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做到!中国出手对英欧商品收反倾销税,荷比首相:别围堵中国

日前,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G7集团元首齐聚德国巴伐利亚州,就对俄对华战略进行商议。不出外界预料,时刻“关心”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美国总统拜登,在G7舞台上公开最新一份的“美版一带一路”倡议。沙利文毫不讳言地强调,这就是为各国提供一套替代“一带一路”的方案。

在中美关系步入全面对抗的“新常态”后,美国在经济领域对华采取强硬手段并不稀奇,可作为世界经济三巨头之一的欧盟,却在此敏感时间节点上追随美国的反华战略,企图同中国经济脱钩,丝毫不顾及自身经济可能因此蒙受的损失,远非明智之举。

事实上,欧盟不仅追随美国在全球基建领域同中国竞争,甚至在去年通过冻结中欧投资协定的法案,典型的用政治观念去影响经济问题。而在近日召开的欧盟峰会中,欧盟当局将重新考虑对中国实施的“贸易孤立”政策,换言之要与中国市场“彻底脱钩”。

不过看似铁板一块的欧盟并不是只有一种声音,荷兰比利时两国首相公开进行喊话,要求“正视中国的存在”。

首先是比利时首相德克罗,在出席一场智库活动时,这位国家领导人表态,欧盟应该“区别对待”中国和俄罗斯,因为中国是欧盟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

荷兰首相吕特也对此提议持反对态度,他强调欧盟不应该因为涉港、涉疆问题而重新考虑对华贸易政策。欧盟应该学会平衡,在与美国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坚持自己相对独立的对华政策。

德克罗和吕特的想法具有一致性,都不希望欧盟陷入对华经济对抗的漩涡中,不要追随美国全面反华战略,那样会惹火烧身。的确如此,当今国际舞台上,完全不顾及经济利益全盘倒向美国的只有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屈指可数的几个国家,而他们无一例外正在或已经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买单。

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中国商务部日前发布公告称,自本月29日起,对原产于英国和欧盟的碳钢紧固件,征收税率为6.1%到26%的反倾销税,一共实施五年。公报指出,经商务部审理裁定,如果终止这项措施,那么上述商品的倾销行为将继续发生,为维护本土产业企业的利益,依法对其进行惩处。

作为全球两大最重要的经济体,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一直都存在。如果双方保持着密切的官方往来,将贸易摩擦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中方断然不会直接强硬出击。中方的反制措施,一方面体现出中欧关系的剧烈震荡影响两国关系发展大局,另一方面则是英欧倾销商品行为彻底触碰到中国的经济利益红线,两种因素相叠加,迫使中国出手。

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今年前五个月,中欧贸易总额高达2.2万亿元人民币,增长7%。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今天,维护中欧经贸关系,就是稳定全球经济大局,维护欧盟各国的切身利益。当代,“中国制造”深深影响着欧盟各国人民的衣食住行,如果没有琳琅满目的中国商品,后工业化时代的老牌欧洲发达国家,或将和美国一样面临严重的供应链危机。

在过去4年中,无论是特朗普政府还是拜登政府,都已经亲身证明“在经济上孤立中国”愚蠢策略完全是错误的,不会让自己捞取多少好处,更不可能逼迫中国妥协让步。这个世界从来就不应该建立在“西方中心论”基础上,尤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做法都有可能伤及自身。

既然在台海问题上,我们敢义正辞严地警告美方“说到做到”,那么在经贸问题上,我们依然敢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寸步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