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被晾4天,中方未发请柬,美随即报复,拟对中国征100%关税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距离特朗普公开扬言“想访问中国”已过去4天了,但“已读未回”的中方仍未向其发出请柬。

但令人意外的是,美国竟随意采取了报复措施,当地时间5月19日,特朗普政府在一场公开听证会上表示:拟对岸桥起重机征收100%关税,矛头直指中国。

那么,特朗普为什么想要访华,又为什么突然打算对华起重机加征100%关税关税呢?

特朗普此次访华意愿的背后,是多重战略考量的交织,首先,中东之行的“胜利”为其增添了政治资本。

在为期三天的访问中,特朗普与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签署了总额超万亿美元的投资协议,涉及能源、基建、航空等多个领域。

这种“外交胜利”让特朗普自信心膨胀,认为自己有足够筹码与中国对话。

正如他在采访中所言,“美国再次伟大”似乎触手可及,而访华被视为巩固这一形象的重要一步。

在此背景下,结束对中东三国访问后的特朗普,在5月16日的采访中多次提到了中国。

而当被问及是否希望访问中国时,特朗普毫不避讳的回答“我当然愿意”,并且他还补充道:中美关系“至关重要”。

对于罕见对华释放友好信号的特朗普,中方为什么不向其发放请柬?

从外交惯例来看,大国领导人会晤需要充分的前期准备和诚意展示。

此前,拜登政府通过派出多名部级高官访华、取消部分对华制裁等举措,才为中美领导人会晤奠定了基础。

而特朗普仅以一句“愿意访华”就想获得邀请函,显然不符合中方对“平等、尊重”的要求。

正如外交部多次强调的,中美接触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任何单方面施压或投机行为都难以奏效。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中方对特朗普“交易型外交”的警惕。

历史经验表明,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充满矛盾:他在释放访华信号的同时,仍要求沃尔玛关税成本转嫁给中国供应商,并继续推进“芯片战争”。

特朗普这种“边打边谈”的策略,让中方难以信任其合作诚意。

此外,中方对当前中美关系的定位有着清晰的战略判断,中方清楚的认识到,中美关系的改善需要美方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作出实质性让步,而非表面的姿态。

正如中国商务部在5月19日宣布对原产于美国、欧盟等区域的共聚聚甲醛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时所强调的,中方在关键领域绝不会妥协。

然而,面对中方的沉默,特朗普政府竟选择以关税作为报复手段。

5月19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听证会上提出,拟对岸桥起重机征收100%关税,并对集装箱、底盘等货物装卸设备征收20%-100%的关税。

特朗普政府的这一举措看似强硬,实则却暴露了美国的战略困境。

要知道岸桥起重机是港口装卸的核心设备,技术门槛极高,全球范围内,仅有中国振华重工、日本三井、欧洲科尼和利勃海尔四家企业具备生产能力。

其中,振华重工占据美国港口80%以上的市场份额西雅图迈阿密长滩等重要港口的起重机几乎全部来自该公司。

而日本和欧洲企业的产能严重不足,无法满足美国需求,像日本三井的起重机年产量不足10台,而美国每年新增和更换的起重机需求超过50台。

这种依赖使得美国港口运营商强烈反对关税措施,美国港务局协会(AAPA)在5月19日发布声明警告称,加征关税将导致未来十年增加近67亿美元成本。

休斯顿港首席执行官查理・詹金斯指出,该港已与中国签订八台起重机采购合同,若关税生效,将面临高达3.024亿美元的额外支出。

虽然美国试图通过本土生产替代中国起重机,但这一目标短期内难以实现,毕竟美国已近30年未生产港口起重机,相关产业链早已断裂。

即便日本三井在美国设厂,其产品仍需从中国进口关键零部件,这部分成本仍将被关税覆盖。

除了技术优势,振华重工的产能和成本控制能力也是其核心竞争力,全球70%的岸桥起重机产自振华重工,规模效应使其能够以低于欧洲企业30%的价格提供产品。

当前的中美博弈呈现出“斗而不破”的特征,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虽短期内给中国企业带来压力,但其自身也面临港口瘫痪、物价上涨等风险。

而中方通过“以静制动”和精准反制,既坚守了原则,也为未来的谈判预留了空间。

从长期来看,中美关系的改善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任何单边主义的关税大棒都难以奏效。

特朗普政府若继续沉迷于“关税游戏”,最终只会让美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陷入孤立,成为“伤敌一千,自损一千”的笑柄。

主要信源:

1.原文登载于大江网2025年05月20日关于“特朗普拟对中国起重机加100%税,‘美国这行80年代就黄了’”的报道

2.原文登载于观察者网2025年05月17日关于“特朗普:想访问中国”的报道

3.原文登载于界面新闻2025年05月20日关于“美国港务局协会:对中国起重机加税或致67亿美元额外成本,强烈反对美政府拟议措施”的报道

4.原文登载于观察者网2025年05月20日关于“特朗普拟对中国起重机加征100%关税,美国业内反对:美国这行上世纪80年代就黄了”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