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2日,经过两天密集磋商,中美在瑞士日内瓦达成经贸协议,双方发布联合声明,各退一步互相取消91%关税。
此次突破性进展中,美方对华称呼的转变引发外界关注。
当地时间5月10日至11日,中美在日内瓦举行经贸高层会谈,5月12日发布联合声明。
声明明确,美国将在5月14日前暂停执行4月2日对华加征的24%关税,保留10%;同时取消4月8日、9日加征的报复性关税。
这意味着美国对华145%的关税将降至30%,中方对美关税税率则从125%降至10%。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双方关税整体降幅达115%,其中部分关税“暂停实施”,为后续磋商留出90天缓冲期,确认取消的关税占比91%。
外界分析认为,中美在关税问题上的妥协,体现两国深刻认识到健康、可持续的经贸关系对双方及全球经济的重要性,不愿贸易壁垒升级。
声明还提到将建立磋商机制,未来经济对话将更频繁,这不仅缓解了双边贸易紧张,也为深化合作奠定基础。
市场对这一进展迅速反应:美股期货上涨,离岸人民币冲高且未回落,显示投资者对中国市场信心增强、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持乐观态度;
作为避险资产的黄金价格则大幅下跌,反映投资者恐慌情绪降低。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的经贸磋商突破,无疑释放了积极信号。
值得关注的是,美方对华称呼发生明显转变。参与谈判的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公开表示,中美经贸分歧“或许没有想象中大”,相信与“中国合作伙伴”达成的协议将对美国产生积极作用。
此前美方多次称中国为“竞争对手”,此次“合作伙伴”的表述并非偶然,被外界视为美国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体现。
这种转变背后有深层考量:一方面,关税战让美方意识到,一味对抗只会两败俱伤,不符合双方利益;另一方面,称呼变化预示美方重视中美合作潜力,对华经贸合作意愿增强。
中方牵头人在谈判期间已明确表态,愿与美方深挖合作潜力、做大合作蛋糕,推动经贸关系新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
若后续双方保持真诚对话,合作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两国关系也将向更稳定方向发展。此次协议不仅是中美经贸关系的重要突破,更传递出全球经济复苏的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