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恩霆
韩国总统选举将在6月3日举行。在选战背景下,5月以来保守阵营出现不和声音,执政的国民力量党面临整合候选人的问题;进步阵营则松了口气,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所涉案件的重审被推迟开庭。
由于这次大选是因前总统尹锡悦被弹劾罢免而提前举行的,因而新当选的总统没有过渡期,胜选后会立即就职。当前,李在明的支持率显著领先,如果最终获胜,加之共同民主党保有国会多数席位,韩国的“府院之争”将按下暂停键,但保守与进步两派的争斗难以平息。
【保守阵营:欲放弃金文洙,支持韩德洙】
尹锡悦上月初被弹劾罢免后,韩国随即进入大选时间。当时,保守阵营的热门人选包括时任雇佣劳动部长官金文洙、前党首韩东勋、时任大邱市长洪准杓、首尔市长吴世勋、国会议员安哲秀等人。当时,金文洙以9%的民调支持率领先其他人,但远低于李在明的33%。
国民力量党4月7日着手组建选举管理委员会,随后,洪准杓、金文洙陆续辞职并加入选战,其中金文洙辞去雇佣劳动部长官后加入国民力量党。此外,安哲秀、韩东勋也宣布竞选总统,但原本要参选的吴世勋出人意料地放弃参选。“尹锡悦政府的失败,我们党内所有人难辞其咎。”吴世勋说。
国民力量党4月15日完成总统参选人登记,共有8人进入首轮竞争。4月22日,金文洙、韩东勋、洪准杓、安哲秀进入初选“决赛圈”。经过三轮角逐,最终金文洙在5月3日以56.53%的得票率击败韩东勋,成为国民力量党的总统候选人。
就在国民力量党内遴选总统候选人之际,当时代行总统职权的国务总理韩德洙被爆有意参选。无党籍的韩德洙被视为保守阵营最具竞争力的人选,由于其他人选的支持率大幅落后,国民力量党内要求韩德洙参选的呼声很高。
5月1日,韩德洙辞职并加入选战。他表示,如果当选总统,将在上台第一天成立总统直属的修宪支援机构,在任期第一年制定修宪案,第二年完成修宪,并在第三年依据新宪法举行国会和总统选举后立即辞去总统职务。
代总统因参选总统而辞职,在韩国历史上尚属首次。韩国4家民调机构5月1日联合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韩德洙的支持率为13%,而韩东勋和金文洙为9%和6%。
保守阵营的尴尬局面随之而来,一边是执政党选出来的总统候选人金文洙,一边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韩德洙。接下来,要么统合总统候选人,由一人作为保守派代表参选,聚拢选票;要么两人各自参选,结果就是选票被分流,给进步派送上“助攻”。
民调显示,国民力量党的支持者中,65%倾向支持韩德洙作为整合总统候选人,而金文洙的支持率仅为27%。5月5日,国民力量党召开国会议员会议,要求金文洙尽快与韩德洙整合。
金文洙5月6日指责国民力量党“两次没能保护好总统(意指两位保守派总统朴槿惠、尹锡悦均遭弹劾罢免)”,“现在又试图将三轮党内初选选出的总统候选人拉下马”。他抱怨国民力量党高层试图将其边缘化,据称其已决定暂停作为总统候选人的日程,“深入制定各项议题的对策”。
当天,国民力量党所属的11名现任道知事和市长发表声明,呼吁尽快实现候选人整合,要求金文洙和韩德洙立刻会面。韩德洙7日表示,保守阵营联手推举单一候选人的工作将顺利进行,已将相关事宜全权交由国民力量党处理。如果无法实现候选人整合,将不参加大选正式登记。
韩国盖洛普公司5月3日至4日的一项民调显示,在三方对决情况下,李在明的支持率高达49%,金文洙为33%,属于保守派阵营的在野党改革新党党首、前国民力量党党首李俊锡为9%。即便保守派实现候选人整合,李在明的支持率仍为49%,韩德洙为36%,李俊锡为6%;若韩德洙与金文洙同时参选,李在明的支持率为47%。
韩国民调机构“真实计量器”5月5日发布的民调显示,三人对决格局下,李在明的支持率为46.6%,金文洙为27.8%,李俊锡为7.5%;如果参与对决的人选分别为李在明、韩德洙和李俊锡,三人的支持率分别为46.5%、34.3%和5.9%。
【进步阵营:李在明竞选之路“柳暗花明”】
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也在4月14日启动总统参选人登记,最终共有3人参与角逐,分别是辞去党首职务的李在明、前庆尚南道知事金庆洙和京畿道知事金东兖。4月27日,李在明在党内四轮初选中全部胜出,得票率分别88.15%、90.81%、88.69%和89.77%,以压倒性优势当选总统候选人。
相较于保守阵营多位候选人参与角逐,进步阵营的竞选格局就明朗了许多,在国会拥有12席的祖国革新党没有推选总统候选人,李在明成为进步派的“旗手”,这不仅有利于其赢得进步派选民的选票,也令其在中间派选民中的吸引力持续上升。上述韩国盖洛普公司的民调显示,李在明在中间派选民中的支持率从1月的36%升至4月的42%,5月进一步升至47%。
李在明2022年起担任共同民主党党首,去年8月连任。他在2022年总统选举中,仅以0.73%的微弱差距败给尹锡悦。近期,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一案成为其竞选路上的最大变数。
2024年11月,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在一审判决中认定李在明在2021年竞选总统期间曾作出虚假陈述,违反《公职选举法》,判处其一年有期徒刑,缓刑两年。随后,李在明提出上诉。今年3月26日,首尔高等法院对该案作出二审判决,推翻一审判决结果,李在明被判无罪。随后,检方向韩国大法院(最高法院)提出上诉。
韩国《公职选举法》规定,参选者因选举相关犯罪被判处100万韩元以上罚款时,将剥夺被选举权5年;若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被选举权的剥夺期限将延长至10年。
韩国大法院5月1日对该案作出三审判决,推翻二审无罪判决结果,将案件发回首尔高等法院重审。韩国大法院表示,李在明的多项发言属于《公职选举法》认定的虚假事实公布,二审判决存在误解《公职选举法》法理的情况,导致对判决产生错误影响。
5月2日,首尔高等法院宣布将于5月15日就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一案重审进行首次开庭。对于该案的最新进展,韩国盖洛普公司的民调显示,46%受访者认为“判决合理”,42%受访者认为“判决错误”。
鉴于眼下距离总统选举已不足一个月,案件重审需要一段时间,首尔高等法院不太可能在6月3日大选投票日前作出判决。即便作出判决,李在明方面也可以继续上诉,对其竞选总统的不会构成直接影响。
即便如此,共同民主党方面仍然在5月5日要求首尔高等法院推迟该案重审至总统选举之后。共同民主党选举对策委员会高级官员尹昊重当表示,如果法院不推迟重审,共同民主党将动员国会作出“处罚”。韩媒报道称,所谓“处罚”是共同民主党可能会凭借国会多数席位推动弹劾大法院院长曹喜大。
对此,首尔高等法院5月7日宣布,考虑到保障被告人作为总统候选人进行选举活动的权利、减少外界对于司法公正性的质疑,决定接受共同民主党提出的延期重审申请,将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一案重审的首次开庭日期推迟至6月18日。
尽管如此,该案被发回重审仍将是一大争议。据韩联社报道,如果李在明当选总统,现有刑事审判是否会因总统不受追诉的特权而中止,预计将由负责案件的各审判庭自行判断,最终解释权归大法院或宪法法院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