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三野战力垫底?20军这两次战斗令美军承认“是精锐部队”

2024年05月18日20:55:05 军事 1354

1949年5月25日黎明时分,经过15天的激烈战斗上海全部解放,此时天空还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参加上海战役的20军60师178团入城后抵达西藏路南京路口时早已疲惫不堪。

但是,178团全团2000多战士坚决执行陈毅司令员“部队入城后一律不准进入民宅”的命令,全部睡在南京路上。

这段事迹留下了一张蜚声海外的照片“胜利之师睡马路”:南京路上,整整齐齐的两排解放军战士们一个挨着一个,垫着不及身长的油布,席地而卧。

这样的感人场景,很大程度上打消了上海市民对解放军的担心和忧虑,为人民政府顺利接管上海奠定了强大的民意基础。看到这一幕的著名民族资本家荣毅仁就感慨地说:“蒋介石回不来了。”

解放上海之后没多久,随着“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朝鲜局势急转直下,1950年9月,驻扎在上海北郊的20军收到通知,让全军乘火车秘密开赴山东邹县,做赴朝作战的前期准备。

抗美援朝三野战力垫底?20军这两次战斗令美军承认“是精锐部队” - 天天要闻

历史经典一幕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部队序列中,人们往往将来自于第四野战军的部队归入第一流战力。

这也难怪,因为第一批入朝的四野四个军38军、39军40军和42军大多战绩出色,无论是在云山与美军第一次交手就打得美国大兵丢盔弃甲的39军,还是二次战役中坚守松骨峰、穿插三所里大名鼎鼎的“万岁军”38军。

或者是打胜了抗美援朝第一仗,歼灭敌军人数比自己入朝人数还多的40军,以及在黄草岭阻击战扬名全国,打得“联合国军”胆战心惊的42军。

四野部队装备好,兵力强,又长期在东北作战,对于朝鲜战场的气候比较适应,因此表现突出也是情理之中的。

除了四野,华北野战军、二野也都有打得很好的部队,例如在上甘岭一战震惊全世界的15军,是二野的部队,还有在铁原单枪匹马死守12个昼夜给整个志愿军断后的63军,是华北野战军的部队。

抗美援朝三野战力垫底?20军这两次战斗令美军承认“是精锐部队” - 天天要闻

上甘岭战役几乎成了抗美援朝的象征

就算是曾泽生的50军起义部队,也因为在汉江以南的阻击战打得可歌可泣而刷新世人认知,被后人称为“50雄”。

和这些部队相比,三野入朝作战的几个军似乎就显得运气不佳,命途多舛了些。本来9兵团是可以在长津湖打个漂亮的歼灭战的,但可惜遇到百年难见的极寒天气,虽然打得十分悲壮,但战果却不尽人意。

此后9兵团因为元气大伤,不得不休整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快半年后才重新回到一线,但主要是承担东海岸防御任务。

在抗美援朝几次经典战例中,看不到多少和三野部队相关的战例,但这并不能说明三野部队的战斗力就比其他野战军的差一截。

长津湖战役之后有限的几次与“联合国军”的正面对决中,来自三野的20军,27军等同样表现出色。

抗美援朝三野战力垫底?20军这两次战斗令美军承认“是精锐部队” - 天天要闻

志愿军特等功臣杨根思来自20军58师

却说20军经过一个多月的紧急动员,部队先到山东,后来又乘火车紧急转向东北,按照原定计划20军要在沈阳换装,但火车刚进站就收到朝鲜战争形势加剧紧张的消息。

根据9兵团司令部“20军立即入朝参战”的命令,部队连火车都没下,直接开到了中朝边境的吉林通化,连说好的棉衣棉鞋都没有领到。

9兵团部队入朝以后行动迅速,很快将进至长津湖一带的美韩军队截成几段,迫使敌人不得不全线撤退,在阻击美军的下碣隅里战斗中涌现出抗美援朝两名特等功臣之一的杨根思,时任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

虽然志愿军将士在长津湖战场多次分割包围美军,但由于部队严重缺乏御寒衣物和防冻装备,以及应对敌人重型坦克部队的手段,最终还是让美军突围而去。

在这次战斗中,美军总共吃了两次大亏,第一次就是第31团级战斗队“北极熊团”遭到志愿军4个团的围攻而几乎全军覆没。

抗美援朝三野战力垫底?20军这两次战斗令美军承认“是精锐部队” - 天天要闻

如图

第二次是陆战1师派遣1000多人的“德赖斯戴尔突击队”增援下碣隅里战场途中被20军60师178团和179团所伏击,损折大半。

当时这支美军部队装备了十多辆M26“潘兴”重型坦克,这种坦克全重42吨,是为了和德军虎式重型坦克对抗而研发的,对于大部分志愿军来说根本是从没见过的怪物。

伏击战开始后,179团1营2连率先冲向美军先头坦克,所有的炸药包用完了还是炸不动,总共牺牲了27人。

打红了眼的罗金山和徐忠启各在腰上绑了8颗反坦克手榴弹跃上公路,躺在美军坦克前面,让坦克从自己身上压过去再引爆才炸伤了这辆M26,最后还是让这辆坦克带伤走了。

但美军坦克部队自恃强大,并没有积极突围,反而主动停下来与志愿军交战,这使得后面的美军车队和步兵陷入了被围歼的窘境。

抗美援朝三野战力垫底?20军这两次战斗令美军承认“是精锐部队” - 天天要闻

坦克掩护美军撤退

在发现自己已经没有突围希望后,有240人向志愿军缴械投降,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第一次俘虏如此之多的美军士兵。

这次战斗在美军战史中被称为“地狱火山谷”之战,被俘的美军怎么都想不到,这些中国军人竟然连炒面和土豆都没有,完全是饿着肚子在跟自己作战。

20军的入朝作战过程折射出整个9兵团准备工作的仓促:第二次战役中全军冻伤人员达11200人之多,占全部伤员17000多人的65%以上。

如果这1.7万多人能够以满状态投入战斗,堵住美军南逃之路的话,被包围在的长津湖西南侧的美军陆战1师面对志愿军3个军的合击将很难有机会逃出生天。

在休整了5个多月后,20军再次披挂上阵,加入志愿军第五次战役序列,战役开始后,该军迅速击破了当面南朝鲜第6师的防御,经一个月的战斗毙伤敌5000余人,缴获和击毁敌汽车、坦克490余辆和大批其他物资。

抗美援朝三野战力垫底?20军这两次战斗令美军承认“是精锐部队” - 天天要闻

20军军长张翼翔

由于部队疲劳,人员困乏,粮食和武器弹药消耗殆尽,志愿军司令部于5月21日下令部队全线北撤休整。

但高机动性的美军却利用了志愿军各部交叉掩护时衔接不到位的漏洞,于5月27日8时占领华川,将9兵团12军,27军和朝鲜人民军一部共8万多人与主力部队切割出来。

当时,9兵团司令部和志愿军司令部还没有得到这个危险的消息,而20军58师在撤到原本应该是安全地区的华川时,却遭到了美军的炮击。

时任58师师长黄朝天瞬间意识到情况十分严重,如果58师继续后撤,应该可以安全抵达后方,但队形中还在58师后面的9兵团2个军以及后勤部队很可能会被美军堵住而受到巨大损失。

在联系军部和兵团司令部没有得到回应的情况下,黄朝天和师政委朱启祥商量之后,立即下令部队集中,就地转入防御。

抗美援朝三野战力垫底?20军这两次战斗令美军承认“是精锐部队” - 天天要闻

黄朝天

这里没有预设阵地,没有火力支援,甚至也没有援军,万一美军大举来攻全师可能会付出巨大代价。

黄朝天和58师全师将士没想到的是:当面之敌包括美军7师、24师和南朝鲜军6师、2师、3师,总共2.8万人,还有550门火炮和上百辆坦克。

但58师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全师战斗人员只剩9000多人,能用的火炮才40门,弹药更是严重不足。

精明的黄朝天命令部队抢占华川以北的战略要点,以少数兵力在次要方向只控制最关键的有利地形,把主要的兵力和火器都配备在公路两侧,坚决阻止美韩军大部队通过。

58师很快部署了在华川以北布置了层层设防,多梯次大纵深的防线,这大大出乎了“联合国军”的预料,而接下来的战况更是令敌军连呼厉害。

抗美援朝三野战力垫底?20军这两次战斗令美军承认“是精锐部队” - 天天要闻

当年的美军步兵十分依赖坦克

27日下午,当美军第9军一部正准备通过华川公路继续向北包抄我军时,却遭到了58师意想不到的突然火力打击,先头车队纷纷中弹起火。

根据情报显示,华川附近并没有成建制的志愿军部队,美军以为这是小股部队在阻击,随即以大炮火力掩护,轮番向公路两侧的制高点发起冲击。

结果,信心满满,士气高涨的美军步兵进入射程后却遭到我迫击炮重机枪等重火力射击,在其步兵队形开始混乱的时候,志愿军又从事先埋伏好的两边侧翼突然杀出,加上正面反冲锋的主力,将敌军三面压缩,杀得丢盔弃甲。

这时美军这才意识到堵住自己去路的不是小部队,但华川附近的山势险峻,最多只能展开2个营,这就让兵力上不占优势的58师得了很大的便宜。

美军进攻的间隙,58师又频频组织反冲击美军阵地,让对方一时搞不清楚到底对面有多少部队。

抗美援朝三野战力垫底?20军这两次战斗令美军承认“是精锐部队” - 天天要闻

华川阻击战形势图

在美军试图打通公路之际,58师还大胆地组织一个加强连杀入华川县城,救出了被美军俘虏的我伤员和医院医护人员300多人,并打退了美军的反冲击。

5月28日,美第9军的主力根据情报抵达华川战场,敌人的火力强度成倍增加,再加上美军航空兵的猛烈轰炸,58师的伤亡数字节节攀升。

第一天173和174两个团就打残了,到29日唯一建制完整的172团也不得不投入战斗,全师以打到最后一个人的决心,设下前沿阵地、基本阵地、团预备阵地和师预备阵地4道防线,拼死阻击敌人。

打到6月3日,“联合国军”总共只推进了4公里,而9兵团的后续部队已经抓紧时间从华川这个地狱之门脱身,让敌人的围歼计划彻底化为泡影。

到6月8日60师接防时,58师9471人伤亡2795人,毙伤敌7000多人,全师涌现了11位战斗英雄,其比例直追以惨烈闻名的上甘岭战役。

抗美援朝三野战力垫底?20军这两次战斗令美军承认“是精锐部队” - 天天要闻

58师“杨根思连”

要知道,上甘岭战役志愿军总共参战部队4.3万多人,伤亡1.15万多人,也就涌现了44位战斗英雄。

由于同时期正在西线展开的铁原阻击战实在太过闻名,也导致58师华川阻击战的光芒一定程度上被掩盖,但这丝毫不影响这一仗对于整个抗美援朝战局的积极影响。

金城以南地区,20军其他部队在黑云吐岭,785高地,鸡雄山均表现出色,整体防守效果优于后来接防的27军,顺利完成了防御作战任务。

美联社对长津湖战役的通讯中,开始将20军称为“共军陈毅部队的精锐”,美军的官方记载也承认“第九集团军至少包括一支被认为是精锐部队的军队”。

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英名不朽!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 天天要闻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就在早前,朝鲜已经接到了毛主席亲自签发的电报,明确表示中国将出兵援朝,并已做好准备。然而,朴一禹来到沈阳后,并没有就志愿军入朝具体事宜进行沟通,只是传达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国军队立即过江,并说金日成现在德川,志愿军指挥部也应该设在那里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 天天要闻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改编而成的第43军,是解放战场上,四野大军的头号主力部队之一,为加快促进东北地区的解放立下赫赫战功。在战略追歼阶段,第43军与兄弟部队共同南下作战,参与衡宝战役,和兄弟部队共同重创白崇禧军事集团。此举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 天天要闻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战争冲击波,科技世界的重塑与变革。近期战火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再次点燃,但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对地理和政治版图的重新划分,更是一场科技领域的无声革命。战争的硝烟背后隐藏着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世界。首先,我们看到了无人机技术的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