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人民公安报》08版刊登——当好反诈路上的“急先锋”

反诈的道路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作为一名反诈民警,我深知肩负着守护群众财产安全的重任。从2016年成为反诈民警的那一刻起,我便全身心投入到与诈骗分子的较量中,分析研判、预警劝阻、资金拦截……我的日常工作就是与骗子“抢时间”,为受骗群众“抢资金”。

今年国庆节值班期间,我们接到了一条预警信息,辖区居民宋女士疑似正在遭受投资类诈骗。我和战友第一时间进行电话劝阻,可电话始终占线无法接通。我推测宋女士可能正在与骗子通话,立即安排社区民警上门劝阻。民警反馈宋女士非常固执,坚称自己没有被骗,已经转账3万元,还要在平台继续“投资”。我们马上联系银行工作人员进行紧急止付。次日,当宋女士发现平台无法登陆时,才恍然大悟。好在银行卡止付及时,宋女士没有遭受大额损失,她给我们打来了电话表示感谢。

我们联合银行机构推出保护性止付措施,对待像宋女士一样遭受诈骗却执迷不悟的群众,我们对其名下的银行账户进行技术保护,为劝阻工作争取宝贵的时间。自今年3月这项措施实施以来,直接避免了1973名被骗群众遭受大额损失。

警银联动不仅在资金拦截止付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同时也为案件侦办工作提供重要线索。今年9月,我们陆续接到临汾市多个银行网点的大额取现预警,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发现多笔大额取现可能存在“洗钱”嫌疑。我们以此为线索,成功打掉了一个“跑分”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

在反诈的战场上,我们始终坚守岗位,用心当好群众财产的“守护人”。反诈工作每一天都在面临新挑战。

资金流是公安机关侦办案件的关键,近期,我们发现了一种“线上洗脑+线下取现”的新型诈骗模式,骗子企图逃避公安机关对银行卡的止付冻结和线索追查。他们诱导受害人线下取现,要么通过线上打车,要么通过跑腿小哥,要么交给上门取现的“工作人员”,以种种真实人员上门的表象为诈骗增添迷惑性,致使多名群众遭受大额损失。面对这一情况,我们立即组织全市反诈骨干民警、银行工作人员想办法、找对策。最终,我们研究决定以大额取现作为突破口,联合银行针对客户大额异常取现进行预警和精准反诈宣传,同时,通过新媒体、微信工作群等多种形式开展反诈宣传,让更多的群众知晓此类诈骗手法。

反诈工作,任重道远。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用心守护,就一定能为群众筑牢坚固防线。

来源:人民公安报 临汾警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