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来不了北京,就让麦卡锡去台北?中方的反制,或该提前准备了

近段时间,中美之间交锋的焦点,从台湾问题短暂转移到了“气球事件”上,中方一艘民用汽艇因受西风带影响,在不可控因素下误入美境后,虽然中方马上表示遗憾,并做出了解释。但美方仍执意将事情放大,不仅抹黑其是“间谍气球”,还在气球即将离开美境时,派f-22战机击落,并扬言不会向中方归还残骸。

之后,美方不仅向60多个国家出示“气球事件”的相关报告,还借题发挥,称“布林肯将推迟访华”。对此,中方也没有客气,直接表示“布林肯访华”只是美国的一面之词,中方又没宣布过。

之后,中方还在近段时间不断宣布外事活动——柬埔寨首相洪森访华、伊朗总统莱希访华、新加坡外长维文即将访华,而且王毅主任也远赴欧洲,相继出访法国、意大利、匈牙利和俄罗斯。

眼见中方外事活动一波接一波,却根本不提布林肯访华的事,美方也有些坐不住了。因为“气球事件”发生后,布林肯并不想放弃访华行程,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就明确表示,布林肯访华是“推迟”,并不是“取消”,美方将与中方协商,再另外确定时间。

但是,中方对此并没有回应,显然,美方有意扩大“气球事件”让中方恼火了,因为这样的动作,也直接影响了布林肯“可能访华”的氛围。在这样的背景下,美方拿出了软硬两招,企图施压中方。

从“软”的方面讲,是对外“认错”。柯比表示,美方最近击落的四个气球中,除第一个外,另外三个都与中国无关,而且中方气球也没有证据表明会对美国有威胁。

之后,美国总统拜登也表示,虽然不会就击落气球向中方道歉,但是美方将继续与中方接触,因为“气球事件”凸显了中美对话的重要性,“我们寻求与中国竞争,而不是冲突,不是要寻求一场新冷战”。

拜登话里话外,都在表示“中美对话”有多重要,以借此来暗示中美之间该通过管道,谈一谈“恢复布林肯访华”的事了,而布林肯到中国后,又可以谈“恢复中美军事对话”的事,这是一环扣一环,美国比中国急。

从“硬”的方面讲,是国民党国际事务部主任黄介正访美时,美方有意向其披露,麦卡锡即便现在没时间,但年内窜台仍是大概率的事。美方知道,国民党近期与大陆沟通频繁,这个消息,当然会传到大陆。

对此,美国副国务卿舍曼还喊话大陆,称美国议员赴台,并不违背“一中”政策,大陆方面不许因此而对台湾或台海周边采取军事行动

以此来看,美国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如果布林肯来不了北京,那么就放麦卡锡去台北,并企图把“球”踢给中方,让中方来做选择题。

客观讲,中方并不是拒绝布林肯访华,只要美方有诚意,中美氛围合适,中方也希望与美方能就一些争议问题,进行当面沟通,寻求解决的办法,因为“误判”是中美双方都担心的。

但是,无论布林肯最后是否能顺利访华,中方对麦卡锡窜台则是坚决反对的,这也从去年“佩洛西窜台”后,中方采取的一系列反制措施,可以看得出来。

不得不说的是,美方是“切香肠”的高手,即便将来布林肯访华成功,也不能排除“麦卡锡窜台”的可能性。如此,中方反制的措施,也该提前准备了。佩洛西窜台后,解放军在台海的战巡已经成为常态,台岛的“战略空间”,也在解放军多次实战演练后,压缩到接近于零,若麦卡锡真的视中方警告于不顾,坚持窜台挑事,那么中方或可考虑,用美国人能听得懂的语言——军事行动,来直接回应。

毕竟,一年来一个众议长,这样高调干预中国内政的事,中方不能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