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群众的“好管家”——记自治区第六届劳动模范桑珠

从山南市泽当城区出发,历经4个半小时车程,记者来到风景秀丽、海拔3000米左右的边陲小镇——洛扎县拉康镇,采访2024年西藏自治区第六届劳动模范桑珠。

“您来我们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找桑珠书记,那肯定找不到。他基本上不在办公室坐班,每天都在外面忙。”拉康社区工作人员得知记者的来意后,拿起手机开始拨打电话。

不一会儿,一位名叫刘成成的社区工作人员进来说:“桑珠书记在社区的温泉项目建设点,我带你们过去。”

沿着山路又驱车20多分钟,穿过一条隧道后,记者终于见到了这位面容黢黑、两鬓微白,正在与建筑工地工人们交谈的藏族大叔。

“这几年在桑珠书记的带领下,拉康社区发展得越来越好,来旅游的游客也逐年增多。今年‘五一’假期我们这里所有的宾馆都住满了。对社区的温泉项目建设,桑珠书记特别上心,经常过来查看。”刘成成告诉记者。

桑珠1973年出生于拉康社区,199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21年被群众推选为拉康社区党委书记。虽然以社区党委书记的身份工作才3个年头,但在当地群众心中,从1994年开始,桑珠便是大家公认的致富带头人。如今,桑珠还是社区群众信赖的“好管家”。

1994年,刚结婚不久的桑珠在社区开了一家百货商店。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也为了商店货品更加丰富,桑珠学会开货车,经常前往拉萨、山南市区进货,或者跑长途运输。

有了一些积蓄后,桑珠有了新想法。“那时候,我从外面开车回来,经常遇见拉康镇河边的道路塌陷,开车路过安全隐患比较大。当时我就想能不能想办法重新修一条路。”他回忆道。

说干就干,桑珠出资20万元找了施工队,重修了拉康镇河边的那条路。这条路不仅方便了当地群众出行,也让桑珠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桑珠书记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他做的好事不止这些。”“桑珠书记帮我们建了蔬菜大棚。”“桑珠书记带领我们种树。”……听说我们要采访桑珠,在工地务工的当地群众你一言我一语地对记者说。

据介绍,1999年至2008年近10年的时间里,桑珠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主动担当,带领家人在拉康社区一组的200亩野外荒地上种植杨树,使荒山披上了“绿衣”。2011年,桑珠获得全国绿化劳动模范殊荣。

拉康镇地处边陲,每年冬天大雪封山,外面的蔬菜运不进来,当地干部群众时常吃不上新鲜蔬菜。

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经常在外跑运输的桑珠想到了自己在山南市、拉萨市郊见过的蔬菜大棚,一个建温室大棚种菜、解决大家吃菜难的念头立马冒了出来。

敢想敢干的桑珠自掏腰包4.4万元,组织了12名群众前往拉萨学习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如今,拉康社区已经有十几个蔬菜大棚,种植的蔬菜有大白菜、圆白菜、花菜、黄瓜等,除了实现蔬菜供应自给自足,还有多余的菜向外出售。

由于能力出众,2014年,桑珠被大家推选为拉康社区委员、社区一组党支部书记。他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

社区群众次仁措姆早些年离婚,独自抚养正在上大学的一双儿女,她的父亲年事已高,家庭重担全压在了次仁措姆的身上。

桑珠了解情况后,主动帮助次仁措姆照顾老人的日常起居,帮助她减轻生活负担。

同样,社区还有8个年事已高的老党员,他们的儿女都在外地打工,老人们也不会使用液化气、电器等设备,不仅生活不便,还有安全隐患。桑珠将他们视为自己的亲人,经常去8位老人家中探望,帮助老人解决生活困难。

作为社区党委书记,拉康社区4个小组224户823人的个人情况都刻在桑珠的脑海里。

近年来,为发展社区集体经济,增加群众现金收入,桑珠带领社区“两委”,多方筹措资金,投入48.5万元建设粮油加工厂,解决了社区群众及附近村居群众粮油加工难问题;采用“强基惠民办实事经费+社区投资”的方式,投资25.6万元建设党群温馨茶馆,不仅解决了3名群众的就业问题,茶馆还成为社区社情民意的“来源地”、矛盾纠纷的“化解地”;联合科技专干,开展藏药材种苗繁育……

“我们社区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作为社区党委书记,我要当好这个‘管家’,更加努力工作,不辜负大家的信任。”站在拉康社区民族团结文化广场,望着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木,桑珠说。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