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据英国独立报、苏格兰电视台等媒体披露,英国政治学家们已普遍感受到,这场处心积虑安排在苏格兰的“表演”并不能逆转苏格兰人寻求独立的决心。甚至,情况会更糟……
在女王伊丽莎白的最终时光中,围绕苏格兰发生了很多事情,首席大臣斯特金宣读了独立投票倒计时,而女王恰恰住到苏格兰行宫里;在那天的大雨中,英国新任首相荔枝马不停蹄赶到了行宫;在见了这位女首相后女王突然抱恙,并在不足一天内辞世,朝廷则展开了伦敦桥的苏格兰计划
news.stv.tv
scotsman.com
independent.co.uk
女王的苏格兰葬礼适得其反
女王的“死”是否属于被安排,争论各方其实都难以证明和证伪。但有一点是英国政治评论者们的共识:女王在苏格兰的突然离世,对伦敦朝廷来说,是一次“历史机遇”。
之前我们描述过“伦敦桥”计划,它虽然是“绝密级”,但在女王离世前的一年,即2021年就已经被英美等国情报部门“无意中”泄露出来了:
星系花园,赞33
根据英国四大行政区首脑的共识,“伦敦桥计划”一旦遭遇女王死在苏格兰的情况,则会展开“苏格兰行动”。女王的灵柩会在苏格兰传统的包裹下,进行一场盛大的葬礼,甚至穿越多个苏格兰文化的代表性建筑……
如果情况如伦敦朝廷的计划中发展,那么海量的苏格兰人民将被卷入到这场葬礼中,并且目睹女王是依照苏格兰文化和礼仪入葬,并加深对不列颠“联盟”的信任感。然而,从目前的状况看,葬礼后的社会效应并不像伦敦朝廷想象的那样……以下,是约翰·凯文·柯蒂斯爵士的访谈,他作为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政治学教授,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学家,也是君主制的著名论述者:
“英国最受信任的民调机构之一在本周拿出了问卷,其调查结果是:女王之死及其后的纪念活动,不太可能改变苏格兰人独立的倾向。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上周在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去世,引发了被称为独角兽行动的纪念活动。女王灵柩于周六被带到爱丁堡,然后在圣吉尔斯大教堂进行了安葬。
“现场有数千人观看了灵车在苏格兰皇家官邸霍利鲁德豪斯宫和大教堂之间的缓慢移动。
而过去一周发生的事件,不太可能对苏格兰脱离不列颠联盟的进程产生影响……虽然,这是一个“重大事件”,但,无论这是否对苏格兰君主政体的未来,或苏格兰君主制民意支持度的未来有任何影响,它看上去已经与独立无关了,可能不会(发生任何影响)”。
“在一些人希望苏格兰与英国其他地区分离出去的原因中,君主制,似乎不是推动其支持独立的主要因素。
“对独立的态度和对君主制的态度之间,无疑曾存在着些许联系,”
“当年大多数投赞成票的人,更希望苏格兰是一个共和国,这从所有投票者的轨迹中都能很清楚地证明。”
“苏格兰民族党(当地执政党也是推进独立进程的党)目前的立场是,保持像女王这样的君主作为国家元首。
“然而,人们理解因果关系的方向……很重要。
“或许你认为,人们是根据他们对君主制的看法来决定支持还是反对苏格兰独立,还是他们对君主制的态度基本上只是一种选择,是他们对独立后苏格兰政治的一种看法?
“我的看法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后者比前者更合理。”
“对君主制的看法不太可能与其他问题(如整体经济或脱离英国的金融影响)同等重要。
“如果,你最终认为英国脱欧将是一场经济灾难,而苏格兰从陷入深渊的英国独立在经济上会是很好的选择,你已经不觉得自己是英国人,你非常想加入欧盟,你是不会说出诸如‘我仍然会投票支持不列颠联盟,因为我认为苏格兰应该保持君主制…’这样的话的……
讽刺的是,“那些支持英国脱欧的人,认为苏格兰独立在经济上是有害的并认为他们是英国人的人,不会投票支持英国的分裂,但恰恰是因为他们想摆脱君主制。
新国王的举动引起更多反感
事实上,伦敦朝廷打出的“悲情牌”收效甚微。原本苏格兰人就离心似箭,朝廷却“意外泄露”出了诸多新国王让人厌恶的镜头:
比如他上班第一天,与母亲伊丽莎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宁可骂骂咧咧反复让工作人员帮他挪动桌上的笔架,且始终不满意,自己却在颐指气使时什么都不做(其实没人知道他到底希望笔架放在哪,最终的方案也只是向右挪动了2吋)
星系花园,赞81
再比如他第二天签署文件时写错了日期,大发雷霆下撂挑子走人,还因为墨水沾到了手而指责工作人员,最终还是卡米拉来帮他“善后”,这皇宫里新主人的脾气是如此之大,能力却又如此捉襟见肘……相比他的母亲,他几乎完全无法赢得苏格兰区域内君主制拥护者的喜欢。
星系花园,赞8
如果把视野放到全世界各大洲,英国新王之前的一系列“坏名声”就不只是在导致不列颠的分裂,而是在瓦解英联邦。
与其母亲伊丽莎白不同的是,查尔斯在英国政治中无法保持中立。从2004年起,他就悄悄给政府部长们写“黑蜘蛛”便条,这遭到了各界人士的指责,英国媒体甚至称他将是一位“多管闲事”的君主。
在查尔斯写给英国官员们的“便条”中,他本人就一些议题进行了游说,包括扩大英语和英国历史课程、为英国驻伊拉克部队提供更多装备和钱,以及关照巴塔哥尼亚“牙鱼”的困境……
与他母亲与争议话题保持距离相反的是,查尔斯在当太子的时候,很难避开发表他个人观点的机会。就在今年6月,查尔斯代表女王出席了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举行的英联邦峰会。
在他访问前两周,伦敦《泰晤士报》采访了他,他居然公开称英国政府将所有难民打包送往卢旺达的计划“骇人听闻”。这就好像一记耳光打在唐宁街主人的脸上。
他的言论引起了英国政界人士的愤怒,因为根据该国当代宪法,君主作为国家元首是礼仪性的,君主和储君必须在国家事务上(尤其争议性的事上)保持中立。
曾经的英联邦也岌岌可危
另外,查尔斯亲自参与诉讼,也标志着英联邦首次公开承认奴隶制的遗产,或者,如他所说,“我们当代架构的财富根源”。(英联邦的56个成员国由前英国殖民地组成,但卢旺达等其他国家是后来选择加入的)
查尔斯对媒体说:“当我继续加深自己对奴隶制的持久影响的理解时,我难以描述,我个人对这么多人民遭受苦难的悲痛有多深。”
“如果我们要打造一个惠及所有(英联邦)公民的共同未来,我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方式来承认我们的过去。很简单,这是一次时机已经到来的对话,”查尔斯后来补充道。
这不是查尔斯第一次评论英国作为罪恶帝国的历史。
2018年,他在访问加纳时表示,该国在跨大西洋奴隶贸易中的角色,是“拥护了暴行”
加纳是第一个从殖民统治中获得独立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他在加纳发表这一声明充满了象征意义。
1945年在英国举行的第五届泛非大会上,肯尼亚领袖乔莫·肯雅塔和加纳未来的第一任总统夸梅·恩克鲁玛联合宣布了非殖民化时代,他们宣称“如果西方世界仍然决心用武力统治人类,那么作为最后手段,非洲人可能不得不诉诸武力来实现自由……我们决心的自由。”加纳事实上是大英帝国在非洲的统治的终结者之一。
当然,在英国历史上,加纳最受关注的点,也包括1961年独立后,女王的国事访问,她与恩克鲁玛的标志性舞蹈,但讽刺的是,当时她本国宫殿的大门上仍然张贴着“黑人与狗,以及爱尔兰人不得入内”的海报。
2022年的今天,英国的君主不再是14个非洲国家的元首,这是因为在伊丽莎白统治期间非洲人的独立运动遭到了英国政府的暴力压制。
伊丽莎白登基几个月后,派出大量英军剿灭殖民地的茂茂运动,至少11000名争取独立的“茂茂成员”被杀,其中包括,在1952年至1960年间被英国军队当众绞死的1000多人。
肯尼亚人权委员会估计,伊丽莎白女王发动的突袭,导致90000肯尼亚人被处决、酷刑或致残,160000人被羁押。
2013年,5000名肯尼亚酷刑受害者向英国政府提起诉讼,英国政府败诉后共支付了1990万英镑(合3100万美元)。卷入应诉的,居然有查尔斯……
尽管非洲国家不太可能完全脱离英联邦,但正如政治分析师尼古拉斯·森戈巴所写,该集团是国际货币体系的遗产,旨在使非洲国家继续依赖英国。而非洲各地的媒体作者对英国政府推动的所谓和平交接的历史净化语境,持反感态度。新的国王又恰恰很不善于维护成员之间的关系。
正如奈斯林·马利克在《卫报》中所写,“阳光并没有落在帝国上:人们被占领被驱逐,通常被卷入血腥战争中……女王已经离去,我们想象中的国家,也将随之离去。”
一些批判性评论触动了英国高层的神经。推特删除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尼裔教授乌朱·安雅的帖子,她在帖子中祝贺女王在统治“偷盗、强奸、种族灭绝帝国”的过程中“痛苦不堪”而离去。
推文遭到了亚马逊亿万富翁杰夫·贝佐斯的投诉。英国广播公司还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了一条声明,要求观众们“尊重”女王,此前BBC在推特上庆祝女王与非洲的长期“美好”关系而遭到了群嘲。
现在,一个更具争议的国王上位了,外交上他甚至还不如他的母亲,所谓的英联邦还能维持多久呢?
自从当上太子的那一天开始,查尔斯盼星星盼月亮等了几十年。
事实上英国历史上就没有这么“老”的太子。
然而,真正等到他君临天下的这一日,母亲留给他的帝国,已经是摇摇欲坠了……
————————————
生活不易,文章亦不易,欢迎点赞,关注,分享,转发。
阳谋师爷,好文不断,精彩继续!
作者:美女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