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总理满载而归后,欧盟对中企出手,“突袭”搜查并控制员工手机

欧盟最近对中企接连发起四项调查,最近一次是直接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突击检查”,期间甚至控制了中企员工的手机和相关设备,并获取相关数据。对此,中国已经做出回应。

我国商务部贸易救济局主要负责人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对欧方提出了严正交涉,对于欧盟接连开启四项针对中企的调查十分不满,表示这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赴欧开展投资贸易合作的信心,干扰中欧产业互利合作,还会影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努力和绿色转型的进程。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也强调,中国风电等新能源企业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供链体系和充分的市场竞争,实现了快速发展,赢得了竞争优势,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是任何补贴也补不出来的。

而且要指出的是,中国新能源产业不单单发展的好,还为包括欧盟在内的世界各国绿色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

欧盟现在的做法,就是一手高举应对气候变化的大旗,呼吁进行绿色合作,另一手又在挥舞保护主义的大棒,对正常的贸易合作设限、奉行双重标准,这种行径注定会破坏中欧关系,给全世界的绿色转型制造障碍。

商务部发言人呼吁欧方摒弃保护主义做法,重回合作共赢的正确轨道,为中欧企业绿色合作提供稳定、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动向,保留采取必要措施的权利,坚决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话已至此,欧洲应该很清楚中国的态度。说句不好听的,在新能源领域,中国更有优势,欧洲不仅技术达不到,气候问题也比较严重,在这方面要付出的努力比中国多得多,但中国既没有关上合作的大门,也没有恃宠而骄,而是递出了公平合作、互利共赢的橄榄枝,欧洲应该把握住机会,这不是时刻都有的。

前不久德国总理才来中国进行访问,双方重点谈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绿色转型以及中国出口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这些话题,从德国访问团的人员就能看出来,他们是有意在气候、环保等领域跟中国加强合作的。

德国作为欧洲老牌国家,也是现在欧洲的“领头羊”之一,他们的对华政策对整个欧洲或多或少都有些影响。但跟美国官员访华差不多,在这前后都会传出一些不利于双方交好的声音,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

这不,美国一边在派人跟中国缓和关系,加强经贸合作,一边又喊话欧洲,别在关键矿物上“依赖中国”,美欧不应该在风能和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重蹈覆辙,这明显是要阻止欧洲跟中国进行绿色合作,但说到底欧洲还要应该从实际出发,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