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害三年的新冠一夜消失,却留下了5个现象,究竟是好还是坏?

众所周知,我国经历了3年的疫情时期。在此期间,很多人被封控在家,没有了收入来源。同时,还要定期做核酸检测,日子过得很艰难。而在进入到2023年之后,我国放开了对疫情的管控,祸害三年的新冠疫情却一夜消失了。于是,大家现在又过上了疫情之前的正常生活。

虽然,现在新冠疫情已经消失了,但在经历了这3年疫情之后,国内很多居民都留保了新冠疫情期间的一些习惯。它们分别是:1、出门习惯戴口罩;2、家里总要有个小药箱;3、人们对身体健康更重视了;4、居民存钱意识更强烈了;5、大家消费变得更加理性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已经养成出门戴口罩的习惯

现在虽然已经进入到6月份,但是很多人出行都会戴个口罩,特别是在火车站、大型商场、地铁等公共场所戴口罩。大家已经养成了出门戴口罩好习惯。实际上,出门戴口罩主要是为了杜绝公共场所的一些传染病毒进入到我们的呼吸系统,又能保证自己身上的一些传染病毒不传染给他人。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的负责。

第二,家里总要有个小药箱

在疫情之前,很多人都认为,如果需要某种药品,可以到药店或者医院去购买,无需搞个小药箱来放置常用药品。不过,在经历了3年疫情之后,大家都明白了,在药物紧张的时候,有些药品即使你想买也未必能买得到。

于是,现在很多家庭都设置了一个小药箱。药箱里面除了常备有感冒发烧、清热解毒的药物之外,还要准备一些治疗慢性疾病的药物。这样万一将来在药店里买不到所需药品时,还可以拿出小药箱里的备用药,以解燃眉之急。

第三,人们对身体健康更加重视了

在疫情之前,年轻人群体大多并不是很重视身体健康的问题。而在疫情过后,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都喜欢在马路上长跑,以及去健身房锻炼身体。不少年轻人认为,只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袭。此外,很多老年人现在也很重视定期检查身体了。不少老年人表示:通过定期体检就能发现自己身上的潜在疾病,及早治疗。

第四,居民的存钱意识越来越强了

现在国内居民存钱的意识是越来越高涨了。之前是以老年人群体为主,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存钱。这主要是,很多人经历了3年疫情,期间收入减少或失业,如果家里再没有点存款,日子将会很难过。

所以,疫情过后,很多人总会把每个月省下来的钱存入银行,以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失业、疾病等突发事件。不过,随着居民存钱的意识越来越强,银行存款数量出现激增,银行方面的放贷压力也在相应上升。

第五,国民消费变得越来越理性了

就在我国放开了对疫情的管控之时,不少专家都预测,居民的报复性消费将会出现。但实际上,报复性消费只停留在餐饮、旅游等中低端市场。而房子、汽车、家电、奢侈品等中高端市场的消费需求却明显萎缩。

实际上,这个问题也不难理解,因为疫情过后,很多人收入减少,也就无力买房、买车了。同时,经过了3年疫情,人们也知道赚钱很艰难,大家在高端商品的消费上也越来越理性了。

祸害三年的新冠一夜消失,却留下了5个现象,是好还是坏?像出门戴口罩、家庭备小药箱、大家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等这三个现象是好事情,如果大家长期坚持下去,我国居民抵御疾病的能力会有所提升。

不过,像居民的存钱意识越来越强、国民消费变得越来越理性,就存在着不好的一面。因为,站在国家立场上,这两种现象的出现,会使民间消费和投资启动不起来,这并不利于经济全面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