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军舰开进南海,菲执意挑衅葬送国民,小马科斯遭遇信任危机。菲律宾又纠集了哪些国家在南海生事?菲律宾的执意挑衅,酿成了什么悲剧?小马科斯民调首次大幅下滑,反映出怎样的趋势?
10月2日,美国与菲律宾集结了大批部队,在南海开启了为期12天的军事演习,虽然规模比不上此前的“肩并肩”联合演习,不过为了展现对菲律宾的支持,美菲这一次还是派出了超过1000名士兵,同时在美国的影响下,这次演习还拉上了日本、英国、加拿大、法国和澳大利亚的部队,组成了七国联军,而新西兰和印尼海军也将作为观察员国参加。
虽然出动的军舰和部队不多,不过为了体现重视,美国第七舰队司令、海军中将卡尔·托马斯还是亲自到场,并在演习开幕式上发表讲话,称演习旨在展示美国与盟友共同捍卫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决心。
同时有专家指出,本次演习之所以邀请新西兰和印尼,是为了在彰显对菲律宾的支持之外,能说服新西兰和印尼,尤其是东盟国家,加入对抗阵营。
此前,在美国向菲律宾捐赠两艘巡逻艇时,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就已经明确回应过:“南海本无事,美国来扰之。中方敦促美方停止插手南海问题,停止破坏南海地区和平稳定。”
如今7国军舰开进南海,中方也只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早在9月28日,中国海事局就发布了航行警告,醒目地标注了中方将在南海展开军事演习,警告的意思十分明显。
而且在山东舰航母编队9月完成第二次远洋航行后,目前就在海南基地内,南海一有异动,山东舰随时可以赶到。
当然,中方的应对还是比较常规,也比较克制的,今天我们重点要聊的,是菲律宾持续在争议海域的对华挑衅行为,正在反噬自己。
就在美菲开启军演的当天,发生了一个“巧合”事件,据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发布消息,10月2日凌晨4点20分,一艘菲律宾渔船DEARYN正在距黄岩岛西北方85海里处捕捞作业,结果突然遭到了不明商船的撞击,导致包括船长在内的3名船员身亡。
菲律宾方面在消息中并没有说是被哪个国家的商船撞击,渔民也说因为天色太暗,没有看清。
虽然这样的悲剧是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的情况,但是联系菲律宾近期的动作,这样的事故,在偶然中本就存在必然。
首先,菲律宾官方并不约束渔民行为,甚至鼓动危险行为。
在往期节目中,我们已经聊过此前菲律宾公务船配合50艘渔船试图强闯黄岩岛的消息,当时是中国海警及时驱赶,并部署了浮标屏障,这才制止了菲律宾的危险行动。但是菲律宾并没有就此罢手,制作视频称派遣海岸警卫队员剪断了中方屏障,还派遣飞机低空掠过中国海警船,但即便如此,中方的应对依然保持了克制和专业。
其次,海上天气恶劣,菲律宾却要求渔民保持在黄岩岛的长期存在。
在菲律宾媒体的报道中,我们注意到,渔民都提到,当时海上的气候条件并不好,因此被撞入大海后,他们的自救困难非常大。坝
事实上,在强闯黄岩岛失败后,菲律宾渔船本身也已经准备离开,但是在9月27日,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突然发布消息,敦促渔民继续在黄岩岛和其他区域作业,并承诺将加强在该海域的巡逻。
换句话说,是菲律宾官方要求渔民,要保持在黄岩岛的存在,以此宣示“主权”。
或许有人要问,这样的事情菲律宾公务船不去做,为什么却要求渔民去做?这是因为菲律宾吃准了中国不会对普通的渔船动手,强闯黄岩岛时,中方之所以出动海警船封锁,也是看见了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和水产资源局的公务船出现,这一点,在中国海警局的回应中,也有所体现。
不仅如此,基于人道主义精神,一般菲律宾渔民遇险,中国还会仗义出手。例如在9月17日,南部战区阿坝舰在南海仁爱礁附近海域执行战备巡逻任务期间,就成功救助了一名受伤的菲律宾渔民,该渔民左脚被螺旋桨打伤血流不止,等了6个小时都没有等到菲律宾船只的救援。
菲律宾警卫队发言人塔里拉自己都承认,菲律宾船只无法长时间在黄岩岛区域航行,这也说明菲律宾官方对黄岩岛的恶劣天气是有所预估的。
因此,菲律宾海岸警卫要求渔民充当“马前卒”,如今发生撞船事故,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肯定是要负首要责任的,而且菲律宾政府口口声声说要捍卫渔民的利益,结果却将国民置于险境,其逻辑更是矛盾。
此外,菲律宾国内,也出现了对小马科斯政府不满的声音。
据民调机构“亚洲把脉调查”发布的最新民调数据显示,小马科斯的执政满意度在9月份只有65%,虽然这个数据还不错,但是在6月份,这个数据高达80%,这也是小马科斯自上任以来,首次出现民调下滑,这显然是个不同寻常的信号。
该机构分析指出,民众对小马科斯的不满,主要是因为生活成本较上月陡然升高,越来越多的菲律宾人对市场感到失望,并认为小马科斯没有带动经济增长和制造业发展。
当然,小马科斯在年初曾经有这么一个机会摆在面前,但他不顾国内经济发展受阻,坚持在争议水域挑衅中国,反而让本国渔民殒命,对于这一切因果,小马科斯也应负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