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败后没解散,二战德国国防军,真是未犯战争罪的“干净”军队吗

2023年07月30日19:18:01 军事 1722

提起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犯下的累累罪行,相信人们很容易将之与希特勒和纳粹党相关联,对历史有更多了解的人们还会说出党卫队、武装党卫军及盖世太保等罪魁祸首。总之,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二战中的德国国防军是一支纯粹的军事部队,他们战术素养高超且恪守战争法战争罪和他们毫无关联,那都是跟在他们身后的党卫军干的坏事。也正因如此,即便德国战败,国防军仍然作为一支“干净”的军事力量而重新组建,并没像旧日本帝国军队那样作为犯罪组织被解散。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二战期间的国防军真的是“纯粹干净”的吗?

战败后没解散,二战德国国防军,真是未犯战争罪的“干净”军队吗 - 天天要闻

图1 德国国防军

  • 杀人不需要理由

其实从开战伊始,德军占领区人民就显得很不友好。早在入侵波兰及低地国家期间,德军成建制劫掠百姓食品、衣物及交通工具的事情便屡见不鲜,驻挪威德军司令法尔肯霍斯特上将更是允许官兵对在提供食宿方面拒绝配合的当地百姓,可直接以通敌罪名予以处决,这样德军就能毫无障碍地轻松获取他们的房子和面包。

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国防军统帅部(OKW)便根据苏联不是《海牙公约》和《日内瓦公约缔约国为由签署命令,对于抓获的所有苏军政治军官在确定身份后应当场处决,任何对德军怀有“敌意”的苏联平民要当众处以绞刑或枪决,以起到震慑效果。

战败后没解散,二战德国国防军,真是未犯战争罪的“干净”军队吗 - 天天要闻

图2 希特勒 与 纳粹党

尽管战后德军诸多高级将领的回忆录中均声称他们的部队绝没有执行过上述命令,所有对于苏联官兵及平民的行刑均是由纳粹党负责对苏占领区秩序的东方行动总部及党卫队麾下的别动队实施的,然而德国历史学家菲利克斯·勒默尔在研究了苏德战争时期德军一线的全部13个野战集团军、44个军的报告、汇报及军史档案后,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那就是只有不到10%的部队因担心公开处决战俘或平民会影响士气,从而将这一任务交给了党卫队外,其余均严格执行了这一命令。

在今天被诸多二战研究者誉为“军神”,也是战后为自己和国防军“洗白”最为积极的曼施坦因元帅,就坚持“犹太人都是布尔什维克分子,他们留在后方为威胁安全”的理念,不仅命官兵竭力在所占地区搜捕苏军政治军官和犹太人,对于党卫队请求协助进行“清乡”也是积极给予配合,甚至在他的部队攻入某一苏联村庄后,总要“毫无缘由地先杀死几十个人,以杜绝当地可能出现的反抗”。

战败后没解散,二战德国国防军,真是未犯战争罪的“干净”军队吗 - 天天要闻

图3 1944年,波兰华沙,犹太人被赶往集中营

  • “劣等民族”没必要存在

在纳粹的官方意识形态中,以斯拉夫人为“劣等民族”。在纳粹长期的宣传与教育体系下成长起来的国防军官兵,很自然地存在对苏联军民的偏见,认为他们是“包藏祸心的卑劣之人,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于是频繁的暴行便在苏联的德占区中接踵而至。

苏联百姓经常被强迫执行排除地雷、爆炸物等极其危险的任务,如果有人不接受命令,德军便直接以其看上去像犹太人或布尔什维克主义者为名将其就地枪决。1941年6月27日,第221保安师便以“清除游击队巢穴”为由,在比亚韦斯托克一次杀害2000名平民。

战败后没解散,二战德国国防军,真是未犯战争罪的“干净”军队吗 - 天天要闻

图4 莫斯科保卫战中的德军

至于说前文提到的在西线经常发生的劫掠住房、粮食等行为,在东线即便不能说屡见不鲜,至少也是随处可见。

1941年冬季,德军从莫斯科城下兵败,在后撤期间一次性烧毁苏联村镇121个,并直接将当地百姓全部存粮、牲畜及任何可以拿走的值钱东西全部“清空”,来了个痛快的“零元购”。

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时,德军甚至直接从百姓和战俘身上扒下衣服、靴子,并放任后者在冰天雪地里活活冻死。有将近300万苏联百姓被押到德国当牛做马,他们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一天常常要工作14个小时,却没有基本的饮食和饮水保障,死亡率高达58%。

更有甚者,一些国防军将领生怕这些“劣等民族”会污染大德意志帝国的火车和汽车,因而只允许这些可怜的人徒步穿越整个中欧前往德国,由此而死在路上的人具体有多少恐怕永远无法清点出来了。

战败后没解散,二战德国国防军,真是未犯战争罪的“干净”军队吗 - 天天要闻

图5 德国国防军杂志宣传画

  • 怎么就被“洗白”了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国防军在战争中犯下了这么多罪行,为何他们在今天人们的印象里普遍都是一支“干净”的军队呢时?

欧战结束后,美苏英法四大国一致通过了对德国的分区占领和“非武装化”的施政方针,国防军作为纳粹德国侵略战争的中坚力量,自然被解散。但随着冷战大幕的拉开,特别是出于意识形态对抗的需要,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西德政府逐渐重建了武装力量

在这一过程中,为给国防军的再生卸下历史包袱,并减小道义上的阻力,西方国家不仅授意前纳粹国防军将领们以撰写回忆录或军史的方式,将德国二战中的全部罪愆归结于希特勒和纳粹党,并不断开动宣传机器,将国防军包装成只专注于军事行动的“干净”军队。同时,通过大力宣扬苏联红军在战争中的不光彩行为,西方国家竭力贬低苏联对二战胜利做出的贡献,并将国防军誉为抵抗共产主义势力扩张的中流砥柱。

战败后没解散,二战德国国防军,真是未犯战争罪的“干净”军队吗 - 天天要闻

图6 德国国防军

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长期占据世界舆论的主导权,所以今人很长一段时间对德军在二战中的种种罪行都缺乏应有的了解,反而形成了这些罪责都是希特勒和纳粹党、党卫队犯下的,和国防军无关的“固有印象”。

相反,苏联红军在攻入德国本土后出现的一系列负面行为则被无限地夸张放大,以至于让人们坚信于和德军的“纯洁”相比,苏军才是真正的战争罪犯。实际上,正是德军在苏联的所作所为,激起了广大苏联军民的满腔愤怒,在保家卫国口号的号召下,苏联军民浴血奋战,不仅终结了纳粹政权,也清楚地向世人表明了纳粹暴政所带来的人心向背。在为国为家复仇的信念的驱使下,进入德国的苏军必然会做出一些不合于文明军队要求的举动,但这应该首先归罪于那些导致他们家破人亡的法西斯分子才对。

无视史实而吹捧德军、贬低苏联军民的历史贡献,无论从哪种角度看都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我们对此一定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作者:林森 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徐焰《铁血苏德》

2、戴维•格兰茨《巨人的碰撞:看苏联红军如何击败希特勒》

3、马塞尔•施泰因《陆军元帅冯•曼施坦因,肖像画:双面神》

4、菲利克斯•勒默尔《意识形态之战中的德国国防军:东线的陆军和希特勒的罪恶命令》

5、奥默•巴尔托夫《东线,1941-1945:德军和战事的野蛮化》

6、阿列克斯•凯、杰夫•拉瑟福德、戴维•斯塔赫尔《纳粹在东线的政策,1941:总体战,种族灭绝和激进化》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天天要闻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文/观察者网 邵昀】美国《华盛顿邮报》5月2日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拟在长期内大幅缩减美国情报机构人员,规模预计将达数千人,涉及中央情报局(CIA)、国家安全局(NSA)等多个部门。这是特朗普及其盟友削减联邦开支,以及清算其所谓“深层政府”的行动的一部分。向来与特朗普不对付的《华盛顿邮报》2日顺势渲...
国家发话!2025养老金调整,1500和5000元退休金,这次谁涨得多? - 天天要闻

国家发话!2025养老金调整,1500和5000元退休金,这次谁涨得多?

2025年5月1日,随着人社部发布最新社会保障工作进展通报,全国3.12亿退休人员翘首以盼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正式进入落地倒计时。这轮调整不仅延续"21连涨"的历史纪录,更首次建立"双轨制"调节机制——在保持3%总体涨幅的同时,通过精细化调整规则向月养老金低于30
中国援建的海外军事基地,怎么还允许日本战舰停靠? - 天天要闻

中国援建的海外军事基地,怎么还允许日本战舰停靠?

话说中国在柬埔寨援建的海军基地,即云壤海军基地,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中国和柬埔寨双方派遣人员负责运营,该基地也有中国的军舰和军事人员在此停留或常驻。说到底,云壤基地可以看做是中国海军在海外的一处综合保....
我以匠心铸兵心 - 天天要闻

我以匠心铸兵心

“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别策划我以匠心铸兵心机务人员依次放飞战机。崔保亮摄机务人员维护战机。
带出“活泼的部队”,提高部队战斗力 - 天天要闻

带出“活泼的部队”,提高部队战斗力

带出“活泼的部队”■唐俊作者:周 洁“营区处处有生机,官兵个个有灵气。”陆军某旅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良好氛围,官兵聪明才智得到尽情发挥,创造活力得以充分释放,以更灵活、更勇敢的头脑准备明天的战争。许世友同志指出:“活泼的部队能打仗……必须把活
特朗普针对中国的对等关税,放开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亿美元 - 天天要闻

特朗普针对中国的对等关税,放开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亿美元

美国时间4月11日晚,特朗普终于还是偷偷服了软,美国海关和与边境保护局,偷偷的修改了关税规则,针对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以及半导体相关等电子产品,不再征收“对等关税”,直接豁免了,其中也包括了中国地区的产品,之前高高在上的125%的对等关税,直接不收
个税起征点太低?14亿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终于有了答案! - 天天要闻

个税起征点太低?14亿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终于有了答案!

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个税起征点调整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当前,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上调个税起征点,以减轻中低收入者的负担,同时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那么,在中国14亿人口中,月收入达到5000元的人数究竟有多少?而个税起征点又应上调至多少才更为合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