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与人之间的观念和思维,都是不一样的。
富人有富人的逻辑思维,中产有中产的逻辑思维,底层有底层的逻辑思维。基本上,大家都是“白天不知夜的黑”,你无法理解我,我也无法理解你。
举个例子。
唐朝初年,李世民杀了自己的大哥和弟弟,还逼迫老爹李渊退位。对于这件事,李世民及其天策府集团,都认为是对的。而普通人,都认为李世民太残忍了。
李世民及其天策府集团,是精英中的精英,别人所考虑是,是巨大的利益,而不是毫无价值的感情。而普通人,只会被感情束缚,而毫无利益的观念。
对于这件事,没有人是对的,也没有人是错的,有的只是阶层不同、观念不同、追求不同、利益不同,就看法不同罢了。

02
回到现实生活中,这种阶层不同,观念不同,看法也就不同的事儿,随处可见。下边,我们就来谈谈精英、中产和底层的差别所在。
先来谈谈精英——以“利”为先。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意思是,琵琶女容颜衰退,楼前也少了无数客人,就只能嫁给了商人为妻。可商人重视利益,而轻视别离,不在乎感情,前段时间又为了生意而离开了。
古时候的商人如此,现代的商人更是如此。别人的眼中只有利益,而没有感情。哪怕是结婚生子,也不过是为了满足生理欲望,以及传宗接代罢了。
越是上层人,越不会感情用事。因为他们知道,感情这种东西,不过是弱者的执念而已。真正的强者,是不在乎感情的,只在乎自己的事业和实力。
你看汉高祖刘邦,被项羽大军追杀,竟然把子女也踢了下车;你看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朱明江山的安稳,连老兄弟们都屠戮殆尽,一个不留。

03
再来谈谈中产——处境尴尬,只能拼命“卷”。
我一直认为,现阶段的城市中产,就是妥妥的“夹心蛋糕”。首先,无法进入到上层社会;其次,又不愿阶层衰退。如此,被夹在中间,就只能苦苦内卷了。
城市中产有4个明显的特点。
首先,学历比较高,基本都是本科以上;其次,入职了大公司;第三,自己当了小老板,具备一定的生产资料;第四,上车房产,达到中产。
基本上,每一个城市中产,都能对号入座了。可是,以上4个条件,无法助力中产晋升精英阶层。因为中产背景有限,而精英阶层的位置太少。
由于心存幻想,中产就会拼命内卷,不仅自己内卷,就连孩子也内卷。不然,中产圈层就不会有“鸡娃”的浪潮了。
中产鸡娃,只有一个目的,希望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孩子长大后,既能守住中产的位置,也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问题是,更进一步,何其之难。

04
最后来谈谈“底层”——容易跟风,从众心理严重。
中产为了守住位置,以及跻身上层,那他们选择拼命内卷,这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底层,也会学中产,拼命内卷呢?就两个字,跟风。
举个例子。看到A的孩子去学钢琴,B不甘落后,也让自己的孩子去学钢琴。钢琴课程比较贵,B就会借钱给孩子去学。
B认为,既然A的孩子都去学了,那我也让孩子去学。有可能,只要我的孩子学了钢琴,就能突出重围,胜人一筹,改变命运了。
当你看到这里,你肯定会认为,B的逻辑怎么如此“搞笑”。但我要告诉你,现实中,比B更“搞笑”的人,多的是。
低产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贫穷,而是从众心理严重。他们不清楚自己适合什么,也不清楚自己的孩子适合什么,就盲目跟风,结果不过是继续贫穷而已。
从众心理,还有一个别称,羊群效应。从这个别称当中,我们就能明白低产的“弱点”所在了。

05
总的来说,富人重视的,是利益;中产重视的,是内卷;底层重视的,是跟风。
富人之所以重视利益,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强者可以通吃,而弱者只能被吃。所以,他们都希望自己越来越强大。
中产之所以重视内卷,是因为他们处境尴尬,既上不去,也不愿下来,就只能苦苦支撑,各种折腾了。问题是,内卷没有最终的赢家。
底层之所以盲目跟风,是因为他们缺乏一定的认知,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目标,就像是无根的浮萍,只能随处漂泊。结果,终究是不幸的。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天壤之别。而天壤之别的根源,就在于观念、追求、想法、逻辑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