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联合西方国家对俄罗斯采取了严厉的经济制裁,但并未能够改变普京出兵乌克兰的战略目的。普京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解决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的主权问题,乌克兰中立化,去军事化,去纳粹化与无核化。其中,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较大程度靠俄军就能完成,且重点在于乌东地区,剩下的目标皆需要与乌克兰政府谈判才能实现。说白了,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就是“以打促谈”,“以打促和”,因为不打不能谈,不打也不能和,只有彻底打破泽连斯基政府“挟美自重”的幻想,乌克兰才可能同意与俄罗斯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实际上,美国的意图也很明显,那就是利用乌克兰与俄罗斯死缠烂打,削弱和消耗俄罗斯的实力,并试图拖垮普京政府。不过,拜登政府的战略野心并不止于此,而是在寻求拖垮俄罗斯的同时,酝酿用对付俄罗斯的招数对付中国。尽管美国不断撺掇西方国家持续向乌克兰提供军援,但却始终拒绝为乌军参战。原因很简单,美国制定的对外政策,从来都是以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如果美国明知打不赢,就不会亲自上阵,因为美国已经承担不起第二次败走阿富汗了。所以,经过反复权衡,美国虽然介入俄乌冲突,但却不卷入冲突,且介入的手段主要也是以提供军援和情报支持为主。
近日,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表一篇题为《协防台湾的时间不多了》的文章,核心意思就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的迅速增强,以及美国综合国力的持续下降,华盛顿通过军事方式来威慑中国,迫使大陆放弃推动两岸统一进程,“协防台湾”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尽管拜登政府仍在推进印太战略,但却面临着分身乏术的困境。西方同时对中俄下手,欧洲并不具备单独对付俄罗斯的能力,这导致美国无法抽身集中力量对付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对美国决策层来说,自身的经济社会问题远比对付中国更为紧迫。拜登政府当前相当大的压力来自应对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疫情冲击,努力确保赢得11月的国会中期选举。当然,拜登政府也深知要为维护美国霸权,要首先解决国内各种矛盾和危机,但比这更优先的是自己要在台上。于是,为了转移国内民众视线,提振选情,拜登政府不断作出偏激的举动,不仅密集派出军舰擅闯台湾海峡,多次推动对台军售,而且还安排美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台,拜登甚至还扬言会“出兵保台”,激化两岸统“独”之间的矛盾,并试图从中借机谋取政治私利。
日前,美军第七舰队司令卡尔·托马斯表示,中国海军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海军,中国已经拥有360艘舰艇,而美国海军只有290艘。但紧接着他又自我安慰称,美军拥有先进的舰艇,包括强大的航母舰队,而按照吨位计算,美国依然保持着全球第一的宝座。但他也承认,中国舰艇的建造速度相当惊人,而美国则没有那么多造船厂建造军舰,也无法与中国比拼造舰速度。美军第七舰队司令托马斯说得没错,美军舰艇的总吨位的确名列前茅,但中美之间的力量对比却是动态的,也正是因为中美力量对比不断缩小,美方才不择手段地操弄涉台议题,牵制和打压中国大陆,迟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但中国的优势在于,我们的军事力量可以集中到一点,而美国则需要照顾到全球各个地区的利益,这就使得美军左支右绌,疲于应对。更为主要的是,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这是历史和法理事实,也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美国“弃台”已经成为定局,而且时间点基本可以确定。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将在2027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届时中国海空军实力,以及战略支援力量也将与美国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
如果不出意外,在未来5年左右的时间,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在台海乃至第二岛链的军事优势,都将丧失殆尽。到那时,无论美国政客有多么狂妄,美军也不敢与解放军正面交战,因为美国已经没有战胜中国的能力了,自然也就不会“协防台湾了”。对于中国来说,在维护好主权安全底线的同时,现在最好不要就台湾问题与美国发生冲突,直到力量对比变化到与美国较量占据绝对优势时,再一举解决台湾问题也不迟。要知道,美国只相信实力,等到中国的实力超越美国时,两岸统一是完全可以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