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毁中国的协议,意大利阻止中企任命CEO,还要剥夺董事会席位

在过去两年里,欧洲国家跟随美国一再对中国企业、对中国产品实施经济制裁,理由都是千篇一律,认为中国在威胁自身的“国家安全”。

但谁也没想到有一天,连小小的轮胎都被视为了“国家安全”问题。

路透社报道,近日意大利政意大利政府已经正式插手,干预轮胎企业倍耐力的分权协议。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阻挠中企任命CEO的权力,以及分化中企的董事席位。

据报道,从欧债危机爆发开始,中企就大量进军面临经济危机的意大利。2017年中化集团就以71亿欧元收购了世界第五大轮胎集团——意大利倍耐力。

至今中企持有倍耐力37%的股份,并且在15个董事会席位中,占有9席。倍耐力CEO普罗维拉控股公司Camfin事先就已经与中化达成的协议,并且该协议的有效期一直持续到2026年。

而且经过双方的商定,在普罗维拉辞任后,CEO将会交由董事会来任命。但这一已经约定好的协议,却在近日普罗维拉宣布要辞职后,出现了亿点点小变动。

这位普罗维拉公然撕毁了与中企的协议,坚决要提拔自己的副手布鲁诺当CEO,而这事本来正只是企业内部矛盾,结果很快意大利政府就下场拉起偏架。

意大利政府以轮胎制造是“国家战略”为由,表示轮胎内的“定位设备数据”,对于国家安全而言十分重要,否决了有关倍耐力CEO由董事会任命的方案。

不仅如此,意大利还干脆把中石化的董事席位给扒走了一个,并且表示在任何涉及“国家战略”的决策上都必须获得80%以上董事会成员的同意。

不仅是意大利企业在违约,意大利政府同样违背了当初对中国的承诺。

当年欧债危机爆发,意大利经济下滑的现象愈演愈烈。很多当地企业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净资产高达十几亿甚至几十亿欧元,但是因为债务危机造成了企业本身的股权价值极大降低。

很多欧洲企业资不抵债,要想继续维持下去,就必须卖出买家想要的部分,以求此阶段的生存,所以才会出现收购意大利企业的风潮——意大利支持了中资进入缓解欧债危机。

而中国的大收购其实也相当的克制——很多敏感领域都未进入,也很少直接全部吃进、买断某家企业,而是像进入倍耐力轮胎这样选择参股收购。

但这样的克制如今无法打消意大利政府对中国空前的敌视,真金白银实打实得到的股份被意大利视为了“特洛伊木马”,不采取合法渠道而直接蛮横的从中企手中抢夺权益。

正如我国外交部所说,这其实就是在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对中企进行的无理打压。毕竟,轮胎行业到底是不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行业,全凭意大利政府的一面之词。

在过去十几年里,中企对意大利的投资呈现了多样性特点,既有中国国家电网上海电气集团这样的国家队,又有复星集团这样的民营企业,同时也有浙江人这样的游击队。

如此庞大的投资在意大利当地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如今随着全球治理危机的加剧,需要中意两国理智处理这复杂的关系,通过合法而非蛮横的渠道交流,才能有利于两国经济民生。

意大利在欧洲以闻名天下的做事不靠谱和官僚主义而著称,但现在真的该靠谱一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