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举进攻的以军地面部队,哈马斯只能坐以待毙吗?当然不是,哈马斯发明了一种战术,而且和当年抗战时期,我军的战术一模一样,那就是“地道战”。
很多网友纷纷惊呼:“历史重现!”“他们应该看看《地道战》这部中国电影”……
早在上世纪的一种战术,看起来早已经被淘汰了,但是放到现在信息化战争年代还有用吗?调侃归调侃,现如今的“地道战”可能和当初有些不同,不过对于打击敌人的效果,哈马斯军队表示,真的很好用!
哈马斯的地道错综复杂,预估至少有一千多条,而且现在还在不停挖掘,总长已经超过五百公里,最深的地道深度有几十米。这在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震撼的地下通道。
这个时候,有很多对军事有研究的朋友,就会疑惑:以色列的军事实力几乎是碾压哈马斯,在这种情况下,哈马斯还有多余精力,在以色列眼皮底下挖地道?
当然不是临时挖的,这些地道也并非仅仅是为了对付这次冲突,实际上,这背后还有一些心酸的故事。
以色列长期以来,对加沙地带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无论是用水、用电,甚至小到一些生活必需品,要进入加沙人民生活中,都要经过以色列这道关卡。
所以很多生活物资,实际上是没有办法到达加沙人民手里的,他们又不能自给自足,就拿用水来说,他们这个地方水资源匮乏,只能依靠以色列的一家供水公司,这样一来,以色列就掌握了加沙人的生杀大权。
有一些加沙人,想要自己开发海水过滤系统,以色列是坚决不同意的。这样一来,很多物资,尤其是在时局动荡的时候,加沙人只能偷偷从外面运进来。
要躲过以色列人的监视,如何才能将物资运进来呢?答案就是地道。没错,在加沙,地道已经成为当地人民的生命通道。他们的几百公里的地道,是他们一铲子一铁锹挖出来的,而且挖了很多年。
没想到,在战争时期,这些地道正好派上了用场。
以军也知道有这些地道,但是没办法,早在此前的冲突中,以色列就对地道进行了摧毁。不过,他这边一摧毁,哈马斯就再挖,不出一个月时间,又是一条四通八达的地道出现了。
别小看这些地道,它们有专门的防御,入口也十分隐蔽,很难找到,就算找到了,以色列士兵也不敢贸然的进去,因为里面埋伏着哈马斯,而且入口也有“机关”。
这样一来,以军就只能从外面想办法去摧毁地道,比如往地道投炸弹,一些十分高科技的炸弹,对哈马斯确实有一定伤害,但是伤害不大。
因为里面复杂,以军也不知道,地道到底什么情况?如果一个炸弹扔进去,没有起到效果,那么他们也毫无办法。
此前,以军声称不会放弃对加沙的进攻,地面推进已经好几轮了,而且力度也在加大。
但是,国际舆论压力,还有在加沙的军事目标,也得不到有力打击,可能对于以色列而言,未来不会很乐观。
不过换个角度,哈马斯的“地道战”能坚持多久?这也是特别严峻的问题,除了各国促进谈判解决冲突,他们的战争对双方都是巨大的伤害,尤其是对加沙的平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