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国标准出海,全球首个《燕窝产地等级划分》标准发布

5月13日,由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主办、北京小仙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为全球产区分级、为品质燕窝立标”全球燕窝产业高质量发展暨《燕窝产地等级划分》团体标准发布会在京成功举办。由小仙炖牵头起草的《燕窝产地等级划分》团体标准,不仅是全球首个燕窝产地分级标准,也是中印马泰越五国燕窝产业首次达成共识的标准,是推动燕窝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燕窝产地等级划分》标准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生产司原司长、全国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马纯良表示,“该标准对提升燕窝行业供应链透明度,加强从产地到餐桌的安全把控、品质把控起到重要作用。”

该标准将产地的影响因素划分为产区和燕屋。其中,依据产区气候、温度、降水量、水系、森林覆盖率、地形及原始性等七个指标,将产区划分为四个等级,即特级产区、一级产区、优质产区和大区级产区;依据选址、建造、日常管理以及采摘等维度,将燕屋划分为特级燕屋、一级燕屋、二级燕屋、三级燕屋。这是行业中首次将燕屋等级纳入标准考量的范围。

全球燕窝专家、汉堡大学生物学博士、印度尼西亚燕窝协会会长宝迪博士强调,“燕屋是金丝燕筑巢的‘小生态’,燕屋的清洁度、温度、湿度等指标,对燕窝品质会起到决定性作用。每个燕屋都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生态系统,具有相当高的科技含量。”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的燕窝进口国和消费市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燕窝进口量逐年攀升。在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燕窝行业迎来发展新时代:一方面,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燕窝产业已经成为连接亚洲多国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稳步增长,消费者对高品质的生活追求不断提升,燕窝行业扩张进一步加速。

而燕窝品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燕窝原产地的条件。《燕窝产地等级划分》标准不仅填补了全球燕窝产地分级标准空白,也是燕窝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更让消费者能够清晰辨别高品质的燕窝,明白购买、放心消费。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实践,燕窝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中华滋养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对此,马来西亚燕窝商联合总会会长陈瑞民表示,该标准通过明确什么是好燕窝原料,不仅能发挥燕窝原产国的产地优势,促进原产地规范、国际化发展,更能够促进产业、贸易、文化交流,为燕窝走向世界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