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引发的银行收益思维风暴

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2021年诺贝尔奖颁布将于当地时间10月4日至11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进行。202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奖金是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737万元人民币)。

这次除了生理学奖,医学奖,物理学奖等等,断断注意到了最后一场也就是10月11日,瑞典当地时间11:45,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布,看到这个经济学奖,断断不由得联想到了我的父亲,我的父亲一直在北京工作,他可以说见证了属于北京的繁荣,崛起,同样他也见证了一批又一批的北漂的辛酸和无奈,由于我父亲在断断小时候就开始炒股,断断七岁那年,也就是将近一零年,我父亲亏了八十万,我的母亲整整一周没回家,从那时候,我父亲顶着压力一步步翻身,崛起,也因此和金融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久前我的父亲问我,你知道在这个数字化时代,银行的盈利方式是什么吗,我不假思索地说不就是放贷收利息吗?父亲摇了摇头,然后跟我讲了起来,在这个越来越趋近数字化的时代,你没有发现人们已经很少带现金出门了吗,人们去银行贷款,去花呗贷款等等方式,最后到账户的只是一系列数字,你并没有拿到真钱,但是你应该能注意到,银行从来都是接收武装押运的现钱,打个比方,某生银行今天到了两千万现金,这也就意味着银行的账户上多了两千万,如果仅仅拿这两千万来说,今天银行有两千个人每个人去这个银行贷款一万元,那银行的这两千万会少吗,很明显不会,这两千人贷款一万元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人是通过银行卡收款的,那他们所得到的只是一串数字,而银行所到的这两千万基本没有花费,这也就代表着银行不仅仅可以贷款给这两千个人,他甚至可以用这两千万贷给四千甚至一万个人,而银行相当于多收了几倍的利息,但他的两千万却基本没有动

听完这些话我想了很久很久,我那时候真的感受到玩金融的人的恐怖之处,就跟我近期听的一个演讲,分析马云的“杠杆"集资,这些金融圈的大G的思维方式堪称恐怖

这是断断第一次发文,可能有些地方写的不好,希望能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指出不足之处,也可以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