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中东之行,直接让美国赚得盆满钵满,动辄上千亿的现成订单,以及未来十年内高达万亿的长期合作,都预示着美国经济正在恢复活性。
然而,要不是中方接受了美国的会谈邀请,并向世界释放出稳定信号,海湾三国又怎么会轻易地向美国“低头”?
如果在这样的时机还不主动前来访华,那特朗普的居心就有待揣测了,又或者说他是想等中国主动发出邀请?
劝特朗普还是别想了,中方能给出的只有一份加税通知,以及对美国的更多制裁与防范...
自从中美日内瓦声明出炉之后,特朗普便马不停蹄地前往中东为美国拉“赞助”,并且还真让他成功得到中东土豪们的投资。
第一站沙特,双方直接签订了600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而且沙特还要花费1420亿美元去购买美国装备。
第二站卡塔尔,美国再度获得2435亿美元的投资协议,能源丰富的卡塔尔更是确定要和美国达成更多能源领域的合作。
第三站阿联酋,200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只是开门红,而那份十年内价值1.4万亿美元投资的框架,才是最让特朗普愉悦的存在。
为何特朗普的中东之行如此顺遂?这些海湾土豪国家又为何要倾尽全力地去巴结美国?
一方面,是因为以色列正在对加沙地带极限施压,而胡塞武装和伊朗的报复也随时有可能爆发开来。
像沙特这样的势力虽然一直都在呵斥内塔尼亚胡的行为,但实际上却很少做出有助于促进和平的实质性举动。
尤其是在美国不断抛来橄榄枝之后,沙特等国也算是被绑上了亲美的战车,并且随时有可能遭受到伊朗的报复。
然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伊朗彻底被激怒的基础上,从目前局势来看,情况显然还没有达到那么恶劣的程度。
而海湾三国亲近美国的最根源性理由,依然是因为中美之间已经释放出缓和信号,这也注定着美国经济终于有了复苏的机会。
在美国复苏的时期,借助天价投资获取特朗普的友谊,这样的行为对美国来说绝对称得上是雪中送炭,而且也不会被中方所迁怒。
中方始终信奉自由贸易,既然海湾三国更愿意亲近美国,我们也不好说什么,而且也犯不上去眼馋,毕竟我们有着像巴西、俄罗斯这样更加稳定且可靠的朋友。
只是这一进展对特朗普来说,绝对称得上是昏暗时期的一束亮光,同时也是美国再度获取霸权的一大契机,美国经济一旦复苏,特朗普会做什么?
按照这位商人出身的美国总统秉性来看,他肯定是要通过霸权主义继续胁迫与美贸易国家对美国做出让步,其中肯定会包括中国。
美国对中方的短暂让步,不是因为特朗普看清了中美贸易的本质,而是他目睹了美国经济被中国反制的恶劣影响,从而做出的被迫举动。
若是美国真正恢复原来的经济地位,那他的嘴脸会变得多么嚣张,其实已经不难想象。
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美国还不具备这个实力,而中国也是要继续安抚的,“访华”显然就是最能安抚中方的一个手段。
然而,特朗普希望的“访华”,是像美国求中国会谈时那样的主动,并非自己上赶着要来中国访问。
特别是在大国之间,最高领导人的到访基本上都建立在受邀的基础上,而美国作为曾经的世界魁首,就算如今再怎么落魄,骨子里也是高傲的。
更何况特朗普一直都在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所以在他看来:中方主动邀请,才是他愿意访华的一大前提条件。
可惜的是,中方已经看透了美国的居心,特朗普想借着这个先后顺序向世界宣扬“美国大于中国”,显然是行不通的。
中方不仅不会邀请,反而还要以加征关税的方式主动敲打美国,借此好让特朗普清楚:在中国面前,霸权嘴脸永远都是行不通的。
5月18日,在特朗普从中东获利后的最兴奋时刻,中方向美国、欧盟、台湾、日本同时发出了反倾销调查的最终裁定。
鉴于原产于这些地区的共聚聚甲醛已经危害到中国产业,所以中方决定要对其征收反倾销税,哪怕是失去这一资源的大量进口渠道也在所不惜。
共聚聚甲醛作为汽车配件、电子电器、工业机械、医疗器械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是极具替代性的,并且还有很大的利益可挖。
其实早在去年5月,我国就已经启动了该资源的反倾销调查,只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结果发布的时期却掺杂着一些政治考量。
选定的这4个制裁地区,无疑是我国想告诉那些鼓噪中国台海问题的势力,中方有实力,更有理由去施加更多形式的反制。
如果特朗普真的有心访华,那么他就应该效仿中美会谈前的举动,继续向我方释放善意,并且还得主动前来。
要知道美国商品对中国市场来说只是寥寥,反倒是美国更加离不开中国制造,因此中美贸易的本质就是“美国有求于中国”。
就算特朗普在中东获得了万亿投资,难道这就能立刻使美国制造业振作起来?就能使美国市场摆脱中国?
美国之所以现在没有继续跳脚,只是因为他们刚刚在中方这边吃痛,并不代表会长期性地保持和善。
就像特朗普日前刚向美国沃尔玛发出“不许涨价”威胁那样,一个对本国企业都如此霸道的美国总统,对待中国只会更加恶劣。
我们有必要让特朗普知道:在世界多极化局势下,攻守早已易形,虽然中方不愿牵着美国鼻子走,但美国必须付出更多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