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楼连续喊了几声报告,彭德怀却非常不耐烦,直言:叫唤什么!

2024年05月19日23:25:05 军事 1113

刘亚楼是我国开国上将,在革命年代曾为新中国建立过相当大的功劳,新中国建立后,刘亚楼依旧被我党所重用,可以说是新中国空军的奠基人之一,甚至被誉为“中国空军之父”。

可就是这么一位大人物,曾经在彭老总面前吃过瘪,那一次,他因为一些工作需要向彭老总汇报,来到彭老总的办公室前,先敲了敲门,然后喊了一句:“报告!”

可是,里面却一直没人回复,刘亚楼有些奇怪,还以为里面是不是没人,或者是彭老总没听到?于是又连续喊了几声:“报告!报告!”

这下倒是得到了回应,可是彭老总的语气显得有些不耐烦,直接回复道:“你瞎叫唤什么呢?”

这是怎么一回事?

刘亚楼连续喊了几声报告,彭德怀却非常不耐烦,直言:叫唤什么! - 天天要闻

刘亚楼出生于福建武平的一户贫困农民家庭,后来被养父母收养,他的养父母相较于其他家庭的父母,显得比较先进,十岁那年就把他送到了崇德小学读书,这也让他从小就接受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开放的也比较快,为后来的加入革命奠定了牢固根基。

1929年,刘亚楼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凭借着极强的能力与胆大心细的个性,获得了一个“精灵兵”的称号,之后他从最底层的士兵做起,一步一步的成为了红一军团红二师政治委员。

事实上,彭老总与刘亚楼的交集不算多,但也不算少,在战争年代,彭老总作为红一方面军的司令员,算是刘亚楼的顶级上司,两个人在一起打过不少仗,有着不错的革命友谊。

不过,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时候,两个人因为分属军队不同,所以交集没有过于深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亚楼因为在苏联进修,所以基本上错过了整个抗日战争。

刘亚楼连续喊了几声报告,彭德怀却非常不耐烦,直言:叫唤什么! - 天天要闻

(右一刘亚楼,右三彭德怀)

比起彭老总,刘亚楼当时可能更信服自己在解放战争中的顶头上司林彪。

这并不影响彭老总对刘亚楼的器重,新中国建立前后,解放军虽然在陆军战力上算是不错,但是海军空军都是零基础,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一点一点开拓,彼时的刘亚楼被任命为空军司令员,结下了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重要任务。

当时彭老总亲切的拍着刘亚楼的肩膀说道:“这个任务交给你肯定没问题,我等着你的空军。”

这句话给了刘亚楼很大的动力,在起步阶段,他直接或者间接参与了中国7所航空学校的创办,主持制定了在陆军基础上建设空军的方针,迅速建立起一支优秀的空军部队。

之后,刘亚楼更是亲自主持各种条令、教材的编写,还制定了空军训练的大纲,可以说是中国空军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在朝鲜战争中,中国新生的空军力量给了敌人沉重的打击,作为抗美援朝总指挥的彭老总,对刘亚楼更是赞誉有加。

朝鲜回国后,彭老总主持了军委的日常工作,后来又担任了国防部长。刘亚楼是空军司令员,归彭老总领导,经常要向彭老总请示汇报工作。

刘亚楼连续喊了几声报告,彭德怀却非常不耐烦,直言:叫唤什么! - 天天要闻

抗美援朝结束后,彭老总担任国防部长兼军委,刘亚楼是空军总司令,算是彭老总的下属,所以,很多工作都需要按时向彭老总报告,这才有了开头刘亚楼报告的那一幕。

彭老总听见刘亚楼的声音,不耐烦的说道:“你瞎叫唤什么呢?又不是不认识,直接进就行了,文绉绉的,烦不烦。”

当然,彭老总并非对刘亚楼有任何意见,他本身是个不拘泥于礼节的类型,当时我国跟苏联交好,为了学习苏联的正规化军队,制定了不少以前没有的规定,比如下级对上级一定要抱有尊敬,不论何时遇到了都要敬礼,汇报情况之前也要先打报告。

这一套文绉绉的东西让彭老总非常不满,他一向是有话直说,从不拘泥于形式主义,所以当时便显得有些不耐烦。

其实,彭老总对很多从苏联学习的东西都不太赞同,他的理念里,军队的所有人都是自己的弟兄,非要搞什么上将中将少将什么的,麻烦不麻烦,这不就等于把人分成个三六九等吗?

刘亚楼连续喊了几声报告,彭德怀却非常不耐烦,直言:叫唤什么! - 天天要闻

军人就是军人,哪有什么士兵元帅一说,只要条件允许,彭老总甚至都想当前排兵亲自上阵杀敌,搞这些东西在彭老总眼里就是军事教条主义。


当然,这也不是说彭老总的观点一定是正确的,军队毕竟是一个严肃的地方,需要严格的规定来管制,这也无可厚非。

参考资料:李力《一个红二代的人生记忆》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德申财商俱乐部在北京正式成立 开启财商教育新时代 - 天天要闻

德申财商俱乐部在北京正式成立 开启财商教育新时代

财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智商和情商。财商教育的缺失会影响到对财富创造和管理的理解和把控,即便有些赚钱的机会但在更长时间尺度来看缺少驾驭财富的能力。现阶段,人们需要更注重对财富创造机会的认知,获得发掘资产价值调整的机会。这也是德申·财商俱
用俄罗斯的钱,为乌克兰贷款打俄军?七国集团的算盘能否打得赢? | 凤凰聚焦 - 天天要闻

用俄罗斯的钱,为乌克兰贷款打俄军?七国集团的算盘能否打得赢? | 凤凰聚焦

七国集团峰会虽已结束一周,但峰会带来的“余震效应”仍未停。峰会上,七国领导人商定,在今年年底前,利用俄罗斯被冻结资产所得利息,向乌克兰提供500亿美元贷款。这笔贷款对于正在努力弥补财政赤字的乌克兰而言,可谓是“雪中送炭”。但高额的贷款所带来的不可预估的风险,也让欧洲内部对这项计划举棋不定,甚至欧洲部分...
蛇吞象暗战:巨头间的绝杀 - 天天要闻

蛇吞象暗战:巨头间的绝杀

注册制实施以来,新巨丰导演第一例A股蛇吞象H股的收购案再次进入了高潮,全面要约收购港股上市公司纷美包装。这是继续2023年新巨丰成为纷美包装第一大股东、两次派驻董事失败以后,进行更地彻底的一次收购行动。交易所向新巨丰进行了问询,第三股力量却一直沉默。最大的愤怒
文一科技召开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正面临受损投资者索赔 - 天天要闻

文一科技召开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正面临受损投资者索赔

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加全面深入了解文一科技2023年度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公司于2024年6月17日(星期一)上午9:00—10: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以网络文字互动形式召开了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与投资者就上述事项进行网络互动交流和沟通,在信息披
一个人在农村,养殖100只,一年能挣十来万! - 天天要闻

一个人在农村,养殖100只,一年能挣十来万!

近期和几个老友聊天,大家不约而同地都有回到农村的意愿,可能城市呆久了,生活在一种压抑的空间,人就更渴望田野的舒展。都50多少的人了,当大家问到回到农村干什么?这方面我还是有调研的,譬如一个人在农村,这种东西养殖100只,一年都能挣个十来万,是不是比在城市打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