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纯国产火箭发射成功,动用全国之力 经历曲折发展

2022年06月22日07:21:28 军事 1136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刘海生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樊巍】伴随着韩国“世界”号运载火箭21日的顺利升空,韩国媒体一片欢腾。韩国《朝鲜日报》更是自豪地宣称,“这次成功发射证明韩国是世界第七个能够发射实用卫星的航天强国”。

韩国纯国产火箭发射成功,动用全国之力 经历曲折发展 - 天天要闻

“韩国的天空豁然开朗”

韩联社6月21日报道称,韩国首枚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世界”号当天下午4时在位于韩国全罗南道高兴郡的罗老航天中心升空,火箭在飞行约13分钟后,将180公斤的主载荷PVSAT卫星以及模拟载荷和四颗“立方星”卫星送入高度700公里的预定太阳同步轨道,此次发射任务取得成功。

韩国《朝鲜日报》21日称,此前全球具备独立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或组织总共有9个:俄罗斯、美国、欧盟、中国、日本、印度、以色列、伊朗、朝鲜。其中能将重量1吨以上的实用卫星送上太空的仅有前6个,以色列、伊朗和朝鲜只能将重量300公斤以下的卫星发射到太空。随着“世界”号的发射取得完全成功,韩国也成为世界第7个将实用卫星发射到太空的航天国家。

在宣布“世界”号发射任务取得成功的记者会上,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长官李宗昊表示,“今天迎来了韩国科学技术领域和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瞬间。韩国的天空豁然开朗,科技取得了伟大进展。”

在此次成功之前,韩国的航天之路堪称曲折。韩国最初购买俄罗斯技术组装的“罗老”号火箭曾接连两次发射失败,直到最后一次才发射成功。此后韩国将重心转向自主研发火箭。2021年10月21日下午4时,“纯国产”的“世界”号在进行首次入轨发射的尝试时,由于三级发动机提前关机,未能将1.5吨重的模拟载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遭遇失败。

随后韩国航空航天研究院组成调查委员会,最终确认事故原因是“火箭的结构设计不合理”。经过改进后,“世界”号重新被送上发射架,但因液氧贮箱出现数据异常以及遭遇大风天气,它的第二次发射曾两度推迟。

“世界”号性能怎么样

对于韩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这个重大突破,中国空气动力学家、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2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界”号此次发射成功,韩国可以说举全国之力,动用几十家企业,也花费了大量资金。

根据韩国航空航天研究院公布的参数,“世界”号是三级结构液体运载火箭,全箭长约46.5米,一级并联4台75吨级KRE-75液氧煤油发动机,二级采用1台75吨级KRE-075发动机,三级是1台7吨级的KRE-007发动机,能将1.5吨重的载荷送入600-800公里的近地轨道。黄志澄表示,“世界”号火箭整体技术能力不算强。例如其一级火箭采用的KRE-75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比冲不是很高,真空环境中仅为298秒,海平面仅为261.7秒,限制了火箭的整体性能。“世界”号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6吨,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1.5吨。黄志澄认为,“世界”号火箭的整体性能优于发射我国首颗人造卫星长征一号火箭,但低于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水平。目前中国这两型火箭均已退役。“中国国内一些民营航天公司研发的商业火箭运力也略优于‘世界’号火箭,例如星河动力的智神星一号火箭和蓝箭航天的朱雀二号火箭,运力都在‘世界’号火箭之上。”

韩国火箭下一步瞄准月球

韩国纽西斯通讯社21日称,“世界”号的发射成功表明韩国具有航天发射的全部“产学研”能力。韩国航空航天研究院负责“世界”号火箭核心技术开发和发射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大批韩国重量级企业都参加了火箭核心零部件和子系统的开发、运载火箭的组装等。

韩国《亚细亚经济》21日展望称,使用液体燃料的“世界”号发射成功后,韩国军方将进行固体燃料火箭的试验,希望同步推进侦察卫星发射、导弹技术进步和太空探索等多重目的。2021年5月美国对韩国导弹射程解禁后,韩军立即着手研发固体燃料推进的火箭,用于发射侦察卫星。朝鲜发射液体燃料弹道导弹的准备时间约一小时,而韩国发射固体燃料弹道导弹的准备时间只有20至30分钟。未来韩国侦察卫星全部到位后,可以10-20分钟的间隔频率对朝鲜导弹阵地等敏感地区进行监测,预警能力和反制能力将大幅增加。

“‘世界’号让韩国成为航天强国,距离韩国2031年登陆月球也越来越近”,韩国《每日经济》21日兴奋地报道说,韩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将具备1.8吨的月球轨道运送能力,并准备在2031年将月球车送上月球。

相关链接:揭开韩国航天中心的神秘面纱

罗老航天中心是韩国唯一一个航天发射场,位于南部的全罗南道高兴郡的罗老群岛,目前归韩国航空航天研究院管理运行。韩国最早决定建设自己的航天发射场是韩国通过《国家宇宙开发中长期计划(1996-2015)》之后。当时考虑到飞行轨迹和分离后火箭残骸可能下落的区域,朝着中国和日本方向发射火箭首先被排除。在经过专家的评审后,济州岛西归浦市大静邑得分最高。但由于当时的地方政府和居民强烈反对,最终备选的全罗南道高兴郡外罗老岛确定为韩国航天中心的建设地点。

韩国航天中心从2003年8月动工,初期实际上是通过与俄罗斯的技术合作加以建设,占地面积506万平方米,总投资2650亿韩元,最终于2009年6月完工,并命名为罗老航天中心。

目前,罗老航天中心不仅能够进行火箭发射,而且修建有发动机实验设备和卫星实验楼、发射组装楼、固体发动机楼、发射管制中心、光学装备楼等多种航天基础设施。罗老航天中心同时具备科普和观光功能。《环球时报》记者曾经进入罗老航天中心参观,刚进入航天中心就是宇宙科学馆和附属广场,这里可以增加对航天知识的了解,也可以看到罗老航天中心的介绍。2011年4月这里还建设了4D影像设备,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来访。宇宙科学馆门口的罗老航天中心广场距离火箭发射台有一定距离,而且因为一个小山头的阻挡,无法直接看到火箭发射。但每次火箭发射之前,韩国媒体会在中心广场搭设摄影棚,新闻主播在这里进行情况介绍和分析点评。此前,罗老航天中心有大量俄罗斯专家,但现在随着韩国自主研发力度的加强,俄罗斯专家已较为少见。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奇迹!小小的无人机,却击落了2架米格29、2架苏27和3架F16 - 天天要闻

奇迹!小小的无人机,却击落了2架米格29、2架苏27和3架F16

近日,俄军对乌克兰全境发动了一次大规模袭击,规模堪称开战三年以来之最。乌方称,一共遭到537枚巡飞弹、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打击,其中伊朗小摩托(沙赫德-136无人机)477架、匕首2枚、伊斯坎德尔7枚、口径5枚、Kh101巡航导弹41枚。
美eVTOL公司已在迪拜完成试飞 明年将启动空中出租车商业运营 - 天天要闻

美eVTOL公司已在迪拜完成试飞 明年将启动空中出租车商业运营

财联社7月3日讯(编辑 牛占林)本周阿联酋迪拜交通部门与美国知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公司Joby Aviation合作,成功完成了首次空中出租车试飞,这意味当地将很快迎来一种新的交通方式。据Joby公司介绍,此次示范飞行于周一在迪拜东南部的一个偏僻的沙漠地点举行,旨在模拟典型的空中出租车之旅。在一场由高级政府官员...
中国造出世界最大潜艇耐压壳,开启深海战略新篇 - 天天要闻

中国造出世界最大潜艇耐压壳,开启深海战略新篇

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渤海造船公司一则直径14米潜艇耐压壳的招标公告,在全球军事和科技领域引发强烈关注。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中国在潜艇制造技术上实现了重大跨越,成功造出世界最大的潜艇耐压壳,打破了长期以来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技术壁垒,为中国海
“海巡11”轮“做客”滨州港 - 天天要闻

“海巡11”轮“做客”滨州港

据了解,“海巡11”轮是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部署在北方海区吨位最大的海事旗舰船,设备先进、信息化程度高,是具备应急处置、巡航执法、辅助决策、直升机起降等功能的移动式海上指挥平台。
同盟军511旅召开老兵复训动员大会 - 天天要闻

同盟军511旅召开老兵复训动员大会

7月2日讯:为巩固部队战斗力、提升军事素养,进一步强化部队纪律性和作战协同能力,6月30日,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511旅某营组织开展老兵复训并召开动员大会。同盟军511旅副政委张应祥、副旅长李兆友出席会议,该营营长刘光平、副营长张家朝及全体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