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上,中俄达成一致,国际法院驳回乌克兰诉讼,舆论风向变了

中俄两国在联合国表态一致,这一联合立场释放了怎样的信号?国际法院驳回了乌克兰俄罗斯的起诉,乌克兰将面临怎样的影响?

最近,俄乌冲突出现一系列值得关注的信息,形势逐渐向乌克兰政府不利的方向发展。

在本月12日的安理会审议乌克兰问题公开会上,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发表了讲话,阐述了中方的看法和立场。张军大使主张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重视各国安全关切,并支持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他强调2015年达成的“新明斯克协议”大部分条款未被落实,呼吁各方进行反思。

张军大使敦促各方增加沟通、恢复谈判,要求国际社会积极发挥作用,同时指出个别国家不应继续火上浇油、干扰国际社会的努力。他特别批评了某些国家以意识形态划线、搞排他性小圈子、沉迷于对抗和军事扩张、单边制裁、施压抹黑等行为,并且还点名北约,敦促其不要渲染威胁和战争言论。

在会议上,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的发言与中方高度一致。

涅边贾表示,实现和平的唯一机会就是落实《明斯克协议》,但乌克兰方面并未全面执行协议。

可以看到,中俄两方代表在以《明斯克协议》为基础推动和平的观点上是一致的,这对泽连斯基政府是很不利的局面。

俄乌冲突爆发至今马上就要迎来两年,期间俄方多次表示不拒绝和平谈判,本次在安理会提出遵守《明斯克协议》,同样是在向全世界传递俄罗斯愿意接受和平谈判的信号。

中国一直是维护和平的主要力量,广受各方信任,因此中方在安理会上发出正义、中立的声音,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舆论。

不仅如此,在联合国国际法院上,乌克兰对俄罗斯的起诉也被一一驳回。

乌方寻求国际法院认定俄罗斯为“侵略国”、乌东民兵组织为“恐怖组织”,并要求俄罗斯赔偿“战争损失”。

然而,国际法院并未支持乌克兰的诉求,这一结果不仅对乌克兰是一次打击,更说明西方带偏的国际舆论风向正在改变,世界正在以更加客观的角度审视俄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