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石盘水库运保中心副主任岳永国被查, 55岁, 巴州人, 绝不姑息

文/编辑芦声笛韵

他曾在巴中山区的晨雾中留下“勤勉”的背影,在会议室里高谈“廉洁奉公”,甚至在履历表上刻满“优秀党员”的勋章。然而,2025年4月10日,当巴中市纪委监委的一纸通报撕开伪装,岳永国——这位扎根基层34年的“模范官员”,最终成了权力泥潭中的一具浮尸。

1991年冬,21岁的岳永国以县委党校毕业生的身份踏入巴中县物价检查所,彼时的他或许还揣着一腔热血。基层物价工作琐碎而清苦,但他用13年时间从普通科员熬成了巴中市物价局的中坚力量。这段履历被后来人称为“蛰伏期”——没有惊天动地的功绩,却为他积累了体制内最珍贵的资源:人脉与耐心。

2004年,34岁的他迎来第一次跃升:巴州区物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自此,他的仕途如搭上快车。从区政府办纪检组长到副主任,他手中逐渐握住了监督与审批的双刃剑。这一时期,他频繁出入政商宴席,坊间传闻其“酒量过人,办事更过人”。一名退休干部回忆:“岳局长嘴上总挂着‘纪律’,可批条子时从不手软。”

2013年,恩阳区筹备组成立,岳永国被调任办公室负责人。此后八年,他如同一颗“万能螺丝钉”,先后执掌民政、财政、农业、农民工服务等要害部门。尤其是在财政局任期内,他主导了数亿元农村扶贫资金划拨,却也被举报“项目招标总绕不过几家固定公司”。讽刺的是,他同时兼任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台上宣讲“统一战线为人民”,台下却将权力网织得密不透风。

2021年,51岁的他调任黄石盘水库运行保护中心副主任。这座投资数十亿的水利工程,本应是防洪抗旱的民生屏障,却成了他最后的舞台。知情人士透露,岳永国曾以“水库生态维护”为由,将砂石开采权低价转让给关联企业,从中牟取巨额回扣。直到2025年4月,纪委监委的利剑落下,这条盘踞多年的“水蛭”终被斩断。

巴中市纪委监委的通报虽未披露具体案情,但从其履历轨迹可窥端倪:

  1. “跨界腐败”:从物价、财政到水利,岳永国深谙“权力变现”之道。每一岗位皆为利益链条的一环,如财政局长任内虚报项目、农业局长挪用补贴,最终在水库工程中完成“最后一捞”。
  2. “带病提拔”:长达21年的副处级生涯中,他七次调岗却从未离开实权部门。这种“问题干部边腐边升”的怪象,暴露出监督机制的盲区。
  3. “双面人生”:作为纪检出身的官员,他一面查处他人违纪,一面自己大肆敛财。这种“灯下黑”的堕落,比普通贪腐更具破坏性——它摧毁的是群众对制度的信任。

巴中市纪委监委“任上被查”的雷霆手段,既是对腐败零容忍的宣示,亦是对“退休即安全”潜规则的彻底否定。正如纪委常说言:“绝不姑息”——四字千钧,砸碎了侥幸者的黄粱梦。

“巴山夜雨涨秋池”,千年古诗写尽这片土地的沉郁与清澈。而今,当黄石盘水库的波涛拍岸,人们终将看清:那些混入清流的浊泥,纵使藏得再深,也逃不过时代的潮涌。岳永国的故事,恰似一记警钟——“权作舟时莫忘水能覆舟,利为饵日须防钩自悬颅。”

天网之下,从无漏鱼。

#头条深一度#​#严打贪污腐败#​#反腐倡廉查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