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被沙利文说中了!特朗普提名的国安顾问,支持美国“对台供武”

文|头号分享

编辑|头号分享

美国政坛风云变幻,特朗普摩拳擦掌,意欲重回权力巅峰,其早前抛出的“中美携手,天下无敌”的论调,再度成为舆论焦点。

只不过现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却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特朗普与中国难成“大买卖”。

沙利文为何对特朗普的“联中”构想泼冷水?

沙利文

在他看来,处理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式,是在保持竞争态势的同时,构建“护栏”避免竞争失控,滑向冲突的深渊。

沙利文的这番表态,实际上反映了美国精英阶层对华政策的普遍认知,尽管特朗普口口声声要与中国“搞好关系”但在美国国内,对华强硬的声音始终占据主流。

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将中国视为美国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主张在各个领域对中国进行遏制和打压,这种共识短期内难以改变。

沙利文

沃尔茨的“台湾牌”

沙利文这边“冷水”刚泼完,特朗普提名的下一任国安顾问沃尔茨便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就台湾问题发表了一番“鹰派”言论。

他声称,美国从俄乌冲突中汲取了一个重要教训,即应出于预防性目的,持续向台湾地区提供武器。

沃尔茨的这番话,可谓是老调重弹,长期以来,美国一些政客一直将台湾视为遏制中国大陆的“棋子”不断向台湾出售武器,干涉中国内政,破坏台海和平稳定。

沃尔茨

沃尔茨的表态,无疑为特朗普上台后的对台政策蒙上了一层阴影,如果特朗普真的继续违背一个中国原则,持续推进对台军售,那无疑将触碰中国的底线,其与中国大陆合作的愿景也将化为泡影。

那么,这位沃尔茨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他对台湾问题如此“热衷”?

沃尔茨绝非等闲之辈,他是一位资深的“绿色贝雷帽”老兵,长期在美国国防和反恐领域深耕。

沃尔茨

此人长期鼓吹对中国采取强硬政策,甚至可以说,他所主导的对华策略,可能会比沙利文的“战略竞争”更进一步,升级为“战略敌手”的定位。

沃尔茨主张,要通过经济封锁、技术脱钩、军事围堵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地遏制中国崛起,可以说,他比沙利文还要“鹰”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对华“超级鹰派”。

沃尔茨

沃尔茨的“三板斧”

沃尔茨的对华策略,可以概括为“三板斧”:经济上实施绞杀,军事上进行围堵,意识形态上展开攻讦。

在经济领域,特朗普提名的国务卿人选马尔科·卢比奥,同样是一位对华强硬派,他是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坚定支持者。

可以预见,在沃尔茨和卢比奥的联手推动下,特朗普政府很可能会在经济上对中国采取更加严厉的制裁措施,试图通过贸易战、技术封锁等手段,打压中国经济发展。

马尔科·卢比奥

在军事领域,为了推行他所谓的“富国强兵”路线,沃尔茨很可能会采取更加激进的对华军事政策。

在意识形态领域,沃尔茨也主张对中国进行更加强硬的意识形态对抗,他可能会利用人权、民主等议题,对中国进行攻击和抹黑,试图在国际舆论场上孤立中国,破坏中国的国际形象。

可以说,沃尔茨制定的印太战略,只会比沙利文的更加危险,也更容易导致中美关系走向失控的边缘。

马尔科·卢比奥

特朗普的内阁

现在看来特朗普的内阁班底,几乎是找了一群“拳击手”这就让特朗普未来四年的对华政策变得非常难以预测。

以沃尔茨和卢比奥为代表的这帮人,主张跟中国硬碰硬,采取全面对抗的策略,而像埃隆·马斯克这样的商业巨头,则带头反对与中国脱钩,主张缓和中美关系,维护美国企业的在华利益。

特朗普

美国国会最近通过的旨在避免政府关门的法案,就在马斯克等人的影响下,删除了所有与中国相关的条款。

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在对华政策上很可能会出现左右互搏、自相矛盾的局面。

这种局面最终会导致美国的对华政策难以形成合力,进而加剧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而特朗普作为始作俑者,可以说是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

特朗普

台湾问题不容触碰,红线不容逾越

不管特朗普上台后在台湾问题上如何“折腾”中国的态度始终如一,那就是: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这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也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针对拜登政府在离任前批准新一轮对台军援和军售,中国外交部已经明确表示,美方此举严重违背了美方领导人不支持“台独”的承诺,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美方“以武助独”只会引火烧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来源网络

回顾过去几十年,美国的对华政策经历了从“接触”到“遏制”的转变,仿佛一个历史的轮回。

在冷战结束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对华政策的主基调是“接触”希望通过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方式,将中国纳入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使其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美国逐渐将中国视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开始采取各种手段对中国进行遏制和打压,试图阻止中国的崛起。

来源网络

特朗普上台后,虽然在口头上表示要与中国“搞好关系”但在行动上却采取了一系列对华强硬措施,包括发动贸易战、加强对台军售、在南海进行所谓的“自由航行“行动等,导致中美关系急剧恶化。

拜登上台后,虽然在一些方面调整了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但在总体上仍然延续了对华强硬的基调,甚至在某些方面比特朗普更加激进,例如在科技领域对中国进行更严厉的封锁。

特朗普

特朗普提出的“中美可以联手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问题”的构想,究竟是真心实意,还是虚晃一枪?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特朗普的这一构想更像是一种策略性的表态。

在美国国内,对华强硬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任何试图与中国缓和关系的举动,都会遭到来自两党的强烈反对,特朗普很难突破这一政治现实。

马尔科·卢比奥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于2024年12月21日发布的——《沙利文放话:特朗普跟中国谈不成“大买卖”》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于2024年12月22日发布的——《美国宣布对台提供军援军售 中方提出严正交涉》

信息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于2024年12月23日发布的——《特朗普的未来国家安全助理:美国应继续向台供武》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于2024年12月20日发布的——《美众议院否决的最新拨款法案,删除了所有与中国有关的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