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第一支柱”的政策背景下,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其晚年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越高,则意味着退休人员晚年生活的经济保障能力越强,越有助于实现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依;反之,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越低,则意味着退休人员晚年生活的经济保障能力越弱,非但难以实现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依,收不抵支、退而不休也恐将无法避及。

因此,国家一方面鼓励广大企事业单位参保职工多缴和长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用,以尽可能提高其自身退休之后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待遇,另外一方面也通过健全和完善养老保险待遇合理调整机制,即通过不断上调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来帮助其更好的保障晚年生活。
那么,步入2025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所享受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是否能够在2024年的基础上迎来新一轮调整,从而实现“21连涨”呢?在调整过程中,又有哪几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月调整增加额标准难以超过100元呢?接下来,我们将展开详细介绍。
2024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20连涨”,平均上调3%
据了解,我国自2005年起正式建立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并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之后于2016年起实现了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的统一,即两者均一致采取的是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倾斜调整3种办法相结合的调整方式。
在这一政策背景下,综合考虑2023年经济发展状况、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率、物价变化等多项因素,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2024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其中明确自2024年1月1日起,对已在2023年12月31日及之前依规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进行待遇调整,平均上涨幅度为3%。
然后,再参考人社部公布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粗略计算得出在2024年调整之后,全国企业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由2005年的640多元涨到了3200元左右;全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也由2015年的4900多元涨到了6300元左右。
将两组数据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尽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并轨且基本养老金待遇的调整办法已经实现统一,但是由于缴费工资基数、参保缴费年限以及基本养老金月调整增加额标准的不同,却导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仍存在接近2倍的差距。
中央定调:2025年基本养老金“继续涨”
截止到小编发稿之前,人社部、财政部暂时并未联合下发《关于2025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并且31省市的具体实施方案也并未公布。但是,对于已经在2024年12月31日及之前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而言,待遇水平却将继续涨。
据悉,官方已经接连释放出明确的信号并敲定2025年继续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从2024年底展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到国务院于全国两会期间发布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中均明确提到2025年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1连涨已板上钉钉。
5月起,调整补发倒计时
根据往年的惯例和经验,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将延续如下的“3步走”流程。
第①步:人社部、财政部依据2024年度经济发展水平、在岗职工工资和物价变化等因素,研究制定并向社会公布《关于2025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其中会明确调整范围、平均调整水平、调整办法、调整增加额的资金来源、各地组织实施等等其他重要事项。
第②步:根据国家政策的统一部署,31省市的人社厅、财政厅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研究制定各自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在人社部、财政部备案审核通过之后及时的向社会公布。
第③步:各统筹地区严格按照本省的详细调整细则负责组织实施,将调整增加额补发到位。
基于上述这3项流程,我们不妨大胆预测,2025年人社部正式下发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通知的时间或在5月或者6月份;然后,各省将会在后续相继公布具体实施方案;各统筹地区在稳妥开展宣传解读,正确引导舆论的同时,大概率会在7月底之前完成调整补发。
这类人涨额或不超100元/月,有你吗?
上文提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均采取的是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倾斜调整相结合的办法,2025年大概率或将继续沿用这一规则。其中,定额调整主要体现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即同一个地区各类退休人员定额增加的基本养老金标准是一致的;挂钩调整指的是分别与缴费年限和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主要体现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
至于倾斜调整,则指的是在定额调整与挂钩调整的基础上,再适当提高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偏远地区退休人员调整水平的方式,主要体现出国家政策对特殊退休群体的关心和倾斜照顾。
基于这样的调整原则,在即将迎来“21连涨”的过程中,在2024年12月31日及之前退休且累计参保缴费年限短、基本养老金水平低的退休人员,其调整增加额或不超100元/月。
在上述提到的挂钩调整方案当中,主要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简单来讲也就是累计参保缴费年限长、缴费金额多的参保职工,不仅退休时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更高,在后续的待遇调整过程中同样也会涨得更多。所以,在新一轮调整的过程中,那些累计参保缴费年限短且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原本就比较低的退休人员,增加的标准可能就不超100元。
比如以2024年河南省的具体实施方案为例,累计参保缴费15年、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为3000元/月的退休人员,即便是其在2023年12月31日之前达到了70~75岁,那么月调整增加额也只是能够达到98.7元,并未达到100元/月。况且,有的还不能享受倾斜调整。

结语
综上所述,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将会在2024年的基础上迎来新一轮的调整,最终实现自2005年建立正常调整机制以来的“21连涨”,且预计会有1.4亿多退休人员从中受益。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2025年1月1日及之后新办理退休手续的企事业参保职工将暂时不能够参与本年度养老金的调整,需要在2026年才能上调。
另外再补充一点,在人社部正式下发通知与各省市的具体实施方案公布之前,对于2025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比例以及具体的月调整增加额标准我们还尚不得知,所有的数据也仅仅只是预测。只有待详细调整方案公布之后,再结合自身的参保情况,才能计算实际值。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