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巨虎”韩先聪:频繁出入高档酒店,被抓当天约好2场饭局

跟大家的震惊和不理解一样,负责抓捕韩先聪的办案人员,就在控制韩先聪的时候,就被韩先聪的大胆“震惊不已”。

明明在18大以后,国家加大了对于反腐倡廉活动的力度,结果办案人员在韩先聪的手机上,却看到,被抓当天,韩先聪事先就约好了中午和晚上两场饭局。

在出其不意的逮捕行动中,韩先聪都能这么大胆,可见接受宴请,已经是韩先聪的日常操作。

那么,韩先聪究竟有何底气,敢这么明目张胆的把组织纪律抛诸脑后,韩先聪究竟犯了什么错,落得个被带走调查的下场呢?

明星干部韩先聪

被抓后,之所以引起无数人震惊,其实是因为韩先聪在大家的心目中,一直是一个能力出众的“实干派”。那么,这样一个功勋卓著的领导,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歧途,葬送自己的前程呢?

1955年,韩先聪出生于安徽省肥西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靠着辛勤劳作为生的质朴农民。韩先聪虽然出身于贫寒的农村,但是父母的教育,让韩先聪受益良多。

虽然家境一般,父母识字不多,但是对于韩先聪这个长子,寄予了厚望。从小,韩先聪接受到的教育非常严格,父母对于韩先聪的学业十分支持。

在父母的鼓励下,韩先聪早早进入学校学习知识,并且小小年纪的韩先聪,就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想要成为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韩先聪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读书上,在别人家放养孩子的时候,韩先聪就成为了众人眼中的异类。

因为韩先聪特别的自律,即便是放学时候,韩先聪也没有放下学习,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捧着书本汲取知识。

不过,就在韩先聪努力读书,想要鲤跃龙门的时候,一条不太好的消息,打破了韩先聪的幻想。

1966年,当时正在上小学六年级的韩先聪,得知了国家暂停高考的消息,眼看着读书没有了出路,韩先聪非常的着急。

本来,按照韩先聪的家境,回家种田赚工分是最好的出路。不过,韩先聪却明白,有文化不一定有机会上大学,却能在城里找一份工作,摆脱背朝黄土面朝天的辛苦日子。

于是,韩先聪对父母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对于长子,韩家父母非常的支持。靠着父母的支持,韩先聪读完了高中。

1975年,年满20岁的韩先聪,成为了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高材生”,直接被组织安排到了公社大队担任团支部书记。

虽然,韩先聪当时手里没多少权力,但是对于这个岗位,韩先聪很是珍惜。两年的努力,韩先聪就获得了晋升,被提拔为新仓中学担任老师。

1982年,虽然第一批大学生到了毕业的时期,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韩先聪,即便是没有大学学历,还是被调派到了安徽省农牧渔业厅,担任政治部干部科工作人员。

五年的时间里,从一名干事,晋升到了副科长,最后坐到了科长的位子上。

1987年,韩先聪再次获得了调动的机会,被任命为办公厅秘书,享受副县级待遇,从这里开始,韩先聪事业迎来了大动作,几乎几年时间,就会快速晋升一次。

1999年,韩先聪被调职到安庆市担任副书记,对于这个历练机会,韩先聪十分珍惜,为了能够更好的工作,韩先聪参加了安徽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进修班

2008年,在安庆市工作十年,被提拔为安庆市书记的韩先聪,再次获得晋升,被提拔为滁州市书记。

也是从这里开始,韩先聪成为了人人敬仰的明星领导。不过,韩先聪并没有珍惜自己的羽毛。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双面领导

2008年,韩先聪被调职到滁州市担任市委书记。初来乍到的韩先聪,本来压力就不小,已经53岁的韩先聪,摆在眼前的危急就是马上要参加换届选举。

如果,自己在换届选举的时候不能再进一步,那么,自己可能就要在滁州市退居二线。渴望晋升渴望权力的韩先聪,一想到这个可能性,内心焦急不已。

为了摆脱边缘化的下场,韩先聪刚到滁州市,就打算努力搞业绩,在换届的时候,获得晋升。

刚刚到滁州市的韩先聪,没有着急维系人际关系,反而是命令司机,带着自己先到滁州市各个角落去视察一番,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改革的地方。

通过实地考察,外加翻看资料和数据,韩先聪制定了一个计划——大滁城建设计划。满怀信心的韩先聪,很快就趁着全体会议,把这个计划提了出来。

对于大干一场,让滁州市有翻天覆地变化的提议,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和认可。提议通过后,那就是努力组建团队。

韩先聪很清楚,这么大的项目,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如果有人能够支持自己,为自己的计划付出行动,那么,肯定能够事半功倍。

很快,韩先聪就跟副书记江山达成意见,有了江山这一员大将,韩先聪很是高兴。随后,韩先聪又找到了一员猛将——袁华

虽然袁华是一个女领导,但是野心勃勃,对于韩先聪的提议没有多想就赞同了。于是,从韩先聪的一人队伍,演变成了三人团体。

队伍组建起来后,就到了建设项目推动的时候,不过,韩先聪并不着急,表面上强调一经要照章办事。可是私底下却频繁的跟当地的企业家和开发商见面。

当时,大滁城计划推行的时候,就有不少的怪异现象。比如说,韩先聪在会议上,不止一次为个别企业说话。

作为一把手,拿些下属看到领导力荐,即便是有不同意见,也不敢忤逆,最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韩先聪推荐的企业拿到了项目。

当时,所有人都不知道,韩先聪之所以力荐这些企业,不是因为这些企业能力强,背景雄厚,而是另有隐情,而且跟韩先聪有着密切联系。

疯狂敛财

自从提出“大滁城建设计划”后,韩先聪觉得这个提议,简直就是一举多得,一方面推动了滁州市的建设,另一方面,也能为自己谋取暴利。

为了从中分一杯羹,除了力荐一些企业合作之外,韩先聪还发现了不少敛财的办法。

比如说,建设的第一步,就是土地转让和分配。本来,这种事情,是需要所有人表决同意的,结果到了韩先聪这里,直接自己就表决了。

拿到这些土地的人,一部分是跟韩先聪有过往来的老板,还有一部分就是韩先聪的亲属和朋友。在韩先聪的操作下,这些土地资源就这么被非法转让给了他人。

那些得到土地支配权的老板们,自然是非常的大方,除了逢年过节的礼物之外,更是定期上门给韩先聪送钱,甚至有人为了拉拢韩先聪,还超规格的安排了不少宴会饭局。

享受着老板们吹捧的韩先聪,完全没有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种私自做主的事情,不仅影响了当地的公平性,还把当地的建设搞得乌烟瘴气。

而韩先聪徇私舞弊的下场惨重的。因为韩先聪的手伸得太长,不仅违反规定,为有关公司或者企业低价获取土地使用权,减少土地逾期付款违约金等等事情上提供帮助。最终直接导致国家财产损失了2.22亿余元。

虽然造成了国家的损失,韩先聪却在这些项目建设中,赚的盆满钵满。从2003年开始,就已经开始敛财的韩先聪,截止2014年,被有关部门调查。

短短九年的时间里,韩先聪就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谋取了2328万余元的巨额好处费。

举报后落马

韩先聪如此大跨步的举动,自以为很隐蔽,而且韩先聪的仕途也没有受到影响,甚至在2012年被任命为安徽省秘书长,并且通过一年时间的努力,还被任命为安徽省政协副主席。

随着职位的晋升,韩先聪一边做着往权力中心进发的美梦,一边还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天衣无缝,根本不可能被发现。

不过,随着韩先聪离开滁州市,韩先聪的所作所为,还是露出了马脚。最终,知情人士直接把韩先聪给举报了,

其实,韩先聪的所作所为根本经不起推敲,自从岗位晋升之后,韩先聪身边围绕的巴结讨好之辈,就络绎不绝。

而韩先聪也被在滁州市任职期间,更加的忙碌,为了收集人脉,韩先聪频繁的出入高档酒店和私人会所。

进入这些私密性极强的地方,韩先聪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敬,当然得到的好处也络绎不绝。对此,韩先聪来者不拒。

可笑的是,韩先聪被捕当天,手机上还越好了中午和晚上两场饭局。不过,韩先聪再也没机会参加这种被吹捧的饭局了。

2016年,韩先聪受贿案和滥用职权案子开庭审理,根据调查发现,韩先聪涉案金额巨大,多次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或企业谋取利益,从而获得好处费折合人民币2328万余元。

并且造成国家损失高达2.22亿余元。因为涉案金额巨大,韩先聪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并没收个人财产100万元,对于韩先聪受贿所得财物予以追缴,并上缴国库。

锒铛入狱的韩先聪,选择认罪悔罪,不予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