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还想和中国“脱钩”,被民众亮出数据打脸

韩国总统尹锡悦参加北约峰会期间,其首席经济秘书崔相穆,发表了一个夺人眼球的言论,他说:“(韩国)通过中国实现出口经济繁荣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这句话是崔相穆在西班牙马德里说的,但欧洲媒体,并没有太过关注,反而是在传到亚洲之后,引起了舆论的广泛热议。

尤其是在韩国国内,政商两界都对崔相穆的“与华脱钩”言论表达了担忧,但根据韩国媒体经过走访后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韩国对华贸易,占到其全部对外贸易的25%左右。

而且,韩国在和中国做生意的过程中,常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简而言之,韩国不但跟中国贸易规模庞大,而且还能从中获取巨大的利益。

以旅游业为例,韩国每年旅游业GDP中,有一半是中国游客创造的。

如果说出“要和中国经济脱钩”这种话的人,是韩国总统尹锡悦本人,其实反倒没什么,因为他不一定很了解经济问题,更可能是出于政治角度做出这样的表态,迎合一下美国人,符合尹锡悦旗帜鲜明的“亲美立场”。

可说出这话的人,偏偏是韩国总统府的首席经济秘书,他不可能不懂经济,更不可能不了解韩国对中韩贸易的依赖程度有多大。

在此基础之上,崔相穆的表态就值得引起人们的深思了,韩国到底怎么了?

首先,必须要承认,崔相穆说“韩国通过中国实现出口繁荣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这句话从某种层面来说是事实,但也只是部分事实。

因为结束的不光是韩国的出口繁荣,而是整个韩国经济的高增长时代,现在的韩国的确不依赖对中国出口实现繁荣,但却依赖对中国出口,不至于迅速衰落。

这里面的核心问题,不在于中国,而是韩国自身的经济出现问题了。

直白一点说,韩国在核心制造业层面,相对于日本、中国、甚至东南亚、印度等国,失去了竞争优势。

它本身又没有庞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自然不可避免地就陷入了经济的衰落陷阱之中。

早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这一问题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那时候韩国运气好,正赶上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年代,所以韩国依赖着对华出口,又保持了近15年的繁荣。

但这个繁荣,是建立在中国起步晚,双方之间存在技术代差的基础上。等中国制造业逐步发展起来,韩国不管是从成本、创新能力、还是技术和资本层面都无法跟中国企业竞争的时候,自然也就会慢慢被挤出市场了。

更不妙的是,由于中国是“世界工厂”,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当韩国制造业无法在中国市场占据优势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它被全球市场抛弃了

这正是近些年来,韩国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率高升的核心原因。更形象一点来说,从文在寅时代开始,每一任韩国总统,就都面临着跟日本一样的困境,如何在全球市场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在技术没有突破性的进步之前,眼下这个时代对中美之外的其它国家,都不太友好。因为无论是高端技术还是资本,都掌握在美国手中,全球没有人能和它竞争。

而中下游制造业和市场,掌握在中国手上,至少在未来10年内,没有任何中小国家可以和中国竞争。

西方经济学家说这是强者恒强的时代,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韩国现在遇到的问题,日本,包括欧盟也在遇到,只不过韩国夹在中美之间,本身体量又小,所以感受自然更为激烈一点。

问题是,面对这种局面,与中国“脱钩”就能让韩国走出困境吗?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崔相穆说韩国要通过跟欧洲加强贸易,取代中韩贸易对韩国经济的贡献。

问题是,困扰韩国经济的问题,是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想办法改变这一点,在亚洲市场上竞争不过中国,在欧洲市场上就能了吗?

“穷则变,变则通。”但也不能瞎变,韩国和日本一样,最根本的问题是经济受美国操纵太深了。几大财阀看上去异常强大,然而每年赚走的利润,大部分都被华尔街资本拿走了,真正能够留在韩国的剩余财富,非常有限。

而一个国家想要保证竞争力,最核心的因素,就是要肯花钱投资自己的技术。其实从社会面来看,韩国对技术研发的投资,占GDP比重是非常高的。

然而,这些投资,同样是被美国资本控制的财阀主力投进去的,产出来的果实当然也还是被几大财阀给摘走了。

说白了,韩国就像是一个美国的高级经理人,每年过手的钱很多,可留给自己的并不多。

当美国这家企业蓬勃发展的时候,韩国作为高级经理人,自然也能量庞大,但现在美国经济出了问题,韩国就算再怎么挣扎,又能有什么效果呢?

所以说,尹锡悦要是真想救韩国,与其搞什么“与华脱钩论”,不如好好研究一下,怎么突破财阀垄断,扶持一些真正能做主的本土企业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