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普京“不欢而散”后,卡德罗夫似乎已有预感,自己的身后事似乎无法体面收场。
自从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开始安排自己“身后事”以来,他与普京的分歧逐渐公开化。
本月初,在继承人问题上与普京“不欢而散”后,有关卡德罗夫病重的说法甚嚣尘上,他终于在月底被迫作出回应。
【卡德罗夫本月初请求普京同意自己辞职】
说是回应,卡德罗夫并未公开露面,只是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段不足一分钟的视频,先表示关于自己“时日无多”的说法纯属子虚乌有,却又话里有话地表示,生老病死是“必经之路”。
总之,这番话无助于打消质疑。反而让外界坚信,自从在继承人问题上与普京“不欢而散”,卡德罗夫已经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
卡德罗夫一贯擅长在媒体镜头前保持存在感,俄罗斯二十来个自治共和国,唯独他声名在外,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这也有个副作用,当卡德罗夫在舆论视线中消失太久,就会立刻催生出各种流言。
近几个月,外界无不注意到,卡德罗夫的曝光频率大大降低,连官方活动也不参加,之前这种情况也出现过,一般都和卡德罗夫的病情挂钩。
【卡德罗夫通过社交媒体“澄清”自己的病情】
有消息人士声称,卡德罗夫目前需要定期前往医院,在医生的监督下才能过夜,可想而知他的健康状况有多严重。
卡德罗夫一边对外坚决否认自己的病情,另一方面,却又在为自己的身后事做准备,释放出了自相矛盾的信号。
俄罗斯“胜利日”活动期间,卡德罗夫公开表示,自己已经向普京提出辞职。
这更让外界坚信,卡德罗夫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
如果不是健康出了问题,48岁的卡德罗夫似乎完全没有辞职的必要。
他突然来上这么一出,明摆着是在给普京出难题。虽然准与不准,全在克宫“一念之间”,但涉及车臣内部事务,普京必须慎之又慎,一旦处理不好,整个车臣的局势都会受到冲击。
【卡德罗夫近段时间,在有意识地安排“身后事”】
照事态后续发展来看,普京并未第一时间批准卡德罗夫的辞职请求,而是就这么“保持现状”。
卡德罗夫辞职,无论是出于健康状况,还是其他原因,他和普京都要面临一个无法绕过的问题,谁来接替卡德罗夫?
很多迹象表明,卡德罗夫倾向于让自己17岁的小儿子亚当接班,可普京似乎并不同意这个人选。
因为车臣宪法对领导人的年龄有硬性规定,要年满30周岁。当年卡德罗夫也是受到这个限制,先在总理位置上熬了几年,才当上了车臣共和国的总统。
卡德罗夫对小儿子亚当的宠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这几年不遗余力地倾注资源培养。亚当15岁的时候,卡德罗夫就安排他出任车臣安全部门的负责人。俄乌冲突爆发后,又把他送到前线镀金,给足了曝光度。
【卡德罗夫很器重自己的小儿子亚当,希望他能“子承父业”】
在讨论自己的辞职问题时,卡德罗夫还当面向普京推荐小儿子为“接班人”。
只不过这个问题,不是他能自作主张的。
克宫要的是“名正言顺”,避免任何争议,亚当的名望、资历都不够,光有卡德罗夫背书也不行。
卡德罗夫想把儿子扶上位,却让克宫来收拾烂摊子,一旦普京同意了这个非常规人选,各种麻烦都会接踵而至。
当年光是为了确保卡德罗夫坐稳这个位置,克宫已经付出了大量精力,这次更不愿意节外生枝。
在这个节骨眼上,俄罗斯可不想再来一次车臣战争,对领导人更替更要严格把关,不能因为卡德罗夫的一时任性,就打乱了俄罗斯的部署,甚至是为更加严重的央地矛盾埋下伏笔。
不是说卡德罗夫对普京忠心耿耿,普京就有义务满足他的要求。
卡德罗夫之后,谁来掌管车臣?克宫已经有了初步的安排,那就是“卡德罗夫军”的指挥官阿劳季诺夫,从年龄、资历到能力,挑不出太多的毛病,至少比一个17岁的“接班人”靠谱得多。
【克宫倾向于让阿劳季诺夫成为下任车臣总统】
那这是否会成为普京与卡德罗夫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我们也知道,卡德罗夫长期以来以普京的“马前卒”自居,承认自己取得现在的成就,是跟着两人学习的成果,一个是自己的父亲老卡德罗夫,另一个就是普京。
当初他能“子承父业”,很大程度上也是得到了普京的大力支持。于是执掌车臣的这几年,卡德罗夫有事没事就要标榜自己对普京无条件的“忠心”,他自己的社交媒体头像,也是用普京的形象。
只是在这些表面功夫之外,卡德罗夫是否还有其他想法,这个就见仁见智了。
俄罗斯情报机构曾接到消息,说卡德罗夫经常不与克宫打招呼,就擅自与中东国家接触,试图保全资产和家人。
如果说这件事,还在普京的容忍范围内,一旦卡德罗夫开始跨越红线,为了给自己儿子铺路,有意忽视克里姆林宫的意志,那么普京也无法保证,卡德罗夫一家人都能有个体面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