,能力并无进步,真正让“战斧”登上美军武器之巅的是最简单的经济学原理——战斧实在是太便宜了!便宜到以后数十年有任何取代“战斧”的想法都显得无比荒唐。
而战后的美国对外军事外交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果说二战至冷战期间的美国军事外交是“炮舰外交”的话,那么冷战和后冷战时代的美国军事外交则完全可以称之为“战斧外交”
“战斧”导弹在海湾战争后胜利游行上进行展示
它甚至由一种武器升华为美国军事力量的象征,继而变成了美国军事介入的特殊途径,最后变成了一种美国特有的外交手段从那之后,“战斧”成为了美国政府最有力的“外交工具”!
不过正所谓汝之蜜糖,彼之砒霜,而对于背后操盘的五角大楼官员和其他野心勃勃的军火商来说,海湾战争以来30年形成“斧头帮”势力已经有点尾大不掉,需要一个够分量的“新堂口”与之抗衡。
而美军选中的正是——高超音速导弹,并对其野心勃勃,欲杀“战斧”而后快,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8员悍将:
1.美国海军的“高超音速空射进攻型空对面武器系统”项目(Hypersonic Air Launched Offensive Anti-Surface),简称HALO,一种空射型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由“超级大黄蜂”一类的航母舰载机搭载,主要用于打击高价值水面目标,采用吸气式发动机技术,强调超音速突防和生存能力。
2.美国海军的“常规快速打击武器系统”项目(Conventional Prompt Strike),简称CPS,一种舰载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最大射程为2775公里,飞行速度5马赫,采用助推滑翔体技术,预计将于2025年开始部署在美军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上,并在2028年部署在“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上;
3.美国陆军的“远程高超音速武器”项目(Long-Range Hypersonic Weapon),简称LRHW,绰号“暗鹰”,一种陆基高超音速武器,设计射程超过2775公里,采用助推滑翔体技术,和美国海军的CPS一宗同源。
4.美国陆军的“作战火力”项目(Operational Fires),简称OpFires,是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与美国陆军合作开发的一种中程高超音速武器,使用助推滑翔体技术。
5.美国空军的“空射快速响应武器”项目(Air-Launched Rapid Response Weapon),简称ARRW,又名AGM-183A,一种空射型高超音速武器,采用助推滑翔体技术,最大设计速度可达8马赫。
6.美国空军的“高超音速攻击巡航导弹”项目(Hypersonic Attack Cruise Missile),简称HACM,一款空射型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利用吸气式发动机技术,旨在为美国空军提供灵活的打击能力,原定于2027年在F-15上
7.美国和澳大利亚合作的“南十字星综合飞行研究实验”项目(Southern Cross Integrated Flight Research Experiment),简称SCIFiRE,一种最大设计速度可达8马赫的滑翔飞行器。
8.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高超音速吸气式武器概念”项目(Hypersonic Air-breathing Weapon Concept),简称HAWC,一种实验性质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使用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
尽管数量繁多,但其中的大多数压根就没有被端上桌来的机会。时至今日,这“八大猛将”已经先后有5个出局,目前仅存的三根苗子分别是海军的CPS、陆军的LRHW和空军HACM——正好三大军种一家一根独苗。
而究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正是美军严重的军种内斗形势,各军种各自为战,导致资源分散,各项目均因技术瓶颈和资金分流陷入困境。
而相比美军眼高手低,顾头不顾腚,中俄研发高超音速飞行器路线就科学不少。
首先是资源高度集中于火箭军和战略火箭军这两个军兵种;
其次,是中俄在技术上也更为灵活,相比较美军的一味追求高大上。中俄在超燃冲压发动机暂时搞不定,我就先搞助推滑翔器,照样可以达到比较高技术性能。甚至超燃冲压发动机没有实用情况下,俄军就先搞亚燃冲压发动机准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再想办法搞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先确保能用,再逐步技术迭代。这都比片面追求技术先进性,结果啥也搞不成美军要强太多了。
同时,“战斧”巡航导弹的老东家——雷神公司和大量的国会、军方势力也早就形成了利益集团,毕竟要快速变现,也只能倾向于扶持能快速量产、保证利润“稳妥项目”,“战斧”巡航导弹虽技术老旧,但因生产线成熟、游说力量强大,以至于“斧头帮”多次挤掉更具潜力高速导弹项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12年1月DARPA以“风险较高”为由,要求洛马停止LRASM-B的研发时,背后那偌大的“斧头帮”身影!
有时候自由国家也的确“自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