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缓解特朗普关税重压,加拿大教授呼吁要和中国接触

据《南华早报》20日报道,加拿大亚洲和跨太平洋国际关系专家保罗·埃文斯表示,如果加拿大希望缓解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方面日益增大的施压,“我们必须与中国进行接触”。他告诫加拿大政府,若想摆脱困局,不如向东方寻求机会。他的建议,在关税纷争的硝烟中显得格外清醒:与中国互动,或许能从根本上改善现状。

特朗普给加拿大送上的“大礼”——25%的关税,就像一把利刃,直接插进了加拿大那些脆弱的经济心脏:能源、矿产、钢铁、铝制品……这让加拿大痛苦不堪。更何况,特朗普还时不时地“打个电话”,扬言要“吞并”这个“老邻居”,甚至嘲讽总理特鲁多只配当个“美国州长”。一句话,把加拿大的自尊心揉搓得随风飘散。

然而,加拿大的问题远不止于此。试图讨好美国的加拿大,选择了一条错综复杂的道路。为了向美国递投名状,他们挥舞着“中国牌”,试图以此获得美国点头称赞,殊不知,这无异于向虎求情。即使加拿大13位省长齐聚华盛顿,摆出一副团结一致的姿态,甚至跟着美国派遣军舰穿越台湾海峡,打出所谓的“自由航行”旗号,也没能换来特朗普的“手下留情”。这样的“表忠心”,最终换来的,只是一纸关税和更多的羞辱。

国内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困境逼得加拿大别无选择。特鲁多政府陷入了“不进则退”的尴尬境地。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开拓多元化的经济路线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而此刻,一直被打入“冷宫”的中国,突然成为了加拿大最感兴趣的“新朋友”。

回顾过去,中加关系曾经有过一段甜美的蜜月期。在那段时间里,中国是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长期保持稳定的进出口交易。然而,这样的美好光景因为特朗普的上台而破坏殆尽。加国对美国的依赖性从未如此之高,而这种依附关系,从长远来看,对加拿大来说是一种不可承受之重。

眼下,加拿大逐渐意识到,靠美国独占市场,是行不通的。为了应对特朗普的强硬政策,加拿大必须调整自己的外交策略。特别是中加关系,这一选项日益清晰。埃文斯教授的建议,或许为加拿大提供了新的思路:与中国接触,不仅是为了破解美国的关税重压,更是迈向发展多极化经济战略的一小步。

然而,加拿大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也并非拨云见日那么简单。曾几何时,加拿大顺应美国的要求,对中国采取敌对态度。未来想要重启合作,加拿大必须展现出真正的诚意和决心,不能是被美国强力施压,才想起中国的好。诚然,经济合作的重要性无可否认,但无原则地随波逐流,只会让两国关系停留在表面,而无法深化到实质性的合作中。

另外,美国的关税政策不仅对加拿大产生影响,其长期盟友欧盟与英国也对其表达了不满。这种“霸权式”操作,正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忧虑,迫使其他国家重新评估与美国的关系以及自己的贸易战略。在这个背景下,加拿大如果主动向中国敞开怀抱,不仅能够有效应对美国带来的经济压力,也是顺势而为,与全球经济多元化的大势合拍。

归根结底,加拿大处于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一边是继续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另一边则是拥抱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尤其是中国。如果特鲁多政府果敢而明智地选择了后者,也许我们会看到一个更新、更具活力的中加关系,一个更独立自主的加拿大。

总而言之,加拿大的出路在于“以国家利益为中心”,而不是一味地选边站队。对于中国而言,保持开放与合作的态度当然重要,但在关系重塑的过程中,仍需坚持原则立场,不轻易妥协。那么,当两国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立足点,不只是中加关系,还有世界上的更多国家关系,都会朝着和谐共生的方向跃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