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谁敢硬刚!越南妥协印度藏野心?未来贸易格局将如何洗牌?

最近,一场关税风暴席卷全球,不少国家都被卷入其中。中国果断硬刚,越南迅速表态迎合,印度也蠢蠢欲动,有人甚至说印度想做中国的墨西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各国在这场风暴中又会有怎样的遭遇和抉择呢 ?

挺直腰杆,坚决反制的中国

在这场关税风暴中,中国是第一个站出来硬刚的国家。4 月 4 日,中国宣布了反制措施,表明绝不向不合理的关税政策低头的态度。这可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基于底气做出的决定。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非常完备的工业体系,在全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制造业种类齐全,且经过多年发展,在中高端制造领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不少国家的产业发展都离不开中国的产品和技术支持。

凭借强大的国内市场和广阔的海外合作网络,中国有能力应对外部的关税压力。中国可以扩大与其他友好国家的贸易合作,降低对个别国家的依赖。此外,中国还在不断推动国内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从根本上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看似妥协,暗藏危机的越南

网上一度盛传越南是第一个直接 “跪了” 的国家,虽说第一个行动的是以色列,但越南也是紧随其后,反应迅速。4 月 4 日晚上,越南领导人致电,开始外交斡旋。4 月 5 日,双方达成一致,要讨论并签署双边协议,落实零关税承诺。​

越南为什么这么着急妥协呢?这和它的经济结构密切相关。2024 年,美越贸易总额 1497 亿美元,其中越南向美国出口 1366 亿美元、进口只有 131 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 1235 亿美元,而当年越南的 gdp 也才 4763 亿美元 。美国对越南加征高额关税,会严重冲击越南的出口经济,这是越南难以承受的。​

但越南的妥协真能换来稳定发展吗?未必。首先,越南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程度极高。很多越南本土品牌,甚至像英特尔、苹果、耐克等从中国搬到越南的美国品牌,生产都离不开中国供应链。夸张点说,越南很多制造业连一颗螺丝钉都要从中国进口,是中国制造最大的组装基地。一旦美国提出让越南与中国供应链切割的要求,越南很难做到。​

其次,越南和中国在铁路、新能源等领域还有很多合作项目。参考阿根廷的情况,美国可能会要求越南取消与中国的一些合作项目。若美国狮子大开口,越南根本无法满足这些要求,最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回顾过去,在风暴刚起时,越南就曾花费 400 亿美元,购买能源、天然气、大飞机等,试图求和,结果还是被加了高额关税。这次,越南总理指示副总理兼外长领导快速反应小组,处理对美关税战,还建议美国关税推迟 1 - 3 个月,并强调越南不会成为别国商品的转运中心。可这些举动能否让美国满意,还是个未知数。​

左右为难,举棋不定的印度

印度在这场关税风暴中也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有媒体报道,印度也在考虑取消美国产品关税。但印度人口基数庞大,一旦美国商品大规模涌入,印度经济可能难以承受。​

看看印度的经济现状,就能理解它的困境。2025 年 3 月,印度宣布终止耗资 230 亿美元的 “生产关联激励计划”。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失败。

与此同时,迪士尼宣布暂停印度业务,16 万亿卢比外资加速撤离,印度股市单日蒸发 2.4 万亿美元。从 2023 年至今,印度制造业出现 “结构性崩塌”,3300 家外资企业大溃逃。

印度自身制造业也存在诸多问题。以汽车制造业为例,尽管印度市场规模庞大,但在汽车制造技术和质量上,难以与国际品牌抗衡,很多消费者宁愿买进口车,也不选本国品牌。在吸引外资方面,印度国内监管反复无常、高关税壁垒,加上复杂的土地政策等问题,阻碍了制造业的发展。比如,2024 年一家中资手机配件厂在印度就遭遇了补贴不到位、土地权属纠纷、工人薪资纠纷等问题,最终生产线被烧毁。​

另一方面,印度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程度也很高。2023 财年至 2024 财年,中印贸易额达到 1184 亿美元,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印度从中国进口电子产品、机械等带附加值的成品,以满足国内市场对高精尖科技产品的需求。若为了迎合美国,与中国供应链切割,印度国内制造业将面临更大困境。

做中国的墨西哥?没那么简单​

有人提出印度可以做中国的墨西哥,这想法靠谱吗?我们先来看看墨西哥的情况。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签订了《美墨加三国协议》,在北美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墨西哥凭借地理位置优势,承接了美国的部分产业转移,成为美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但印度和墨西哥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地理上,墨西哥与美国接壤,物流成本低,而印度与中国相隔较远,增加了贸易成本。产业基础方面,墨西哥在制造业领域积累了一定经验,而印度制造业存在诸多问题,如工人技能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此外,墨西哥融入北美经济体系多年,与美国、加拿大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而印度与中国的关系相对复杂,在贸易上存在一些摩擦。​

因此,印度要做中国的墨西哥,面临重重困难。印度需要解决自身制造业的问题,提升产业竞争力,改善投资环境,才能在全球产业链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关税风暴下,未来何去何从​

这场关税风暴给各国带来了巨大挑战,每个国家都在根据自身利益做出选择。中国凭借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立场,硬刚到底;越南看似妥协,但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印度则在两难境地中徘徊,难以抉择。​

随着局势的发展,各国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外部挑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共赢,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这场关税风暴最终将如何收场,各国又会迎来怎样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